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89451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山县紫港中学申报特色示范性高中材料长期以来,在教育局的的正确领导下,本着“追求高品位,主题鲜明化,上下齐心力,和谐大发展”的建设理念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分层推进,全力打造学习型校园。以建设特色示范性高中为突破口,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勇立潮头、豪情满怀的紫港中学站在新世纪新的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以新课改为契机,以校本科研为途径,创新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模式,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打造专业精良、敬岗爱业的教师队伍,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和特色校园,使我校各项事业能够协调、有序、健康、快速地发展。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紫港中

2、学将以现代化、高效化、优质化的全新形象屹立在我市、县教育这块充满生机的沃土上。现将我校近年来基本情况详细汇报如下: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一、新起之秀、朝气蓬勃常山县紫港中学成立于2006年7月,是常山县布局调整的龙头学校,完全按照省二级重点中学标准规划。“敦品、砺志、笃行、求真”是紫港中学的八字校训,它包含了做人与做事两大主题,紫港中学的每位教职工都以此来勉励自己,紫港中学的每一名学生都以此训导自己,共同努力建设“奉献,创新”的教风,树立“好学,求真”“的学风,营造“文明,和谐”的校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创办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高中。二、不懈追求 人才辈出我校是一所文

3、化底蕴深厚,学风优良、锐意创新的浙江省A级普通高中。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建校时间虽然为长,但是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毕业生,一大批优秀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等知名学府,体育与艺术考生每年均有20多人考入本科大学。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们有的成为在某一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有的成为颇有才干当政领导,有的成为较有名气的企业家。三、设施完善 师资优秀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1383名,教职工152位。广大教师敬业爱岗,业务精良,其中获市县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及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的有50多人。这些教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均能胜任循环教学。学校的

4、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历年高中会考成绩优异,部分学科合格率达100%,连连多年被评为市会考先进单位。高考成绩每年上一个新台阶,近二年来高考上线率达85%以上。校园占地面积153.1亩,现已建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和公寓楼各二幢,行政楼、餐厅、浴室、图书实验楼各一幢,建筑面积37523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日臻完善。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及校园广播网、有线电视网,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拥有化学、物理、生物、音乐、美术、通用技术、舞蹈等多个专用教室。教师备课实现了网络化,每位教师配备电脑一台,有效提高了备课效率,增加了课时容量,教学条件一流。第二部分 办学模式一、紫港中学的办学理念

5、凸显人文精神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全体师生生命幸福奠基。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创建特色示范学校。学校的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民主理校。学校的人文精神是:用制度管理人,用事业激励人,用情感感染人,用舆论引领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目标:实现优质服务、保持优良秩序、建设优美环境、创造优异成绩班子队伍建设总目标:个人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工作目标:弘扬师德、提高师能、评价师绩、维护师利。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简称“四个四”四德:崇高师德、优良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四爱:爱党、爱国、爱学生、爱事业四好:为人师表好、教学基本功好、团结协作好、业务

6、能力好四能:能当好班主任、能实现教学大循环、能从事教育科研、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班主任队伍建设总目标:理想高尚、德行端正、情感丰满、众生同仁、学识渊博、方法创新、敬业爱岗青年教师培养总目标:实施“一、三、四、六、七”工程一年入门。(上好入门课、汇报课)三年胜任。(胜任教学工作)四年过关。(过教材教法关,课堂教学关,班主任关)六年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成为学科带头人。学校育人目标:简称“一个信念,两“吃”精神,三项能力,四自行为,五会要求”一个信念:爱党、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两“吃”精神:吃苦精神和吃亏精神三项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是非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四自行为:人格上自尊、行为上自爱、

7、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强五会要求: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感恩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是: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为主线,以健全学生人格为抓手,以唤醒心智、启迪心灵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教学工作的思路是:以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培养为依托,以集体备课为平台,以落实有效课堂为手段,以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为目标。(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更改)二、明确的办学目标思路不断更新“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创建优秀品牌学校”,这是我校确定的办学思路,学校在办学方面将不遗余力大投入、大建设、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发展,坚持要办就要办特色示范学校。已

8、在2012底全面完成改善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形成完整的办学思路和完善的办学理念,这是我校的短期目标,高中新一轮课堂改革业已全面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了学校逐项工作结构优化、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教育会议精神,力求在三年内实现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第三部分、特色创建组织领导。学校有三年发展规划,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成立了特色示范学校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同时也成立了课程开发与开设专家组,建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开发所涉及的教材或讲义审核机制。建立教师对必修课程二次开发、开设和创新性开发、开设选修课能力培养机制。紫港中学根据2012年制定的常山县紫港中学选修课程建

9、设和规划方案、常山县紫港中学选修课程评审制度、常山县紫港中学选修课程实施与管理方案,在前几年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经验基础上,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加强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的力度,本学期共开设选修课程34门,同时增加了选修课程的课时数。目前开设的选修课程许多是其他学校所没有或薄弱的课程,如风景写生、雕塑、健美操、女子足球及诸多的社团活动课程等,其中以艺术和体育特色的选修课最为成熟并取得了理想成绩。我校在探索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以前艺术和体育专业是不单独设班,从2012年开始单独设班并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艺术体育班的规模由一个增加为两个,以后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逐步取消专科班。体育与艺

10、术教育特色突出、成果显著,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民与高水平培养相结合。多年来体育、艺术学生高考本二上线率达85%。学校还建立了铜管乐队,参加县校的各项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在县比赛中获县一等奖。今年,经与常山县职业中专协商,本学期我校引入职业中专的职业技能类课程,我校学生可跨校选修,目前已有50位高一的学生选择了职业中专的车工课程和电焊课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给出选修课程需求的菜单供教师选择,使教师开发的课程更有针对性,同时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减少选课的盲目性,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除场地和时间予以保证外,学校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仍不断加大选修课程的资金投入,采购选修课程

11、所需器材。(插入所需图片)上图为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在黄德淦和王俊老师指点下开展趣味实验探究与学习和花卉苗木栽培与养护的学习。科研引领。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与实践。(罗列一下科研课题和获奖情况)教师培养。学校有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了紫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2012-2017年),确保了专任教师每5年参加360学时培训,学校教师人均完成培训学时在72学时以上,其中自主选择培训学时不少于34学时,确保了教师工资总额的2.1%和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师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发挥个性特长,实现“一专多能”发展,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开发选修课程,每人都能胜任一门选修课。必修课程。学校

12、严格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课程设置的要求,开足开好必修课。并且对各种课程均进行了校本化开发,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增减或调节,使之更贴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对应的各类教材研究普通高中教材二次开发研究(二次开发成果,选编成册,出版社出版发行)等,推介教育教学效率比较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在校本教研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最后的成果则落实到了学生身上,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质量。特色课程品牌建设。在设置走读选修课程时充分考虑了学校的教育优势和艺文兼修的办学特色,这些课程的开发开设质量均较高,学生兴趣深厚,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思

13、路:我们力求构建一个使学生、使教师、使学校都能“保持天性,充满活力,健康发展”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它以校训“诚、勤、爱”为头颅,以“品质教育”和“内涵发展”为两臂,以“课程目标(育人目标)”为心脏,以“创建特色示范”为丹田,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双脚,构成一个大写的“人”。建立了课程目标:艺文兼修,协调发展,师生共同成长体现的课程思想:人事和谐,德识为先,艺文兼修,知行统一学校的课程结构:三层两点一线三层:1.国家必修课程、省规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2.校本化、多元化和自主化。两点即课程总体目标:师生共同成长着力点和落脚点。一线即贯穿于全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方法。社团建设。校内共

14、有5个学生社团,有文学社、围棋社、铜管俱乐部、动漫社和机器人俱乐部,实行学分制管理,社团校本选修课的开展,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培养,学生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师生读书、演讲、辩论、各种征文、校园艺术节、运动会、所有纪念日活动、各种类型的专家讲座等社团活动无不彰显活力。校际合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元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今年,经与常山县职业中专协商,本学期我校引入职业中专的职业技能类课程,我校学生可跨校选修,目前已有50位高一的学生选择了职业中专的车工课程和电焊课程。学校具备完善的选课制度。在保障每一位学生的选课权利的基础上,开展生涯指导教育和选课辅导,指导学生根据

15、自己的兴趣和生涯规划进行选课。生涯指导。有相关部门(心理辅导室和家庭教育指导站)负责学生生涯指导教育和选课辅导。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指导师。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讲座、授课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并评选出优秀案例。请家长、校友来校开设安定大讲堂,为同学传经送宝。每学期初,学校会将本学期拟开设选修课科目向全体学生公示,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生涯规划进行选择。学校根据学生初选结果进行实际开设科目的调整和确定,并供学生选修。每一位学生都具有选修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的权利和机会。学校根据每位学生的选修情况做到一人一课表。学分制。学校建立科学的学分认定制度,规范认定学分。将学生修习情况(学习时间、过程表现、学习结果)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确保基本质量。制订学分认定的操作程序,确保认定过程的规范性,并保证对所有学生的客观公正和公平。将学生在各模块中的修习情况通过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登记评定,最后进行学分认定工作。每个学期期末,将每位学生在本学期中取得的各个领域课程模块的学分通过成绩报告单的方式明确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因模块考试成绩未达成学分认定标准的学生安排模块补考的机会,补考合格后才能进行该模块学分的认定工作。学校发展。学校是常山县依法治校的达标学校。学校常规管理以思想管理为主,辅以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