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89127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 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鱼凫(f) 抚膺(yn) 悲号(ho) 飞湍(tun)B喧豗(hu) 砯崖(png) 万壑(h) 咨嗟(ji)C崔嵬(wi) 峥嵘(zhng) 扪参(shn) 吮血(yn)D猿猱(ru) 石栈(zhn) 萦绕(ro) 秦塞(si)解析:选B。A.“号”应读作ho;C.“吮”应读作shn;D.“猱”应读作n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回旋,倒流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呼吸D.侧身西望长咨

2、嗟 咨嗟:叹息解析:选B。去:距离。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解析:选C。正确的划分应为“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C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解析:选D。D.比喻,A、B、C项是夸张。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李白犬吠水声中,桃

3、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5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赏析。答:_解析:最精妙的词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其妙处的时候,首先要点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述。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泻,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

4、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答:_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不管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必须结合文本分析,不可主观臆测。答案:(示例1)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未遇友人的失落怅惘之情。(示例2)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淡泊、疏放的风骨。诗人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了诗人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写了道士。(二)阅读下面这首诗

5、,完成78题。古风(其十五)李白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注】燕昭: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7这首诗开头四句引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先弄清典故的具体内涵,再根据诗意看诗人引用的意图,通过与现实对比,指出这种表达的效果。答案: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

6、的向往之情。8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黄鹄举”是诗人自比,“千里独徘徊”是说诗人意欲高飞却又不知飞往何方的无奈,从侧面表达出对得不到重用的不满。作答时,要紧扣诗意,弄清诗人的表达意图。答案: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蝉唐虞世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ru):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

7、下垂的冠缨。藉(ji):凭借。9本诗前三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四句诗中三句写“蝉”的形象,仔细分析,概括出其特点。答案:这首诗所写的蝉尊贵清高。它触须下垂,栖于疏桐,饮吸清露,鸣响流播。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解析:这首诗中的“蝉”寓意深远,作者借此自寓,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许之意。答案:托物寓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习性、鸣响,自然引出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三、语言表达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答:_解析: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画面,必须注意联想与想象,同时,在表达时尽量运用优美的、富有文采的语言。答案:原始森林荒寂、凄清,只听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荒芜的山林之间。清凉的夜晚,月儿苍凉、悲惨,只听到杜鹃啼血的哀鸣,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凉的空山!1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

9、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诗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答:_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初唐四杰在诗歌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他们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答案:(示例)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摆脱了南朝诗风的影响,开阔了题材,律诗体式定型完成。13阅读下面这则新

10、闻,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南华早报报道,由于北京持续受到重度雾霾的困扰,所谓的“烟雾箱”计划已在加速展开。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贺泓说,竣工后的“烟雾箱”可利用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比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的容量多出50%。据悉,怀柔的“烟雾箱”将由两个半球型容器组成,可制造类似于雾霾的环境条件。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这两个半球型容器内,研究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并排对比实验结果。 答:_解析:可从所给材料的第一段(导语部分)着手,指出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要点概括要全面。答案:(示例)北京(或中国)将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14(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_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描述画面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图上的地球、清水、鱼、手和污水,揭示出它们的相互关系。配文要简洁,表达要鲜明、生动。答案:(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