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88925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复习--统计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习题课1、有两个班同学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81分,标准差9.9分,乙班的考试成绩如下:按成绩分组(分)学生人数(人)50-60460-701070-802080-901490-1002合计50要求:(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解题过程参考教材和作业。2、某钢铁厂2002年2007年钢铁产量如下表。(1)计算出表中各动态分析指标的数值,并填入表内的相应格中, 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钢铁产量(万吨)38045067890010881296增长量(万吨)累计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

2、基(2)计算2002年2007年的平均增长量。需要掌握的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指标有:1 增长量:(1) 逐期增长量:(2) 累积增长量:(3) 平均增长量 = 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 = 累积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2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 环比发展速度:(2) 定基发展速度:(3) 增长速度 = 发展速度1(4) 平均发展速度 = (5) 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13、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销售量价格(元)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甲乙丙件只个100500150120500200元/件元/只元/个1545910557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

3、的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总额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使销售总额变动的绝对额(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销售总额(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解:列表计算如下:产品名称销售量价格q1z1q0z0q1z0计量单位基期q0报告期q1计量单位基期z0报告期z1甲乙丙件只个100500150120500200元/件元/只元/个1545910557120027500140015002250013501800225001800合计-301002535026100(1)三种产品的价格指数: 由于价格变动影响的销售总额绝对额:=30100-26100=4000元

4、 (2)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总指数: 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的销售总额绝对额: =26100-25350=750元 (3) 销售总额指数: 销售总额的绝对额: =30100-25350=4750元 指数体系:118.7%=115%*103% 4750万元=4000万元+750万元 分析说明:.。4、宁波新四方快餐厅连续3个星期抽查49位顾客,以调查顾客的平均消费额,得样本平均消费额为25元,并假设总体的标准差为10.5元,要求:(1) 以95.45%概率保证程度(t=2)对总体平均消费额进行区间估计。(2) (2)如果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2,则在同样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至少要抽多少顾客?解:(1)t=2,

5、=10.5元,n=49所以抽样平均误差元抽样极限误差元置信区间为 即即(2)此时t=2,极限误差2,即所以 =110.25即至少要抽取111个。5、调查五位学生统计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情况,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 学习时间(小时) x学习成绩(分) y44066075010701390根据资料:(1)计算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2)建立学习成绩(y)与学习时间(x)的直线回归方程。 (3)若某同学学习时间为5小时,试估计其成绩。分析:先求出公式用到的求和,平均等基本数据。(可参考课件步骤)(1)=0.(2)b=5.2 a=20.4所以学习成绩(y)与学习时间(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a+

6、b*x=20.45.2(3) 20.45.2*546.4其含义为:若某同学学习时间为5小时,则其成绩估计为46.4分。6、已知宁波市某公司2007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日期1月1日4月1日7月1日10月1日12月31日人口数240280320340366试计算2007年平均职工人数参考:2007年平均职工人数=(240/2+280+320+340+366/2)/3=.7以下是某村家庭劳动力年收入资料:年收入(元)家庭数家庭比重累积家庭数相对累积比重%组中值2000-500035000-750067500-10000910000-12500712500-15000328(1)、根据以上数据将次数分

7、配表填写完整。年收入(元)家庭数家庭比重%累积家庭数相对累积比重%组中值2000-5000310.71310.7137505000-7500621.43932.1462507500-10000932.141864.29875010000-12500725.002589.291125012500-15000310.7128100.0013750(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家庭劳动力年收入的平均数和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家庭劳动力年收入的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说明这三个指标的含义。解: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同质总体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代表值,适用于次数对称分布的资料。适合代数运算,但易受极端

8、值的影响。 =8839.29(元)方差:是一组数据的每一个观察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主要指标。与平均数一起应用时,可以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方差愈小,平均数的代表性愈强。 = .33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具有与数据同样的量钢。= 2872.45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反映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便于具有不同均值以及具有不同属性的总体比较离散程度。离散系数越小,说明其代表性就越好。0.3258、已知某企业的销售额(万元)年度资料如下:年份销售额定基发展速度(%)逐期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1%绝对值1995445-1996116.81997301998128

9、19997851、 请你将上表填写完整。年份销售额定基发展速度(%)逐期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1%绝对值1995445-1996520116.875116.844.51997550123.630105.8521998704158.2154128551999785176.481111.570.4请你求出1994年至1998年的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1、 平均增长量(万元)或:平均增长量 = 累积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 = (785 445)/4 = 340/4 = 85(万元)平均增长速度概念,小计算部分根据要点1、到书中找相应内容,理解消化。2、到课后选择判断找相应练习,理解

10、消化。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统计学。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特点1具体性P6职能 信息 咨询 监督 P8工作过程 三个阶段 调查 整理 分析基本概念: 1总体 P11 单位2 标质 品质 数量可以转化变量 变量值指标值 指标体系存量 流量意义2.3方案设计 基本内容调查单位 填报单位P222.4 P30调查的形式 ,分类报表,抽样,典型,重点,普查。重点调查根据市场份额 典型调查是根据其代表性2.5 统计分组的作用P40 三个作用2.6 分配数列分类:组距,组限, 组中值上限+下下限/2,方差,频数 ,频率 等等2.8频数变频率,方差标准差不变2.9全距 和 标准差 没有直接关系P154

11、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综合指标3.1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3.2单位总量 标志总量 3.3结构相对数 部分比总体 比例部分比部分 强度 课后题 比较 动态 平均指标P84 算术,调和, 几何,众数,中位,加权,简单 ,加权平均,价格指数,几何平均数,计划完成程度:实际/计划,调和平均数是加权的变形,众数大小取决于相邻两组次数多少p125,绝对,相对,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定基,环比,中位数:大小排序,奇偶个,序时平均数(p134146),平均职工人数(p137),年距,第5章数量指数Q质量指数P,狭义指数反映复杂总体,第6章抽样调查目的:样本推断总体。平均误差,极限误差。番和倍:2番是原来的4倍,加3倍,抽样调查:直观简单随即抽样第7章 相关系数相关与回归的自、因变量的要求,回归因-随机变量。统计规律:大量观察P17P322分类抽样-随机抽样误差小P232 -5P177-8P123-10P124-4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