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88686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于 2005 年 6 月发布了“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 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初稿(附件 1)。2007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1 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热能 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召开了“全 国高校能源动力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 议决定对“规范”进行补充和修改,并定于2008 年形成书面修订稿,指导“专业认证”和“专业 评估”。我们对“规范”初稿进行了分析,对国 内其它高校该专业的模块和课程设置情况进行 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找出本专业在模块设置和课 程设置上的不足,并提出初步意见,供各位老师 参考、讨论。一、专业设置情况

2、一)教育部“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要求专业培养规格主要分“研究型”和“技 术型”两大类。“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 配应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 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技术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 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 及汽车工程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 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

3、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水利水电动力 工程方向。允许学校在这四个专业方向外的能源与 动力领域如可再生能源、能源环境工程等设立 新的方向。所有方向必须具备本规范规定的统 一专业培养目标,统一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和部 分专业核心课程。二)本校及其它院校该专业设置情况1. 本校本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分为电厂热能动 力、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制冷空调及低温 工程和热工自动化五个模块。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对应专业称为“能源动力系统 及自动化专业”,属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 理”一级学科。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学生可修,专业知识领域主要涉及能源与环境工程、热科学与技术、制冷技

4、术、航天航空动力系统、动力机械与动力系统控制、流体机械与工程、能源动力系统仿真、新能源等。清华大学在机械工程学院设置“汽车工程系”,与“热能工程系”并列。3.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对应专业称为“能源与环境系 统工程”,下设两个专业方向“能源与环境工 程及自动化”和“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 化”。浙江大学将原来的内燃机专业归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方向)”4.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系统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分为三个专业模块:(1)以热能 转换和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简称“热”模块;(2)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及逆循环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简称“冷”模块;(3)

5、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内燃机及汽车工程,简称“汽车”模块。每一大模块开出一组(34门)专业必修课,其余分组开出 64 门选修课,在教师指导下选修一组(34 门)学习。5.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为 动力机械(一:叶轮机械)、动力机械(二: 车用发动机)、制冷与空调和热能工程四个模 块。(三)对比分析结合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 会“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要求,参照外校本学科设置情况, 比较发现本校该专业模块设置较细,有五个方 向。清华大学该专业模块设置也较细,不过其 模块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大约 10左右。二、课程设置情况一)教育部“高等院校

6、能源动力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要求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 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 范”推荐的各模块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表4 所示。表 1 学科基础课程内容(专业公共课程)课程分类力学类机械类电、算及控制类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 计算机绘图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实验学分2.5 43.551235681热科学类环境类实习实践课程(1631学分)合计学分微机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流体力学 热工基础实验 合计 环境工程概论 金工实习 认识实习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合计355542.542324243.541230 452

7、31.5 3235.59表 2 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课程内容(含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课程名称核心课程热力设备原理(锅炉、 汽轮机、燃汽轮机)58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 工程)23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能2热工测量与信息处理(热工信号处理技术)热力环境控制洁净燃烧技术合计2215 20实习实践课程锅炉课程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 生产实习1.5 2153选修课程合计毕业设计 合计 各校根据需要自行确 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81814 2610 1525 35表 3 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课程内容课程名称核心课程热力发动机原理3.5热力发动机结构2热力发动机设计3.5能量转换与应用2实习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合

8、计燃料与燃烧 金属工艺学 热工测试技术合计热力发动机课程设计 热力发动机动力装置 课程设计能量转换利用系统课 程设计数值分析软件实践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合计各校根据需要自行确 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4422181815 2510 1532 37表 4 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课程内容实习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合计人工坏境设备 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与空调 热工测试技术合计人工环境课程设计- 人工环境实验(制冷与 低温设备拆装实践) 制冷机实践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合计各校根据需要自行确 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2T4141.581814 2410 1524 29二)本校及其它院校模块课程设置情况全院合计开出 1

9、15 门课程(包括实践环节),详见附件 2,下面主要讨论模块课程情 况。1. 本校热能与动力工程各模块课程18010热动专业必修课组:共7门,19学分18008000单元机组集 控运行热动36孙奉仲18061000循环流化床 锅炉原理热动38程世庆赵建立18048000热工过程自 动调节热动56路春美,陈莲芳赵建立18051000热力发电厂热动54徐夕仁18053001热能与动力 机械测试技 术热 动48王永征邱燕陆 辰潘继红18043000汽轮机原理热动55史月涛18014000锅炉原理热动56黄新兀王乃华18011热动专业限选课组:共4门,8学分(4选4)18083000电站锅炉运 行与燃

10、烧调 整热 动36黄新元王乃华18071000专业英语热36张冠敏胡玉平-动李京刘存芳18002000泵与风机热动38刘存芳董金昌- 程世庆赖艳华18046000燃烧理论热动37董振强李国祥- 赖艳华18012热自专业必修课组:共5门:18学分18017000火电厂计算 机控制技术与系统热 自48王永征18047000热工保护顺 序控制热自36路春美陈莲芳18049000热工过程自 动控制系统热自56路春美赵建立18087000热工自动控 制原理热自5718018001火电厂热力 设备及系统热自54王乃华黄新元 董勇18013热自专业限选课组:共5门,9.5学分(5选4)18083000电站锅

11、炉运 行与燃烧调 整热 自36黄新元王乃华18071000专业英语热 自36张冠敏胡玉平 李京刘存芳18002000泵与风机热自38刘存芳董金昌 程世庆赖艳华18046000燃烧理论热自37董振强李国祥- 赖艳华19087002微机原理与 应用热自4918014热能专业必修课组:共7门:18学分18012000供热工程热能36张传聚董振强18016000换热器原理与设计热能36程林张冠敏冷学礼18043000汽轮机原理热能55史月涛18052000热力系统热能36田茂诚冷学礼18055000热水锅炉热能36张传聚董振强18072000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热能48林颐清董振强王美霞18011000工

12、业锅炉热能36张传聚董振强18015热能专业限选课:共4门:8学分(4选择4)18046000燃烧理论热能37董振强李国祥 赖艳华18044000燃料电池原理与应用热能36韩吉田18015000环境工程概论热能36赖艳华董勇18002000泵与风机热能38刘存芳董金昌程世庆赖艳华18016热机专业必修课组:共8门:20学分18032001内燃机原理热机54程勇李国祥18039000汽车理论热机36陆辰18031001内燃机实验技术热机81程勇陆辰18084000内燃机制造工艺热机45刘云岗18036000汽车发动机构造热机36胡玉平肖福明18085000汽车构造热机36程勇18029000内燃机设计热机46王桂华刘云岗18072000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热机48林颐清董振强王美霞18017热机专业限制选课组:4)共7门:6学分(6选18005000车用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热机36程勇陆辰18033000内燃机增压技术热机36王桂华刘云岗李国祥18034000内燃机振动与噪声控制热机36李国祥王桂华付松18028000内燃机燃烧学热机36李国祥胡玉平付松18045000燃气叶轮机械热机36刘云岗王桂华18071000专业英语热机36张冠敏胡玉平李京刘存芳18041000汽车排放与控制技术热机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