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的梦导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88685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叶的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绿叶的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绿叶的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绿叶的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绿叶的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叶的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叶的梦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绿叶的梦教学内容:1、绿叶的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2、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3、交流体会:、汇报“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

3、提示、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绿叶的梦:启发质疑。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听读思考,交流感受:、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4、学习本课生字词:、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

4、选择)、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5、按要求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学生按要求自学。、组织班内交流: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

5、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7、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课后反思:

6、第一学时( 课前自学)一、字词预习1.我能把词语读准确,把读不好的字用“.”标记,反复多读几遍。汇拢 戒指 乐章 记忆 红枣解毒 陈列 刺杀 土岗 碾磨2.我找出了文中的多音字 bo ( ) m( ) 薄 磨b ( ) m( )二、读文预习1.我发现了课文里有好多像“广阔的田野”这样的词语,例如: _ 、 _、_ 、 _、_ 。2.读了课文我的感受是: _ _ _我还有一些疑惑: _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3、导入:同学

7、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1、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2、学生自读课文。三、深入学习课文: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2、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8、、浏览课文。、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出示词语练习:*(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

9、题、指导练习感情朗读。、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练习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结合“泡泡框”谈体会。、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

10、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四、总结。课后反思: 第二学时(课堂探究)一、合作探究1.作者童年有哪些美好的回忆?请联系课文说一说。2. 想想文中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和大家交流一下感受。3.说说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体会。二、片断赏析

11、1.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句中“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指什么?具体描写这些活动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阅读课文第三自然带给我的情绪是 _。联系上文说说“绿叶和鲜花是怎样谱写我们生活的乐章的”?比一比,看谁能通过朗读传达心中的感受。3.你最喜欢作者童年哪一个活动?能绘声绘色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吗?4.重点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楼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