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881168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DOC 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习惯成自然文 章来初中 教 师网 w w 9 东安二小教师 唐红梅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儿童比较听话,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等。我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为他们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让学生有一个好的习惯,平时我是

2、这样要求的:我刚接的新班,十分重视每个学生的卫生状况。因为我们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学生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不良的卫生行为既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影响班级卫生管理,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些不利因素。下面通过一个学生案例对农村学生卫生状况进行剖析。一、案例介绍:周浩,是我教的四年级的一名学生。他父母亲不在家常年在外打工,一直由他爷爷和奶奶照顾他和他的弟弟。平时,由于他父母亲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管教孩子。爷爷和奶奶又要做农活,也无暇细心地照料他兄弟。平时他那一张脸好像很多天没洗过一样,衣服裤子脏兮兮的,不是斑斑点点的油渍、污点,就是在地上随意滚爬后的浑身灰尘。他经常到处乱扔碎片、纸团,早

3、餐时还常把剩下的面条汤水倒在班上的垃圾筐里,弄得地上脏脏的,而且还有一个非常不卫生的习惯动作时不时用手指插进鼻孔里不停地抠。二、案例分析:我认真了解周浩以前的卫生情况,细心观察他的卫生现状。经过调查与分析,周浩以上这些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一)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造成的。周浩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照顾,也缺失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爷爷奶奶忙于农活,平时一点也不注意他的个人卫生的教育,致使他逐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卫生生为习惯。(二)不理解讲卫生的意义。周浩对讲卫生的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将卫生要求转化成指导行为的自觉原则。只要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受到约束,就会想方设

4、法摆脱这种束缚。所以,面对班里的卫生检查,他常采取消极的态度,不按卫生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三)行为上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不足 。 他的意志不够坚定,自制力也比较弱,行为上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起初因缺少卫生健康的意识,对班里的卫生要求不屑一顾,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后来虽然开始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但是行为上还是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三、辅导方法及效果学生出现了不讲卫生的行为,我认为不要简单粗暴,一味批评,也不能对其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是要搞清造成其不良行为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让学生有一个好的习惯,平时我是这样要求的:1、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 我给每一个学生安排了个人卫生区。即:

5、每个学生桌椅下面和附近的一小片地面。为了确保每个学生保持好个人卫生,我安排卫生委员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查一次学生的个人卫生。并做好详实的记录。如果谁的个人卫生不好,就会受到批评教育。由于大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强,在我的严格要求下,班里大部分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大有改观。在这样整洁的环境里,无形中,使像周浩一样的少数学生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促使其约束自己的行为。2.以情诱导,严格要求 。 周浩自觉性较差,单纯硬性地要求他讲卫生,他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我在提出卫生要求的时候,注重激发他的积极性,使他愿意按卫生要求去做。多与他交流,告诉他不讲卫生,会影响身体健康,让他感受到我很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使他真正地从心底

6、里接受。这往往比单纯的硬性要求更能促进其行为的自觉性。3、用事实来说服教育 。 让周浩亲眼看到身边学生由于不讲卫生引发了疾病,不能正常上学。用这些事实来说服教育他注意个人卫生,更有说服力。记得有一次周一升旗,我班学生刘宇一大清早吃了一些不卫生食品,刚在队伍里站了没一会儿,就呕吐起来,脸色苍白,四肢无力。我搀扶着她进了办公室,等待他父母接她去医院治疗。事后,我便抓住这次机会对周浩进行教育,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危害,让他知道如果不注意卫生也会有一样的不良后果,以此来警示他以后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培养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的保证,没有坚强的意志,常常导

7、致学生无法按班里的卫生要求去做。因此,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小学生意志的坚持性和自制力,才能使他们克服内外障碍,管理好自己的行为,按班里的卫生要求去做。平时,我要求卫生委员严格监督周浩,只要发现他个人卫生区有脏东西,就叫他捡起来。此外,我也经常抽空检查他的个人卫生,发现脏乱现象,决不放过,非让他收拾干净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监督,他乱扔垃圾的行为减少了,平时也能较好地保持个人的卫生。5、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我采取潜移默化式的,让周浩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

8、道理,从思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四、用教师的自身形象引导学生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教师的言谈举止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形象好与否,所以教师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的身边,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

9、此,教师应该以身做则,给学生作示范,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文化知识、工作作风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如在周三的大扫除中,我亲身参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五、开展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表扬班上那些言行一致的好学生作为身边的榜样。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

10、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关注好。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的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精神。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为了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周评选出小组的卫生小标兵,以好带差,使整个班级体形成个个争做小标兵,营造一个人人讲究卫生的氛围。六 、重视家庭教育及家长的表率作用现在的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身边的零用钱较多,有此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

11、这些钱,我就适当加以引导。如有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然而,这些小事品中,有的过期了,有的不符合标准,对小学生的身体极为不利,不但会对影响身体,还有可能传染上疾病。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就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们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地习惯。我还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使家校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而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督促检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德育专家关鸿羽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低中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小学开始训练,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一定能养成。文 章来初中 教 师网 w w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