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87916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二五年五月1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工程编号:C2165工程规模:5.0Mt/a(净增2.0Mt/a)院 长:李宏达总工程师:耿建平(兼)项目负责人:徐维国 武思源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二五年五月参加设计人员名单序号专 业姓 名职 称1选 煤徐维国高级工程师武思源工 程 师任文芳工 程 师万巨民、梁彦国、郭刚平助理工程师2机 制梁俊良、高贵喜高级工程师3给排水裴建英、贺玉环高级工程师4暖 通毛红社、杨晓梅工 程 师5电 气敦俊安、席光华高级工程师6总

2、图王玉宝、刘禹新高级工程师7土 建曹 力、郭秀珍、李淑敏高级工程师岳鹏飞、何 勇、鲍卓琳工 程 师8经 济吕慧珍、陈文生工 程 师卫三保高级工程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原料煤基地概况8第二章 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9第三章 选煤工艺10第一节 煤质特征及其可选性10第二节 产品结构14第三节 选煤方法、分选粒级及工艺流程14第四节 选煤工艺流程的计算20第五节 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计算23第六节 工艺布置及工艺系统技术操作24第七节 生产技术检查29第四章 给水排水31第一节 给水水源31第二节 用水量及水压31第三节 给水系统32第四节 排水系统33第五章 采暖、通风及供热35第一节 热源及供热

3、方式选择35第二节 耗热量计算35第三节 通风除尘35第六章 电气37第一节 供配电37第二节 工艺系统设备的控制39第三节 自动化41第四节 检测、计量、保护装置42第五节 生产管理系统42第七章 生产辅助设施43第八章 建筑物与构筑物44第一节 概 述44第二节 设计原始资料44第三节 建筑物和构筑物设计45第九章 运 输47第十章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48第一节 厂址确定依据48第二节 原始资料48第三节 场地特征48第四节 总平面布置48第五节竖向布置50第六节场内运输50第七节 管线综合布置50第八节 防洪排涝51第九节 绿化51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52第一节 概 述52第二节 职

4、业安全54第三节 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56第四节 职业安全卫生机构设置58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59第一节 概述59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61第三节 污染防治措施62第四节 绿化设计64第五节 环境管理及监测机构设置65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65第十三章 建设工期66第十四章 技术经济67第一节 编制依据和投资范围67第二节 资金筹措68第三节 建设项目总造价68附 录1:机电设备目录附 录2:概算书 2 前 言一、项目背景潘三矿选煤厂是隶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的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随着潘三矿井高定位技改的进行,矿井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300万吨/年提高到500万吨/年,而且随着井下采区的延伸,

5、原煤灰分逐步增高,现在的选煤厂诸多生产环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必须进行改造。我院于2005年元月在淮南矿业集团组织的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工程总承包招议标工作中一举中标,并于2005年3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根据集团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精神,我们完成了本次初步设计编制工作。二、厂区概况1、厂区位置与交通潘三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河北岸潘集区。潘集煤田位于安徽省凤台县东北,明龙山南,淮河以北与淮南煤矿(老区)隔河相望。南距凤台县城6Km,东距田家庵25Km。矿区走向为南东-北西,长25Km,宽8Km,面积200Km2,选煤厂位于矿井工业广场内。矿井东部有自凤台县城经潘集至陶王寨(

6、泥河)的公路,临近西部约4.5Km有凤(台)蒙(城)公路。自井田中央向东7.5Km可通潘集一矿,南行达淮南与淮南铁路线相接连通全国,淮阜铁路经过矿井南缘,南10Km接淮河水运,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厂区地理概况本区地处淮河冲积平原之上,地形平坦,地面标高+20-+23m,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稍低。淮河为临近本区的主要河流,流经淮南时,一般水位标高为+15.0m,历史最高洪水水位标高为+25.63m,堤面标高+27.07m,可防洪患。其支流泥河自西北向东南斜卧于矿区中部之上,雨季矿井东南部的泥河西岸低洼地带常常形成短时间的内涝积水,顾高新河及人工水渠可作为排泄雨水和灌溉农田之用。3、气象及地震概况

7、潘三矿所在地区属过渡带气候,季节性明显,年均气温15.1,两极气温分别为41.4和-21.7;全年一般春季多东南及东风,秋季多东南及东北风,风速一般为2.83.6m/s,平均3m/s;年平均降雨量910.6mm,最大1428.3mm,雨期多集中在6、7、8三个月;雪期一般在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最大降雪量为16cm;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为30cm。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20日颁布、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该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三、设计依据和范围1、设计依据(1)潘三矿选煤厂高定位技改资料。(2)潘三矿选煤厂提供的筛分浮沉

8、资料、小筛分、小浮沉资料及补充资料。(3)我院所作潘三矿选煤厂技改招标书。(4)我院所作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5)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审查会议纪要。(6)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7)选煤院所作的潘三矿选煤厂设计及技改相关资料。(8)国家及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有关规程、规范等。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是:从矿井主井箕斗仓下给煤机起至产品装车外运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设计改造工程包括:主井箕斗仓下、准备车间、入洗缓冲仓、筛分车间、块煤车间、未煤车间、浓缩车间及泵房、装车系统、压滤煤泥落地栈桥,完善生产系统的采暖、消防、照明等。设计新增部

9、分包括:20万吨储煤场,直径为18米的入洗原煤缓冲仓,事故浓缩机及泵房,压滤车间,块矸石仓及栈桥,介质制备车间,机修间,材料库。 四、选煤厂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1、现有生产情况简述潘三矿现有选煤厂设计处理能力为300万吨/年,选煤方法为块煤重介斜轮分选,末煤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离心机回收,细煤泥压滤机回收的联合工艺流程。矿井来煤首先在准备车间经70mm分级,+70mm手选出特大块煤,-70mm原煤进入筛分车间或进入原煤缓冲仓。筛分车间设置13mm分级筛,筛上块原煤进入块煤车间分选,筛下末原煤经脱粉机脱粉后进入末煤车间分选,脱粉机脱除的-1mm粉煤掺入洗后产品中。块煤车间设置两套重介斜

10、轮分选机,分选出块精煤和块矸石,块矸石经脱介筛脱介后进入块矸石仓。块精煤进入双层脱介筛脱介并分级,5013mm块精煤与末煤车间洗后产品一起装入末煤仓,+50mm大块精煤直接装入块精煤仓或破碎后与5013mm块精煤一起装仓。精煤脱介筛下合格介质分流一部分与精煤稀介、矸石稀介一起进入磁选机回收。磁选尾矿经分级浓缩旋流器浓缩后,底流入高频筛回收粗煤泥,其筛上物掺入洗后产品。细煤泥进入块煤浓缩系统。末原煤经0.5mm脱泥后进入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出精煤、矸石两种产品,并进入各自的脱介筛。矸石脱介后直接装入末矸石仓。精煤脱介后经离心机脱水作为洗后产品装仓。精煤脱介筛下合格介分流一部分与精煤稀介、矸

11、石稀介一起进入磁选机回收。磁选尾矿经分级浓缩旋流器浓缩后到高频筛回收粗煤泥,再经煤泥离心机脱水后掺入洗后产品。细煤泥进入末煤浓缩系统。块煤浓缩机与末煤浓缩机溢流作为循环水分别进入各自系统循环使用。底流进入压滤车间,压滤机回收的细煤泥进入煤泥堆放场地或掺入洗后产品装仓,滤液返回浓缩系统进一步澄清净化作为清水使用。2、存在的主要问题A.随着矿井生产能力提高,选煤厂无法与矿井生产能力相匹配。B.随着井下采区的延伸原煤灰分逐步增高,且今后几年仍有持续增高的趋势,加之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造成煤炭销售困难。C.现有块煤车间设备老化,故障率高,且配件不易购买,影响选煤厂正常生产。D.原煤仓缓冲储量不

12、足,限制了矿井的生产。E.煤泥回收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洗水浓度过高,煤泥不能有效回收,影响全厂正常生产。F.全厂在线测控系统不完善,影响选煤厂自动化高效生产目标的实现。G.选煤厂的消防、供热等辅助生产系统不完善。H.原有矸石仓容量小,且运输方式单一。G.末煤重介车间投产后生产能力一直没有达到设计能力,导致入洗比例偏低,影响最终产品灰分,无法满足要求。五、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及意义1、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潘三矿井生产能力提高,选煤厂现有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这是选煤厂需要技术改造的直接原因。另外,原煤缓冲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矿井生产;全厂消防、采暖等辅助生产系统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选煤厂现实高产高效的

13、生产目标。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市场需求量增大,价格升高,为煤炭企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壮大自身的外部条件。同时也向煤炭企业自身提出了管理水平、生产能力上的更高要求。然而潘三矿选煤厂现存的种种问题大大制约了选煤厂乃至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对潘三矿选煤厂进行全面改造,使之成为一座高产、高效、生产管理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化选煤厂是很必要的。2、技术改造的意义选煤厂通过技术改造,达到下列目的:A.原煤处理能力达到500万吨/年。B.新建20万吨矿井储煤场,增加矿井原煤直接落地、储煤场原煤返煤入洗、洗原煤落地及返煤装车功能,保证矿井和选煤厂正常生产,并为原煤地销提供方便条件。C.新建一座

14、原煤缓冲仓及相应返煤入洗设施,以解决现有缓冲能力不足的问题。D.通过技改后,解决了煤泥回收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E.通过技术改造,完善各种检测、计量等自动控制系统,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F.完善介质制备、厂区采暖等辅助生产设施。G.技术改造后,矸石仓容量达到实际生产要求,且外运方式更合理。潘三矿选煤厂的技改有以下有利条件:(1)所有的地面生产系统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2)现有块煤主厂房内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改造时只需将其中一套系统拆除,待改造完成后再对另外一套进行改造。这样不会对选煤厂正常生产造成影响。(3)现有末煤主厂房为2003新建投产,现在运行状况良好。经过计算,只需对必要设备进行改造,并调整其分选上限以及入洗比例即可满足全厂生产合格精煤产品的要求。(4)改造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我们认为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通过精心优化的方案设计也是合理可行的。六、工程设计简述(1)潘三矿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产品煤灰分2428,Mt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