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教 案 说 明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878956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教 案 说 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教 案 说 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教 案 说 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教 案 说 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教 案 说 明二面角既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又是难点。同时二面角又是高考的热点。它是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一个汇聚点。它在学生学过空间中异面直线角、线面角之后,又要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的角,它也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基础。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三垂线(逆)定理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内容,它在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等问题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生已经学习了二面角及其平面角,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授导学生如何用三垂线(逆)定理

2、求二面角的大小。主要想通过此节课让学生掌握用三垂线法(利用图中已有的“第一垂线”及借助第三个平面作“第一垂线”找平面角)求出二面角大小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分析立体图形的水平;培养学生使用数形结合、等价转换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并能把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规范板书成解题过程的水平。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水平,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学生学习了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并且学习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有了一定的基础,已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水平

3、,但对学生来说找(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一个很难的事。而求二面角大小的关键是找(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其中三垂线法又是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寻找、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突破这个难点,关键找过一平面内一点垂直另一平面的直线;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将空间图形转化在平面图形求解。所以很有必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因为二面角是描述图形位置的概念,学生空间观点不强,有时很难想象到图形内部的实际结构,所以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行必要的演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按下面思路实行设计: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先只显示问题、例题及相对应的图形,隐藏答案,目的是先让学生仔细

4、观察图形,积极思考问题,便于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协作讨论。待学生分析透彻,思考成熟,让学生讲述解题过程,依次单击左键即可显出准确答案。所有的题都强调:观察分析图形,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发言讨论,共同协作探索;所有求二面角的问题的过程都特注重:找(作)“第一垂线”-作平面角-求平面角的思维主线。教学预期效果: 1、这节课安排了温故复习、例题讲解、巩固练习、小结、课后练习等几个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借助PPt课件,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求,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2、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发现、讨论、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

5、动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场所。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采用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体现教育改革的时代精神。 3、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PPt课件,画面丰富生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获得外部刺激,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形成如下共识:遇到二面角,就找(作) “第一垂线”,作平面角-证平面角-求平面角的思维主线。5、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书写的过程中,没有规范的格式,仅仅按照自我的想法来做。比如求二面角平面角中需要体现 3个步骤:作证求。他们只是注重“作”、“求”,而忽略了第二步。通过学习使学生规范书写格式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