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87426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矿防治水分析规划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地质2010-2 学号:101101807指导老师:权彪 2011年9月 摘 要本文主要对双柳矿井的地质构造,地下水等的研究,目的使之能更好服务生产进而取得良好的效益,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地观察,测量和参考文献。取得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提出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轻视地质工作必定带来不利局面,提醒煤矿必须重视地质工作。关键词 矿井 地层 构造 水文 意义 目 录目 录1前言11 矿区概况31.1矿区交通地理概况31.2 矿区地理31.3 矿井生产概况41.4 矿井以往水文地质工作42 井田地质、水文地质52.1 地层52.2 构造92

2、.2.1 区域构造92.2.2 井田构造102.3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112.4 井田内主要隔水层152.3.1 上组煤隔水层162.3.2下组煤底板隔水层172.3.3奥灰顶部相对隔水层183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害类型193.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93.1.1 区域水文地质193.1.2 井田水文地质203.2 矿井开采水文地质特征203.2.1 矿井涌水特征203.2.2 主要充水水源及其特征213.2.3 矿井充水途径233.2.4 矿井目前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243.3煤层受水害威胁程度评价253.3.1底板破坏深度分析253.3.2冒落裂隙带发育高度253.3.3矿井涌水量预测274

3、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285防治水整体规划(20102014)305.1防治水规划时间、依据305.2 防治水规划技术路线306矿井防治水规划与设计326.1 水文地质物探326.2 构造导水性探查346.2.1 陷落柱导水性探查346.2.2 聚财塔断层(导)富水性探测356.3 太原组灰岩水的探查及疏放366.3.1目的与任务366.3.2太灰水的探查376.3.3太原组灰岩疏放技术方案386.4 采空积水疏放396.4.1采空积水疏放技术方案396.4.2探放老空水的安全措施416.5 防水煤柱留设426.4 掘进工作面与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436.4.1巷道掘进阶段436.4.2工

4、作面回采阶段476.5 地表水的防治477 防治水专项技术研究497.1带压开采技术研究497.2矿井构造控水研究527.3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预报567.3.1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前兆监测567.3.2应力原位测试技术607.3.3 矿井水文自动监测报警系统628矿井日常水文地质工作内容与技术要求648.1 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和观测648.2 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和图纸658.3 工作面水害预测与防探水668.4 其他防治水措施669 矿井防排水系统评价6610防治水工程实施进度与费用概算68结论与建议69参考文献致谢前 言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火灾等并列的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安全灾害之一,

5、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近年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突水淹井、淹采区事故多发,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为遏制煤矿重特大水害的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就加强大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明确要求煤矿企业要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2006年6月15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全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上再次要求各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要针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煤矿防治水规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建立矿井

6、水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家有关部门在对煤矿水害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表明了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性。双柳煤矿是汾西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双柳井田地处河东煤田中部,在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柳林泉域系统。现年产原煤250万吨,目前开采二叠系山西组3#、4#煤层(上组煤)。在未来5年内,双柳煤矿计划开采石炭系8#、9#、10#煤(下组煤),由于开采深度增大,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更加严重。上组煤和下组煤层都存在带压开采问题。上组煤距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2030M,承受太灰水压25MPa,下组煤距离奥灰含水层平均60m,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压27.28MPa。同时由于下组煤层的直接顶板

7、为太原组灰岩,在开采过程中受到顶板灰岩水的影响。已探明和未探明的断层及陷落柱的导水性也是双柳矿现存的较大水文地质问题。鉴于以上存在的诸多水文地质问题,汾西矿业集团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为双柳煤矿编制防止水5年规划,合理地安排矿井防治水工作,避免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盲目性,合理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防治水的工程和科研项目,确保煤矿安全和高产高效。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收集了矿井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矿区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并针对双柳煤矿的水文地质特点,结合双柳煤矿的采掘计划,提出了双柳煤矿的防治水规划总体思路,确定了双柳煤矿防治水策略,论证了各项探查工程的必要性,

8、合理性和可行性。从矿井地下水观测网建设、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防治水工程安排以及矿井日常水文地质工作要求等方面,全面规划了双柳煤矿今后的防治水工作。规划的制定将对双柳煤矿以后的防治水工作有很大指导作用,其实施将保障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本规划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7年1月);2、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炭工业部,1984年5月);3、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年);4、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煤炭工业部,1996年12月);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

9、000年5月);6、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矿(2006)98号);7、双柳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2008年);8、双柳煤矿20102014年生产衔接规划;9、煤矿防治水规定 (2009年12月1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1 矿区概况1.1矿区交通地理概况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位于山西省河东煤田中部。南距柳林县城17km,行政区划属吕梁地区柳林县。井田面积31.03km2,其范围北至三交三号井田精查区13剖面线,南至聚财塔北断层,东至精查区东界。区内交通较为便利,柳林县有铁路和公路与全

10、国各地相通,县城通往孟门镇的油路从矿区中部穿过,距307国道16Km。图1-1 交通位置图1.2 矿区地理本区属吕梁山系,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地形形态主要为侵蚀地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梁峁状低中山黄土丘陵,冲沟密集而窄、河床基岩出露。区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纵观区内地形,东高西低,沟谷基本呈东西向垂直黄河分布。区内地形最高点位于白家坡南,标高+1000.5m,最低点为西南角的黄河滩,标高+644.0m。本区属黄河水系,区内无大的河流,只有数条东西向的季节性流水的冲沟向西汇入黄河。雨季水流量大,79月份流量占全年的5070%。黄河从区西缘流过,流经距离约10km,河床高程约+610+650m

11、,年平均流量924.4m3/s,最大流量19500 m3/s 。本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8.8,1月份最低,平均为-7.6,7月份最高,平均22.6。多年平均降水量519.3mm,最大降水量在7月份,为1299mm,最小在12月份,为3.6mm。蒸发量年平均值为2141.9mm,最大在6月份,平均为362.3mm。1.3 矿井生产概况双柳煤矿前身是柳林的白家焉煤矿,为年产15万吨的地方小煤矿。1999年,汾西矿务局在国家煤炭工业局以煤规字1999第129号关于成立汾西矿务局双柳煤矿的请示和国家计委以计1999第946号关于汾西矿务局双柳煤矿扩界问题

12、的批复的基础上,对原有井田进行扩界后开始技改扩建,从1998年9月18日开始建井,2001年6月29日开始投产,2002年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双柳煤矿,隶属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经过多次技改扩建,目前主采山西组煤层,实际生产能力300万吨/年。矿井采用立、斜井混合开拓方式,采区是大巷中央开拓,双翼布置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进行回采。2005年产量146.7万吨,2006年产量196.1万吨,2007年产量达到241.8万吨。计划2012年开采下石炭系组煤。1.4 矿井以往水文地质工作1989、1995年148地质队提交的详查、精查报告分别于己199

13、0、1997年被山西省煤管局和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审查批准,涉及本区钻孔共9个,其中井田内6个。1999年,汾西矿务局生产勘探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双柳煤矿地质报告,报告认为初步查清了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的裂隙岩溶充水矿床,指出了奥灰水潜在威胁,同时报告还指出钻孔工程偏稀,还需在生产建设中进行补充勘探。2005年3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完成了双柳煤矿开采水文地质可行性论证研究,该报告认为双柳煤矿上组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充水水源主要为山西组裂隙含水层,经采掘活动可逐渐疏干,底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无垂直导水通道沟通奥灰的情况下,仍以静储量为主。下组煤开采矿井充

14、水水源为顶板太灰含水层和底板奥灰含水层水,具备奥灰突水的不利因素,带压开采方法及其配套措施是防治奥灰突水的基本技术体系。该报告明确提出了双柳煤矿防治水技术路线以及补充勘探的具体要求。 2006年11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查院提交了山西省柳林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双柳煤矿补勘地质报告,该报告是在井田内各阶段地质勘探资料及三交三号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达到了精查报告的研究程度。主要成果:(一)、查明了井田的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控制了井田内次级褶曲轴向和产状。(二)、对含煤地层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查明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为4(3+4)、8、9(8+9)号煤层,查明了煤层的层位、厚度、结构及分布形态和范围。(三)、查明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水位、水质、富水性及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了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隔水性能,基本查明了矿井充水水源及途径,并预计了矿井涌水量。确定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二类一型和三类一型。即双柳煤矿为以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