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87207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桥选煤厂重大危险源辨识排查一、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

2、的可能性越大。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解释是: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或设施)。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的物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三、重大危险源辨识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

3、82182009)标准中,将容易引发事故的78种化学品按照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归类,划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6大类9小类,给出了78种典型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对重大危险源认定提供了明确辨识以及认定依据。综合以上分析:比对单一物质实际储量,根据物质特性,如高于临界量,即构成重大危险源。多种物质,综合单一物质实际储量与临界量比值结果相加,如结果1,即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储罐区重大危险源综合排查分析结合国家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发生规律,相关部门起草了国家标准重大危

4、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BG182182000)规定,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如下:储藏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一)按照申报类型分析1、储罐区(储罐)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对照国标,油库属于储罐区(储罐),主要储存柴油、杂醇(起泡剂)、煤油(捕收剂)。(1)柴油储罐分析:储量计算:柴油密度值为0.8100.855t/m,厂内储罐容积30 m。取密度值0.855t/m,罐体最大容量30 m作为实际容量计算:0.855t/m*30 m=25.65t 通过计算,其最大储存量为

5、25.65t。重大危险源辨识: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易燃液体,根据物质特性:28闪点60、临界量100t规定,柴油的闪点在55,最大实际储存量25.65t100t临界量规定。综合以上分析,柴油储罐构不成重大危险源。(2)捕收剂储罐分析:储量计算:捕收剂,实质为煤油,密度0.81.05t/m,厂内储罐容积30 m,取密度值0.1t/m,罐体最大容量30 m作为实际容量计算:0.1t/m*30 m=30t 重大危险源辨识: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易燃液体,根据物质特性:28闪点60、临界量100t,煤油闪点4372,取其最低闪点43,最大实际储存量30t1

6、00t临界量规定。综合以上分析,捕收剂储罐构不成重大危险源。(3)起泡剂储罐储量计算:起泡剂即杂醇,密度0.8110.832 t/m,厂内储罐容积30 m。取密度值0.832t/m,罐体最大容量30 m作为实际容量计算:0.832t/m*30 m=24.96t 通过计算,其最大储存量为24.96t。重大危险源辨识: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易燃液体,根据物质特性:28闪点60、临界量100t,杂醇闪点43,最大实际储存量24.96t100t临界量规定。综合以上分析,起泡剂储罐构不成重大危险源。2、排查结论1: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储罐区(储罐)内有一种危

7、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即构成危险源。综合以上排查,新选厂油库储罐区(储罐)构不成重大危险源。(二)多类危险物质共存分析1、重大危险源辨识单类物质最大储量柴油最大计算储存量Q1=25.65t,捕收剂最大计算储存量Q2=30t, 起泡剂最大储存量Q3=24.96t。储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公式:q1/Q1+q2/Q2+qn/Qn1 即构成重大危险源。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Q2,Qn-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 。计算过程:25.6/100+30/100+24.93/100=0.256+0

8、.3+0.2493=0.805312、排查结论2:新选厂储罐区储存三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按照实际储量与临界量之比计算,结果1。综合以上排查分析,新选厂油库储罐区(储罐)虽储存有多种易燃物质,但整体构不成重大危险源。三、压力容器1、重大危险源辨识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 Mpa,且PV100 Mpa.m的压力容器。介质分析:前提是具备毒性、易燃特性。新选厂生产现场压力容器其工作介质均为压缩空气,不具备以上特性。2、排查结论:生产现场压力容器因其介质为压缩空气,不具

9、备毒性、易燃特性,因此均不能构成重大危险源。新桥选煤厂重大危险源辨识档案1、重大危险源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害”、“重大危害设施”(国内称为重大危险源)”等概念。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0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国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共142种物质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对重大危险源认定提供了明确辨识以及认定依据。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对重大危险源检查检测、评价。重大危险源辨识档案建立不全扣0.5分。未定期检查、检测、评估扣0.5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