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87090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讲义(必修1)第一单元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讲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自主复习考点清单:实验事故的防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过滤与蒸发;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蒸馏;萃取与分液考点详情:一、实验事故的防范:六防内容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采取的措施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点燃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用CO、H2还原Fe2O3、CuO等先通入CO或H2,在装置尾部收集气体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纯净,确保空气已排尽,再对装置加热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在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稀释浓硫酸应注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防失火可燃性物质遇到明火可燃性物

2、质一定要远离火源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误食重金属盐类等制取有毒气体要用通风设备;误食重金属盐应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的复杂装置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防污染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的制取有毒物质应进行尾气处理,如CO气体进行点燃处理例题:贴有下列危险品标志的药品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A .B .C .D .【答案】B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不能直接放入竖直放置的试管或其他容器中。原因解释:防止试管或容器底部被砸破。2用量筒、滴定管和移液管量取液体时,不能仰视或俯视液面。原因解

3、释:防止读数出现误差。3进行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因解释:防止实验过程中装置漏气而使实验失败。4用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气。原因解释:开始时是为防止因氢气等不纯加热或点燃时易发生爆炸,结束时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金属单质又被氧化。5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6使用托盘天平时,一般先在左盘放称量物,后右盘放砝码,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7不同液体混合时注意所加顺序,一般是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边加边搅拌,如浓硫酸稀释。8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低

4、于试管底,以防水珠倒流入试管底,使试管炸裂。例题: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地沿着量筒内壁倒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B .实验室的酒精灯着火时,应该立即往上撒水C .实验室制氧气,组装好装置后,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过滤时,若滤液浑浊,则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进行蒸发结晶【答案】C三、过滤与蒸发1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三靠:2蒸发操作的基本要领(1)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2)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

5、将液体蒸干。【特别提醒】(1)溶解、过滤和蒸发的实验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固体的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体或晶体飞溅。(2)洗涤沉淀的操作:沿玻璃棒向漏斗内的沉淀上注入蒸馏水,待水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四、混合物的分离、提纯(1)分离和提纯的比较分离提纯含义把混合物的各成分分开把混合物中含有的杂质除去区别分开后的各物质要恢复原来的状态杂质不必恢复原状态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萃取、分液、溶解等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等(2)提纯的原则(3)粗盐的提纯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原理试剂

6、加入的先后顺序根据原理可知,Na2CO3溶液既可除去CaCl2,又可除去过量的BaCl2,故Na2CO3溶液必须在加BaCl2溶液之后加入,盐酸要除去过量的Na2CO3和NaOH,故应最后加入,因此各试剂的加入顺序可以为a.BaCl2NaOHNa2CO3盐酸b.NaOHBaCl2Na2CO3盐酸c.BaCl2Na2CO3NaOH盐酸五、蒸馏1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1)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1/32/3之间,不可将其蒸干。(2)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再加热。(4)给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5)

7、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水银球上缘与支管口下缘相平。2蒸馏装置(1)如果不需控制温度,也可用如图装置,如实验室制取蒸馏水。(2)当用蒸馏的方法分别获取几种沸点不同的液体时,应该用温度计控制收集沸点不同的馏分,装置改进如下:【特别提醒】蒸馏操作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分离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分离。(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六、萃取与分液1分液漏斗的查漏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操作方法: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

8、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2萃取剂的选择(1)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2)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操作目的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发生危险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下端尖嘴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颈上的小孔“保证”分液漏斗内部气压与外界相同,使液体顺利流下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巩固练习1、现有四组溶液:碘的饱和水溶

9、液 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碳酸钙和水,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萃取、分液、过滤 B.萃取、分液、蒸馏C.分液、蒸馏、过滤 D.蒸馏、萃取、过滤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使用的主要仪器是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D.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20mL的液体3、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蒸馏石油B.实验室稀释浓硫酸C.配制100mL0.1mol/L的盐酸D.可用于分离或提纯胶体5、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 .用大量SO2漂白银耳B .用小苏打(NaHCO3)焙制糕点C .硅胶常用作食品、药品干燥剂D .用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6.对实验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产生红褐色沉淀B .实验:溶液颜色变红C .实验:放出大量气体D .实验: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参考答案与解析1、A2、D3、B4、D5、A6、D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