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志愿者理念及服务礼仪(培训讲义) 志愿者服务理念及礼仪 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概念及常识 志愿者的概念:“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 志愿者的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
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 - 1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对志愿服务的错误认识: 1、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从事志愿工作是慈善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工作看成一种单方面的施予; 2、认为志愿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者当作“廉价劳动力”; 3、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作 其实,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一名优秀志愿者必备的素质要求。
对志愿者个人: 1、志愿者必须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才能有正常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才能体会到“送人瑰 - 3应该善于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对所属志愿者组织: 包括组织者在内,人人都是志愿者,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因此,志愿者对所属机构应抱建设性的心态,多支持、多理解,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策划和组织工作 对所属服务组、服务小组: 1、服从所属服务组、服务小组的工作安排 2、虚心听取服务组、服务小组的意见,在服务过程中要始终与服务组、服务小组保持联系 3、对所属服务组、服务小组、服务对象负责,对服务组、服务小组尽可能去维护、去了解,有问题有疑虑要当面解释清楚,不宜在背后妄加评论 对所服务的工作: 1、志愿者在决定参与某项服务前,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是否相符,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服务技能上的准备 2、志愿者不可轻率作出承诺,承诺了的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完成,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履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3、绝不允许利用志愿服务之便,开展促销、营销、传播不良言论等有违志愿服务精神的任何活动,绝不允许以志愿服务收取服务费用。
对服务对象: - 5涸?”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 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总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其自身价值;反之,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象水滴一样干涸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你把爱心奉献给他人的时候,你也收获了爱的果实 所以志愿者的社会价值就体现在: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建立和谐社会义务工作,是提供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降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义务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的个人价值: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提供学习机会、 - 7组织性的志愿者团队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去体现他们平常的目标、成就、共同意见和行为。
当一个队伍没有他们一致的价值观,那么这个队伍将会变得难以组织;会因为意见分歧而难以开展工作所以,在志愿服务中提出和推广这些价值是组织者和志愿者组织的首要责任 四、志愿者应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了对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体魄、欲求、动机、意图、思想、感情、智力、个性特点有所认知但要提醒的是自己本人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认知框架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应该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关于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认知: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归纳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 9 3、对无报酬的工作不感兴趣 4、认为做志愿者的意义不大 5、不知道怎样参与志愿工作 6、对志愿工作概念模糊,不了解其性质 7、认为志愿工作是青年人的活动 8、认为志愿工作是消闲玩意 9、没有信心去应对志愿工作及服务 10、志愿服务种类及性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11、认为志愿者是为人作廉价劳动力,地位不被重视,怕别人讲闲话 12、怕志愿工作太投入会影响学业、功课或家庭生活 13、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有很多人反对 14、怕接触到一些让自己悲伤或困难苦恼的人和事情 当有了一定的参与动机后,这种动机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咧?它会使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取向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再者,这样也可对任用志愿者起到一定帮助,协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先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要,以免有所失望。
作为志愿者组织机构必须对众多的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可能有的表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挑选志愿者时应多加注意和重视和培养,否则,会为组织机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自身的发展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一个侧面的反映, - 11谈中要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交谈中,语言必须准确,包括发音标准、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度,口气要谦和,讲话的口气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要随便教训、指责别人交谈中还要注意\"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交谈时要神态专注,要用词委婉,礼让对方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3、志愿服务过程必须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1、在进行志愿服务前,我们要清楚明白工作的目的及性质,并考虑自己的能力与兴趣是否合适,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遵守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规定,上岗服务时,必须仪表端正,举止稳重,文明礼貌、在规定的场合,如果条件允许,必须穿志愿者服装必须带志愿者证 3、服务要持久有恒,对承诺的服务必须尽心尽职完成,不得无理将工作半途而废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履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4、尊重服务对象,应保持互相帮助的平等精神,不应有“施予”的心理和“救世主”的态度 5、服务要热忱,不要斤斤计较利益问题,更不得假公济私 6、应尽量了解服务对象,明白其真正用意,常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在提供服务时,应尊重服务对象 - 13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咱们是怎么做的?我知道我们很多孩子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会问爸爸,给我订蛋糕了吗?妈妈,给我钱,我要和同学们聚一聚哎呀!(感叹)我们在座的志愿者不会这么做但是,我感觉到我身边许多的青年都在这样做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首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感谢社会,感谢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你就会产生爱当你带着这份爱去参与,别说是一般性质的公益活动,就算是世博会、奥运会,我觉得都不难这是什么,这是爱 礼仪是什么,是敬重,敬重别人志愿服务礼仪合在一起是什么?一个字,就是爱所以,想通过咱们今天到会的全体志愿者,把我们的爱洒在凉州,洒在武威,洒向全省、全国;把我们的真正的爱撒在人间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谢谢大家! - 15 - 志愿者理念及服务礼仪(培训讲义) 志愿者服务礼仪培训 志愿者礼仪培训 志愿者服务礼仪要求 大学礼仪志愿者培训方案 志愿者培训材料志愿服务漫谈 志愿者服务礼仪基本知识 红十字志愿者培训讲义 志愿者礼仪小册 志愿者礼仪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