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86843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 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论文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指导教师: 成 绩: 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8月 24 日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表选 题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选题目的与意义: 意义:提高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产生“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空巢老人”在生活上面临的问题,“空巢老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改进,帮助“空巢老人”,让“空巢老人”不再孤独,让“空巢老人”的生活不再面临困难,让“

2、空巢老人”不再受精神与物质的折磨。目的: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原因,现在子女大多忙于关心自己的家庭,忙于工作,而疏忽对老人的关心,致不能常回家看望老人,导致老人无人照顾,生活不易,疾病困扰,就医困难,增加了精神上的空虚感与寂寞感,经过此调查,广泛呼吁子女们,珍惜机会,多打打电话,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社会上,经过组织各式活动,多探望老人,多关心老人,扩大老人的交际圈,另一方面,多建立养老机构,让老人们有所依靠。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相信人人只要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方案设计(思路、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思路:先研究老人们的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

3、再研究其心理状态,交际圈等。经过采访交谈和问卷调查来仔细深入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老人们较少因为吃喝问题而发愁,更多的是想让自己的子女多陪陪自己。方法:访谈法,问卷法 时间安排:1,调查的时间:7月16日-7月31日 2,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时间段: 8月1日-8月7日 3,报告的撰写时间段:8月7日-8月15日 4,报告的修改时间段:8月16-8月23日 5,呈送调研的时候点:9月8日前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为了提高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本文经过对路口镇上起生活

4、状况多方面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调查发现“空巢老人”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生活自理困难,经济拮据,身体健康没有保证,身边无人陪伴,情感孤独,与子女缺少联系等等,为此,针对此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措施一、调查基本概述 本次调查主要经过访谈,自制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在我龙海市程溪镇对下叶村、顶叶村、圩底进行问卷调查和对个别的“空巢老人”进行访谈,其内容涉及到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经济保障,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问题,访谈的对象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她们中或者子女外出务工

5、、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陪伴,或者子女虽与自己居住在同一地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人照顾,受精神和物质上的折磨,其生活充满辛酸。二、 调查结果 此调查,经过采访交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她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但是生活上的无助,例如无人照料,生活不易,疾病困扰,就医困难,更在于精神上的空虚感和寂寞感,郁郁寡欢。 有的“空巢老人”其子女住在同个镇上,但却未住在一起,但由于子女嫌弃其老人生活方面,“代沟”等问题,之间的共同语言就少,交流就少,自然而然不愿居住在一起。有的“空巢老人”其子女在外打工忙于工作,很少回一次家,甚至过年都未回家一次,有的很久一次才给老人通一次电

6、话,且通话时间很短暂,让老人陷入孤独寂寞之中。 农村由于缺少一些娱乐场所,健身的地方,大约老人都是独自守着自己的空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的过着。很少有人去看望她们。 老人们经济来源于农村低保,和子女的赡养费,可这些钱除了买生活用品,买油,盐等,都很紧张了,更别说其它地方了。让人看了心酸不已。 老人们的情感世界是孤独的,她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多回家看看自己,没有多大的要求,她们并不需要子女给自己多少赡养费,只是那一句句问候,常回家看看,仅此而已。三、 结果分析 (一)娱乐问题 在城市里,我们到处可见很多老人自行组织跳舞,快走,唱歌等活动,她们都很认真,也很快乐,还有一些老人院里,老人能够下

7、下棋,练练太极等,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修身养性。如此看来她们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可在农村里,老人们的娱乐文化比较单调而且也较落后,不像城市那样有专门的老年人文化中心和娱乐场所。这样就造成了老人们的生活上的单一,身体也得不到锻炼。 (二)健康问题 经调查显示,老人们的健康问题,大部分是身体状况良好,而有的老人则疾病缠身,或有这有那得疾病,却没去医治。她们一生病,其有的子女就开始抱怨甚至有的不闻不问,不愿照顾。无不凄凉。而政府,党中央虽一再颁布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但仍有些老人没有享受到任何优惠,导致其有病没钱医治。 (三)经济问题 老人们经济上的问题,大多是拮据的,她们

8、的经济来源农村低保,和子女的赡养费,可这些钱是远远不能满足老人除生活方面以外的享受的,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的,老人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如何有病就能够马上医治,如何去更好的利用钱去更好的锻炼身体,参加娱乐活动。这些都都归于经济问题。而且她们她们的生活方面,也是如此不堪,住的房屋很小,用的都是很以前,用煤用柴的,不像现在,家家都用液化气之类的甚则更先进的都有。生活看了让人很心酸,产生怜悯。 (四)精神慰藉问题 其实老人们的精神慰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子女所忽视的,她们以为给了老人经济上的帮助就能够了,其实老人精神上的慰藉问题还是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一是子女没有常与老

9、人多联系,多陪陪老人,其二是老人经济上的问题,导致老人无法享受更好的物质,使其老人精神上的空虚,受精神和物质的折磨。四、 对策思考 综上所述,针对调查分析,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月对策,可分为以下几点来考虑: (一)娱乐措施 针对娱的乐场所的缺少,在社会上,利用网络渠道或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和教导,让人们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广泛呼吁子女们珍惜机会,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多联系,多陪陪父母。在社区里,可多组织老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组织老人们一起娱乐,其次让社区工作人员多探望老人,关心她们的生活,以扩大老人们交际圈,让老人们有事可做,精神上得意慰藉,不让其心灵空虚。还有一点,政

10、府上应加大养老事业上的财政支出,发展养老机构,加快养老事业的发展,让老人们有所依靠,不再有后顾之忧。其次政府应多为老人提供就业机会,这样一方面能够为其提供经济来源,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够丰富她们的娱乐生活,如对喜欢孩子的老人能够提供照看孩子的工作,能够让她们在照看孩子的同时为她们自己带来快乐,或者喜欢植树的老人,能够提供为社区的树木修修剪剪等,都能够缓解其孤独与寂寞,也可成为她们娱乐的一部分。 (二)健康保障 由于子女外出打工,老人们的生活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健康方面对老人们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首先要重视老人们的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在农村里,对于看病难看病

11、贵,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政府应对这一方面问题应加强努力,另外,对社区而言,对老人们提供的医疗服务更应该是全方位的,对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应该主动去帮忙,让其在家里医治,解决看病的问题,减轻她们的不便,另外,还应多宣传队疾病防治的宣传,提供医疗咨询,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她们能掌握一定的医疗防治措施,以便无人照顾时,可用得到。其次是老人们自己应该多锻炼身体,如晨起跑步,或跳跳舞,唱唱歌, 爬上之类的。在日本,政府为更好的关爱“空巢老人”,防止老人发生意外情况,甚至出现在家中死亡而无人知晓的状况,日本政府会把“空巢老人”家庭进行统计,并将老人每月的用水量等信息通知其子女,使子女能够及时了解老人的

12、生活状况,这些措施能够让子女更能照顾好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三)经济供养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当前老人的经济来源于其农村低保,其次是子女的赡养费,子女供养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保证,因此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特别是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之类的,这当然更需要国家更好的良好对策,帮助老人解决经济困难,构建和谐社会。 (四)精神慰藉 老人们辛辛苦苦将自己的子女拉扯到大,然而子女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照顾不及自己的父母,是使老人独守空房。有的老人其子女有的不在身边,有的离自己很近,但老人们依然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与呵护,甚至她们的子女希望她们早日去世。可见

13、,老人们的精神受着巨大的折磨。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当地政府能够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为“空巢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们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能够经常下乡慰问“空巢老人”,呼吁人们对“空巢老人”的关心,从而改进“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还应加强孝道宣传,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常与父母保持联系,尊重老人的意见,按时给老人寄赡养费,让老人无后顾之忧。“常回家看看”多关心父母的身体,常打电话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及身体状况,更好的孝敬父母,一起共创和谐社会。 (五)加强孝道文化宣传 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在农村里,老人最根本,最重

14、要的是靠她们子女亲人的关爱,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同时要教育分住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感情,照料生活,另外,在大学里,开展敬老主题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孝敬父母以及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五、 后记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空巢老人”家庭问题日渐突出,而经过这次的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家的慈祥,质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更是令我难忘。总之,“空巢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但需要社会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子女,子孙们的帮助,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使人们更了解到“空巢老人”的现状,“空巢老人”现状产生的原因,希望人们能够反思和体会“空巢老人”生活的不易,探寻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让她们生活不再险难,能够不再面临太多的心酸。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关爱老人,孝敬老人,学会感恩,传承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温馨家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辛苦的老一辈人们能够更好的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