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86691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_3.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分析p 推理才能。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领悟知识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个牌子写着“门票每人48元”,有7名同学进入博物馆参观展览。1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数学问题。2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如:7名同学参观展览,门票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式:487,并说出怎样计算?2改变情景,引出新课。改变条件:一共进72人。学生根

2、据新情景提出问题。1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并板书:48722小组研究计算方法。3小组汇报4老师根据情况,重点指出以下两个方面:计算方法与前面的一样,一样的数位要对齐。不同的是4872需要连续进位,要特别注意。5练习: 6 8 3 7 4 53 4 8 2 4 62 学习例4出例如题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口头列出算式。2让学生独立试做。3请一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一说算理。4其他学生补充完好,必要时老师给予指导。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展计算。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通

3、过理解废塑料的危害,小组自主讨论交流,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在学具操作中,会正确列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品的危害吗?你能看图说说图意吗?出示“回收废品”情境图。二、互动解疑1.让学生说一说废品的危害与回收利用。从图中三名学生搜集的废塑料的数量,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解决呢?2.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计算方法。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谁能给大家说说吗?你提出的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三、启思导疑1.你能摆一摆小青搜集的塑料袋个数吗?列式子计算。让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知道是与哪个数进展比拟,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把操作活动用算式记录下来。2.看图摆一

4、摆,算一算。四、理论应用1.算一算。小红折了42只幸运星,小英比小红多折了6只,小英折了多少只?2.在给希望小学捐书时,一(1)班捐了42本书,一(2)班再捐12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书?3.计算。 42+34 34+5 56-21 40+25 65-2 78-60 6+32 59-4 24+174.看图提问题,并写出算式和答案。(1)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2)小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3)小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4)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五、总结评价我们请两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谁愿意试一试?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1

5、36页复习第24、2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能根据搜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2、使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明确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复式统计表的构造,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今天是最后一节复习课。我们要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能根据搜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二、复习复式统计表1、出示本年级3个班人数统计表,学生调查后填写。_小学四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_年_月人 性别 数 班级 合计 男生 女生总计一班二班三班(1)哪

6、个班男生多?哪个班女生多?哪个班总人数多?(2)哪个班男女生人数差最大,哪个班男女生人数最接近?(3)三个班共有多少人?2、师说明编复式统计表时,先要写表的名称及日期。表中表头分哪几项要设计好。三、复习求平均数1、怎样求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假如题里总数是未知的,就要先求出总数。总份数有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根据条件,找出总份数。2、练习:(1)在一次射击练习中,小刚投中的环数是9、8、8、9、10、10,小明投中的环数分别是10、7、7、8,两人谁的表现更好?(2)学校气象小组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分别是:16、24、28、32、35、26、21、18,求今天的平均气温。学生练习说一

7、说第一题怎样比拟两人谁的表现好?第2题要求平均气_度数如何求?次数是多少?3、练习:做期末复习第24题、第25题。第24题。(1)学生先填合计数。再计算平均每月下雨多少天?(2)讲解:题中每个季度下雨的天数,要求的却是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因此应该除以12而不是除以4。第25题。(1)这是一个什么统计表?第一组7个同学,第二组8个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多少?(2)要比拟哪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应该算什么?怎样计算?学生算第一组、第二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注意算总重量时不要加错。比拟:哪个组同学平均体重重一些?重多少?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五、布置作业1、 先把统计表填写完好,再答复下列问题

8、:红旗镇图书馆少儿书籍借阅情况统计表。20xx年4月人 日 数 期种类 总计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合计连环画 8 16 15 6 0 24 32童话书 7 20 14 16 9 58 56科幻书 10 7 8 4 12 50 60(1)哪一天借阅连环画的人最多?(2)哪一天接待少儿读者最多,有多少名?(3)从18日24日共接待多少名少儿读者?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5分钟,每分钟走的米数分别是60米、49米、46米、44米、51米,4、明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先估计一下小明速度的范围,再计算。)3、文具店有两种牌子的钢笔,5天内雄鹰牌的销量分别是24支、18支、

9、23支、24支、21支,中华牌6天的销量分别是16支、12支、17支、11支、10支、12支。哪一种牌子的钢笔平均每天的销量大?下一次文具店进货时,应选用什么牌子的钢笔?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知识加以稳固,进步计算和估算才能,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2、进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进展各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和估算。教学过程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1、谈话引导同学们,到如今为止,数学

10、中我们已经学了几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单位吗?如: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还有表示什么的单位?2、小组讨论由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3、交流展示并评出哪一组记录的最完好。二、加深体验,建立观念1、数一数出示时间单位时、分、秒。讨论:怎样才能感受和记忆这些时间单位?让学生从钟面的认识,1时、1分、1秒内所干的事情,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等方面复习时间知识。2、比一比出示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长度单位?让学生通过用手比划,以及用语言描绘,全面复习所学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把前后知识联络起来,使知识系统化。3、估一估出示质量单位:克、千克和

11、吨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质量单位?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复习所学的质量单位及其进率。三 、联络生活,实际应用1、算一算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9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2、 猜一猜结合课本第10页的第4题,让学生根据路程的远近,猜一猜他们是步行、乘车还是乘飞机?3、 估一估通过第125的第8题,使学生掌握千克与吨之间的计算与估算。四、稳固练习:独立完成课本第122页的第10题,集体核对。五、总结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课后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理论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

12、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示和其行为根据。通过观察、回忆、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理论进展考虑、反应、评价、探究,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身缺陷,扬长避短,不时改良教学。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中应用课后反思的几点做法。一、公开课教案的反思老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设计教学设计时,要预测同学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同学不容易理解,根据同学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和方法,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经历进展反思,反思自身或别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有那

13、些经历,应该采用什么战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然后进展新的公开课教案。在设计新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自身所教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那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那些战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历,同学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公开课教案时,为加深同学的理解,打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同学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展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同学观察、比拟、讨论,最后让同学在操作实验中自身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二、课堂课后反思再好的教学总有它缺乏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良,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14、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应信息不时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和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战略,只有这样,才干更好地掌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同学为中心,培养同学发散思维才能、创新才能,不时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同学的开展需要。在同学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老师应和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同学克制思维障碍,当同学发生意外事情时,老师和时进展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置发生的意外,使同学和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有一同学列式为:3+5=8(平方米),当同学都笑他错误时,他

15、却理直气壮地说:“梯形的高是2米,可计算面积时,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互相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就行了。”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有道理,此时我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同学展开讨论,分析p 得出:假设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这些我们不能意料的问题,我们要和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同学克制思维障碍。三、课后总结的反思教学反思主要是老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展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同学表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展分析p ,找出教学程序在详细施行过程中的成功和缺乏之处,研究发生缺乏的原因,考虑今后改良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反思教学成功之处每一节课螳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展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