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86656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一1.尝试自读课教学的第三个层面:活动式自读,即借鉴活动课的模式进行自读课教学。2.探索课内外衔接的途径,特别是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3.尝试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自读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开展一次与数字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字的有趣、神奇。自读重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自读难点:领会数字的情趣教学时数:一教时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填写”数字发展一览表”;2、发动学生找与数字有关的成语、谜语、歇后语、对联、趣事等,为活动课的开展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有关数字

2、的趣事导入。二、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了解主要内容及要求,确定学习目标。三、积累词语1.抄写”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2.齐读两遍,教师正音。3.课外给六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四、速读课文,理清*结构,概括要点。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用”标出第一段中能统领全文内容的三个短语。3、给课文划分段落,并用横线画出能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的关键词句。4.填表5.*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数字的身世的?6.第一段的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五、教师总结CAI板演课文内容的要点。六、开展与数字有关的比赛活动(由学生主持)(一)宣布比赛规则(CAI)1、以小组为单位参赛、

3、计分;2、题目分定组回答和自由回答两种,定组回答题如遇到该组无人回答时,其它组的同学也可回答;3、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计分,也不倒扣分;4、累计得分者为比赛的优胜者。(二)比赛的内容(CAI)定组回答主要内容:猜谜语、按要求说出成语、巧接歇后语等;自由回答主要内容:根据对联、趣事回答问题等。七、总结活动,评出优胜组。八、布置作业1、课后收集与数字有关的奇闻趣事,讲给周围的人听。2、完成练习册。九.板书设计(见”课文内容要点”的概括)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二【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在通读课文和复习文体知识的基础上,较快了解*的内容大意。2.抓住对题目、重点段和中心句的分析,全面掌握*

4、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特点。3.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中心句,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4.了解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反对“数字”迷信。5.学用*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总分结构;举例子和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明确、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学习侧重点1.对题目的分析;对重点段的分析;对三部分中心句(兼有过渡作用)的分析,全面掌握*的内容和结构特点。2.*体现出的科学精神。3.学用*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解说:*在思想上体现出强烈的科学精神,并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意义。具体为:1.科学源于生活实践的需要,科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2.要敢于创造,要有不断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3.反对现代“数字”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

5、象。在艺术上,该文亦有独到之处:1.结构清晰严密:采取总分式;全文分四部分,第1段是“纲、”;第2、3、4部分开头的句子均为该部分的中心句,概述了该部分的内容,且起到上下过渡的作用。2.拟人化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数字”当作生命体来解说,从“身世、情趣、遗憾”三个方面,使解说显得亲切、易懂。在说明中举了大量的例子,使不易了解的古代数字知识变得通俗好懂。3.语言准确、丰富而生动,充分显示了科普小品的艺术特色,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基于这些特点,我们安排了上述的“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自读程序】1.梳通了解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写了哪几个方面的

6、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出声,不回视,记住*主要内容,并且计时。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所列的),查阅字典,弄清它的读音和意义,并读熟写熟记牢。2.理解分析解释课题数字杂说,了解“杂说”的含义。分析第一部分。熟读(三遍以上);把该段分成两层;画出全文的关键词:“数字的身世遗憾”;批注该段:总说,全文的纲。依据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三方面,把第一部分后的课文划分为三部分。精读第二部分。A.将课文读一遍。B.依据该部分内容,设计“数字的发展过程”图表,项目有时间、地点、创造者、称谓、主要表现形式和评价等六项,并完成填表任务,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C.研究第9自然段的语言,

7、体会说明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一是指出词的含义,二是分析它是否可以省略或被置换。这些词语依次是:广泛、迄今、尚、独特而悠久、很可能、隔位字、又、大同小异。精读第三部分。A.将课文朗读一遍,再默读一遍。B.“数字的情趣”表现在哪两方面?画出有关句子。C.研究句子:“此处聊举以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巧妙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旧联一则,以为助兴。”指出它的主谓宾,解释“聊、五行、五方、以为助兴”等词。D.体会说明文中举例子的好处精读第四部分。A.将课文默读一遍,再朗读一遍。B.画出该部分的中心句。C.查词典,弄清“占星术”的意思,由此推出“占数术”一词的意D.熟读最后一段,举出“占数术”的两个新例子

8、,并加以批判。小结迁移。A.简要概括全文各部分的内要点,写在笔记本上。B.完成后面的练习题。C.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可包括以下一项或数项内容:数字发展过程给我的启示;总分式的说明结构有何好处;科普小品的语言特色;列出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和对联各五个。(解说:上述自读程序是一个浅入深、由表入里的过程,也是一个整体与部分、面与点不断交错结合的过程,符合认识规律,而且突出主攻方向,可收到很好效益。)【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课文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梦天集,可见时代感较鲜明。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普及科学知识和强化科学精神是强国大计。本课讲科学反迷信,批判了“占数术”,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9、2.总体把握课题数字杂说中的“杂”,原意为“多种多样”,此处可理解为“几方面”。课文正是从三方面来说的,正好对应。结构上的总体把握详见前“自读导言”中的“解说”部分,不重复。第二部分的中心句为:“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第三部分的中心句为:“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第四部分的中心句为:“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3.重难点分析重点:课文的结构方式;大量使用成语;科学精神的体现。难点:对古代各种记数法的理解;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和对联;“占数术”,即通

10、过数字来推断吉凶的方法。(解说:本处点拨主要针对“自读程序”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而发。)【自读思考】1.把课题换成数字趣谈或数字解说,行不行?为什么,2.把课文第五段放到最后,行不行?为什么?3.把课文第1段中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分别换成“历史、趣味、不足”三个词,行不行?为什么?4.用课文中的成语造句。5.模仿课文最后一段的句式,以少数人不讲公共卫生为题,写一段话。6.若要写一篇科普小品月亮杂说,请列出写作提纲,并写出第1段。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字杂说教案范本三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掌握下列词,给加点字注音尽识 上 目不识丁 学之土 不 举 雅俗共赏然天成 无 之谈 拍案叫绝 如痴如醉能力训练点

1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内容的能力德育训练点让学生对身边常用的数字有进一步的了解。破除迷信,科学地认识和运用数字。教学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2.给*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活动设计:认真准备,进行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迷、对联的比赛。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的注音及意思。2.复述课文内容。3.给*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二、整体感知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包括自读提示和课文下的注释,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基本内容。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掌握下列词,给加点字注音。qin。尽识完全了解。上 ,chng。本为佛教用语,就是“大乘”,一般借指

12、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字应写作“个”,因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目不识丁”或“不识一丁”。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不 举胜shng; ,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然天成 ,hn形容才德、*等完美自然。无 之谈 ,j,查考。没有根据的言论。拍案叫绝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案:几案,桌子。绝:少有的,罕见的。如痴如醉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失常,神思恍惚。2.复述课文的内容,要求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句。3.给*划分层次,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

13、部分(1)点题,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9)具体介绍数字的身世。第三部分(1012)具体介绍数字的情趣。第四部分(1314)具体介绍数字的遗憾。全文结构靖晰,过渡自然巧妙,内容浑然一体。4.*对数字的介绍形象生动,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使*形象生动的?运用了许多概括性和形象性极强的词语,如“目不识丁”,“饱学之土”,“不胜枚举”,“拍案叫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介绍数字。如第一段中的“纵然是饱学之士,倒也未必尽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乃至数字的遗憾”,把数字当作人一样来介绍,数字也如人一样有身世、有情趣、有遗憾。运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如第十自然段介绍数字的情趣时,列举“二十四史”“四项基本原则”,列举灯谜,列举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四、总结、扩展*作者形象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和数字的遗憾,让我们对身边的数字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破除对数字的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象,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数字,建立科学的数字观。让学生课外作些相关准备,进行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迷、对联的比赛,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扩展,认识得到提高。五、布置作业缩写全文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