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86425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1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2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 )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3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4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0 至 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6记忆的恢复现象P142指学习某种材料后,像个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17直接判断P205、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18转导推理P208是一些从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属于以前概念的推理19.出声的自言自语P250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度形态20 自我意识P327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4 分)1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3、发展的普遍性2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3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4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 4 个组成部分。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7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8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 、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9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11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自我评价

4、 的发展。三、简答题 (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1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2 分)评定行为的态度上,抱极端态度,并认为别人也这样看;(2 分 )判断行为时根据后果的大小;(2 分)看待惩罚上,把惩罚看成天意,赞成严厉惩罚。(2 分 )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直觉行动思维在先; (2 分 )具体形象思维随后;(2 分 ) 抽象逻辑思维最后; (2 分)其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2 分)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 (2 分 )认知因素;(2 分)移情; (2 分)强化。 (2 分)21 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P126

5、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内容的变化。22幼儿想像夸张性的表现及原因。P162幼儿想象夸张性表现在: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如:幼儿画小孩放风筝,会把小孩的手画得很比身体长3倍。混淆假想与真实。如: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造成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有:认知水平的限制。情绪对想象的影响。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2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P185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 2 岁左右,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是直观行动思维,其发展具有如下特点: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在直观行动思

6、维的基础上,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逐渐发展,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另外还具有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等派生特点。在幼儿期末,幼儿明显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24学前儿童恐惧分化经历的阶段。P283学前儿童恐惧分化经历了四个阶段:本能的恐惧阶段;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阶段;怕生阶段;压力感阶段。四、论述题(共 16 分)试论述今天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有什么现实意义。1个体成熟的原则的含义: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以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6 分)2育儿观念及其启示:(10 分)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

7、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 ?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未详细阐述,酌情减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请任选 1 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 小题评分。每小题 12 分,共 12 分)25怎样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为什么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P18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是因为年龄是儿童生

8、活时间的标志,而时间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而儿童的生理成熟受生活时间 年龄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发展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需要的。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带有客观规律性的制约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年龄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此外,在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时还要注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特征相区别。个别特征是指每个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它与年龄特征之间是一般性与个别性、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表现、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只代表这

9、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说,这一年龄阶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的辨证关系,既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以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否定本质特征。26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P376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亲社会行为的萌芽阶段(2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援助等行为。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合作行为发展迅

10、速,分享行为有所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各性差异。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社会生活环境,如社会文化、电视媒介等。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同伴相互作用等。移情五、案例分析题 (共 16分 )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请你运用儿童个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

11、进行分析。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6 分)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 (6 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B社会性 B 自我意识C 情绪D 意志2 3 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 )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3以下对婴儿注

12、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A )A 偏好简单的刺激物B 偏好曲线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4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D )A 目的性的加强B 方法的形成C 细致性的增加D 概括性的提高5儿童最晚出现记忆的是( B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6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 D )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 机械记忆的发展D 意义记忆的发展7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 ”,女的是 “梳小辫的 ”,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 C )A 以低层次概念为主B 外延不

13、恰当C.内涵不精确 D.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8儿童最初出现的推理是( D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 D.转导推理9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B )A 口头数数 按数取物 给物说数 掌握数概念B. 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按数取物一掌握数概念C 按数取物 口头数数 给物说数 掌握数概念D 按数取物 给物说数 口头数数 掌握数概念10掌握言语表情技巧是下列哪一方面发展的表现?( A )A 口语表达能力 B 书面语阅读能力C.词汇数量和词义 D.语音及语法意识11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这可称为本能的情绪反应,或( A )A.原始的情绪反应B.基本的情绪反应C.

14、混合的情绪反应 D.高级的情绪反应12男孩摔倒,从来不哭。是家长、教师等对儿童自我情绪控制的有效“”( C )A.鼓励B.转移C 暗示 D 自我说服13儿童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约在 ( B )A 34岁B 45岁C56岁D 6 岁以后14幼儿期儿童占优势的动机是( D )A 直接、远景、外部动机B 间接、近景、内部动机C.间接、远景、内部动机 D.直接、近景、外部动机15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的时期约在( B )A 2 岁以后B 3 岁以后C 4 岁以后D 5 岁以后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

15、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C )A. 嗅觉B. 听觉C. 味觉D. 痛觉2 .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 B )A. 三角形B. 圆形C. 长方形D. 半圆形3 .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 C )A. 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 B. 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C. 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D. 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4.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东西,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动作发展的这种规律属于( C )A. 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 首尾规律C. 近远规律 D. 大小规律5.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句的时间一般是在( B )A. 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