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85636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7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第2期)(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员4人(同步测试)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A: 纪传体通史B: 编年史C: 国别史D: 编年体通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2.“志存髙远,方能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成就伟业;观念超前,方能在奔涌向前的时代大潮中步步领先! ”这表明_。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2、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志存高远”与“观念超前”说的都是社会意识,“志存高远”方能成就伟业,“观念超前”方 能在时代大潮中领先,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_。A: 熟知即真知B: 熟知不等于真知C: 熟知起源于真知D: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真知指的是正确的认识。熟知指的是人们十分熟悉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两者的区别就清楚了,结合有关的哲学原理,就可以选出正确的选项。干扰项A是把熟知和真知混同了

3、。一切认识中包括熟知和真知,都起源于实践,所以“熟知起源于真知”是错误的命题。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干扰项C、D应该排除。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公民甲未经作家乙的许可,翻印了乙的著作并自行销售牟利。对于公民甲的侵权行为 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法律关系的主体仅为甲B: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乙的智力成果C: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乙对其著作的所有权D: 乙的著作如不发表,则甲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法律关

4、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 的承担者。本案中甲和乙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A错误。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 的一定的对象。本案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乙的智力成果,B正确。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本案中甲侵 犯的是乙对其著作的复制权和发行权,C错误。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 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 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根据

5、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是_。A: 各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B: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体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许多不发达的国家占主导地位D: 参与世界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全球经济化定义的关键信息为: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c项“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明显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定义的关键信息。A、B、D三项均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故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

6、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_A: 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B: 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C: 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D: 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婚姻法第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8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

7、,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题中乙以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提出认定婚姻无效时已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因此法院应不予支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民法7.法定假日加班,用人单位不得以低于_的工资支付员工加班工资。A: 200%B: 150%C: 300%D: 250%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 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指_A: 劳动者、劳动工具、土地B: 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C: 土地、劳动力、资金D: 化肥、农药、农膜参

8、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农业生产要素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农业生产要素可以分为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选举法是_年颁布的。A: 1949B: 1953C: 1979D: 1987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选举法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由广大人民群众选举代表参政议政的法律。1953年2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故本题答案选B。

9、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_。A: 五年B: 十年C: 十五年D: 二十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故本題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对于向乡镇企业非法收费、摊派、罚款的,企业有权向什么单位控告、检举?_A: 监察、纪委B: 审计、纪委C: 纪委D: 监察、审计、财政、物价和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乡镇企业法第39条规定,乡镇企业有权向审计、监察、财政、物价和乡镇企

10、业行政管理部门控告、检举向企业非法收费、摊派或者罚款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和上级机关应当责令责任人停止其行为,并限期归还有关财物。对直接责任人员,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法律事实的类别包括_。A: 假定B: 制裁C: 事件D: 处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这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事实的分类。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在行政信息的沟通过程中,各个信息沟通点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成员只能同相邻的两点进行沟通,而不与其他点发生沟通,这属于_。A: 聚联

11、式沟通B: 单联式沟通C: 互联式沟通D: 分联式沟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聚联式,其特征是存在一个沟通中心,沟通中心可以和任何其他沟通点联系,而其他各点只能与沟通中心发生联系,彼此无相互的沟通渠道;单联式,其特征是各个信息沟通点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成员只能和相邻的两点相互沟通,而与其他点不发生联系;互联式,每个沟通点都可以和其他所有的点发生联系。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在当代,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口素质。谁人口素质高、人力资本_,谁就占据先机,谁就会走在发展的_;谁人口素质低、人力资本_不够,谁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12、是_A: 丰富 前沿 累积B: 充足 前锋 积累C: 强大 前端 聚集D: 雄厚 前列 积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实词填空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对象搭配的辨析与填空。多个词语的选词填空题适合采用排除法。先看第一空,“人力资本”可用“雄厚”或“充足”来形容,与“丰富”、“强大”搭配不当,排除A、C。再看第二个空的选词,“前锋”一般是指一类人,“走在发展的前锋”显然搭配不当,因此排除B项。“前列”指行列的前面,“走在行列的前面”表述正确。“积聚”是指积累聚集,“资本积聚”为经济学名词,属于固定搭配。故正确答案为D。15.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_。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

13、法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宪法第8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属于政府的_。A: 政治职能B: 文化职能C: 经济职能D: 社会职能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文化职能是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社会职能是指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促进社会

14、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故D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的客观结果是_。A: 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B: 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缩小C: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降低D: 两极分化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一方面解决了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带来了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会不可避免地拉大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A项正确,B项错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一是指在整个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中,按劳分配的比重大于其他分配方式所占的比重,并且起着主导作用,其他分配方式的作用范围、方向和程度要受按劳分配方式的制约和影响;二是指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个人收入分配中,大多数职工的收入主要由按劳分配的收入构成。不会因按生产要素分配而降低其地位,C项错误。我国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的是“效率优先”,同时,国家在收入的二次分配时“兼顾公平”,因而不会出现两极分化。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