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写评语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855055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写评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如何写评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如何写评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如何写评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如何写评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写评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写评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如何写评语 “班主任评语”是以往成绩通知单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学生成长记录册”中的“学生发展综合评语”继续延续着类似的功能。显而易见,“评语”是学生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在于,不少的中小学教师面对“评语”,有一种“年年要写,年年难写”的尴尬;学生和家长也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数量化的分数上。“评语”如何才能跳出这种困境呢?这需要教师首先对“评语”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评语写作的水平。 一、“评语”是对学生所做的综合性评价教师只有对“评语”是什么有了准确的把握后,在写评语时才不致不知如何操作。“评语”的前身是“操行评定”,它仅限于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评价。当今的“

2、评语”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它是教师以书面的形式对学生在校情况所做的一种综合性评价。既然“评语”是综合性评价,那么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包含对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对个性特点、专长或缺陷的描述。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学生,记录下点滴小事,才不至于在“评语”中无话可说。当然,“评语”并非必须要面面俱到。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写评语时应突出学生的个性。“评语”既是一种评价,它就应该具有“评定”和“指导”的双重作用。首先,“评语”要评估学生一学期以来在学习生活各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其次,在这种评估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若“评语”真正起到评定和

3、指导的作用,家长和学生就不会再对“评语”视而不见。那么,对“评语”的以上认识,到底如何体现在评语的写作上呢?二、“评语”要有评定的作用对学生的评定,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他的长处,要给予积极地肯定;对学生有偏颇的地方,他的缺点,要给予及时地提醒。1对学生的肯定应该是鼓励性的在学生评语中,经常会出现“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姑娘”等赞美式的语言。没有具体例证的赞美,往往具有主观的意味。它容易让学生感到,只要取悦于老师,就是做得好,就能够得到肯定。其实,在肯定学生优点时,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对于以上两句,我们还可以说“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这学期你的语文成绩有了很

4、大的进步”;“你见到长辈知道问好,对于帮助自己的人会说声谢谢。”这是鼓励式的褒奖,即针对学生真实的行为习惯或取得的成绩,予以积极的肯定。它是“对学生的发展与所取得的成绩的认同,并在学生自信、自主和合作的情境中加以表扬。”1所以,这种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才算是做得好。2对学生的提醒应该具体、准确评语中还有一项内容是对学生不足之处的提醒。虽然是在讲述学生的缺点,却应该以建议改进的方式,而不是以否定批评的词语来呈现。比如,有位同学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热情,但同学有困难时,却不是很热心。老师注意到他这个缺点,在写评语的时候写道“我要提

5、醒你,要做一个真正受人尊敬的人,就必须表里如一。”2首先,这一评语否定意味太浓,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其次,这一批评过于模糊。其实,对学生的批评与对他们的肯定相比,更应该“就事论事”。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若因为一件事就笼统地把整个人都否定了,学生很可能失去改正的信心,也许还可能引发抵触情绪。三、“评语”要有指导作用日本学者平塚益德认为,“教育评价是为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而进行的,所以,当然就会对学习者今后的学习方法做出规定。”3这一论断对于评语同样适用。教师给出评语,是为了让学生反省过去的行为、做法,为以后的改进提供基础。这一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哪些方面要加强,哪些方面要改;二是如何改。前一方

6、面是“评定”发挥作用,后一方面就需要“指导”来完成了。1指导要有针对性指导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泛泛地指导,如“希望你今后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改正缺点”,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为这种评语表达的仅仅是老师殷切的希望,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往往会流于形式。若是针对他的缺点,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有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在评语中这样建议:“如果你能更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学生既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又了解了改正的方法。所以,这样的评语才能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2指导要具体很多学生并非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只是苦于不知道如何改正。当他们盲目地付出努力,却没

7、有看到改善迹象的时候,就很容易失去信心,陷入“破罐子破摔”的境地。所以,评语中对学生的指导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具体,易于学生操作。像“希望你今后加强学习;搞好同学关系;注意锻炼身体”之类的评语,如果用“希望你按时认真完成每一门作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认真做广播体操”之类的措辞,将起到更好的效果。“评语”,作为教师以书面的形式对学生在校情况所做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具有全面、评定、指导的特点。它应该涉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优缺点应该进行具体的、鼓励性的描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易于学生理解和操作的建议。如果教师认识到“评语”的以上特点,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留心观察学生表现,并注意记录,他在

8、写评语时才会有话可说。不仅如此,他所写的评语还可以切中要害,为学生的改进提供帮助,也只有这种评语才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与思考。参考文献:12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7,1553日平塚益德主编世界教育辞典K黄德诚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27*本文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评语 让评价更有效吕健*评语作为一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它自身的短小、精悍、准确、高效等特点,评语的书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要有针对性。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表现出的作业和考试情况也各不相同。作为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

9、,评语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找到问题的根源,阐明具体原因。只有这样,评语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产生它应有的效果。2.要有时效性。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随时应用的评语,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作业及日常表现的即时评价上。只有及时向学生传递这种信息,指明存在问题、肯定其成绩,才能起到教育感化或提示的作用。如果时间过长,缺少必要的环境或心理氛围,往往会淡化评价效果,起不到相应的作用。3.以鼓励为主。作为一种评价手段,作为对百分制或等级制的补充,评语本身要简洁、明了、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充满希望、富有启发性。因此,教师撰写评语时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让学生从评语

10、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评语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4.要体现过程性。评语一改传统的那种仅在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做法,它伴随着教与学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成长的每一步,印证了学生发展的每一个足迹。因而教师在使用时,要突出体现其过程性,注意抓住学生的每一点发展变化进行评价。5.要体现广泛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评语不再是班主任老师的专利,每一位教师、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阶段,针对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使用评语。作为一种随机评价的方式,它可以应用在每一门学科当中,应用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因此,使用评语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用的广泛性。有人说:

11、“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评语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激起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因此教师要让评语走进学生的生活,让教师的话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等美好的人类情感,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除了在日常作业批改和期末评价时发挥好评语的作用外,我觉得还应关注评语在考试中的应用。每一次考试过后,老师、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是分数,对于考试以外的许多客观因素,考虑得却很少。于是,考试成了众矢之的,人们把成绩当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了淡化分数对学生的影响,在每次考试后,我都力争在学生

12、的试卷上写下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分析,对考试的成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比如,第一单元测试后,我在文雪的试卷上写下了:“计算全部正确,恭喜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如果能注意读题,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在冯涛的试卷上,我写道:“已经考到了82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但是最简单的计算却丢了不少分数,真可惜。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做起,减少计算错误,好吗?”在吴昊的试卷上,我写道:“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不进步,是吧?适当的压力催人进步!祝贺你此次考得好成绩,希望你戒骄戒躁。”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考试往往能反映出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教

13、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坦然指出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促使每一名学生进步。比如,在张波的试卷上,我写道:“此次没考好的问题是什么?面对失败,我们需要的不是叹气而是分析,对吧?”类似的评语还有很多:“卷面很整洁,只是应用题失误太多。多思考,相信你一定会进步!”“要细心读题哦。”“做得不错,书写略显潦草了。”“计算再细心就更好了。为你的进步高兴!”一路写来,或是三五句话的鼓励,或是三言两语的提醒,或是一言切中其弱点,总之,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试卷得失分情况写上点滴的提示。每一次,将试卷发回去的时候,学生都会认真地看留言,分析得失,还彼此交流试卷,读老师的“温馨提示”,脸上多了几分笑容。以前考试,我总习惯在考

14、后找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但谈心所花的时间很多,而且无法照顾到“面”,只能找几个“特殊的”(特别优秀的或是退步特别大的)学生,常常忽视了班上中等的同学,而给试卷写“温馨提示”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此外,口头语言稍纵即逝,采用书面交流,流泻于笔端的语言有了更多的温情和激励,学生还可以在下次回顾旧试卷时再次读到老师的“提示”,感受那份温馨。评语作为一种语言提示,改变了考试的冷酷面孔,缓解了考试给予学生的负面影响,它带给学生的,是一份温馨、冷静与思考。在传递给学生温情的同时,它带给家长的,也是一份客观而冷静的分析,便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减少了以分数论英雄的片面和独裁。在教师的温馨提示中,

15、学生学会了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客观分析成绩的得失,也学会了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本文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沭县教师进修学校。 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张哲*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五分制或等级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评价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无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等各方面品质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地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评语恰能弥补这些不足,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便于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一、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强化动机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