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85227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第一课主要讲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 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呢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 政治必修三第一课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 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 主要是指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多样性 ):(1)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 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 中表达(2) 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 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

2、史文化成就的 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它们是人类共同 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文化 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 异, (即文化的民族性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即各民族都有自 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 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

3、和普遍规律, 即文 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 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 文化的多样性。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每个民 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 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

4、,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 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 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 文化的错误倾向。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8、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 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

5、相关的所有 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9、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 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交流文化。(2)人口迁徙。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都意味着大规模的 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 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3) 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 种文化课程, 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 功能。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 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 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 手段。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又要 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 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