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85220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读为本”“当堂达标”意 境 潜 入 心 悟 情 细 无 痕 -春晓教学案例及评析 -光明小学 贾支美春晓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情感。春晓这首诗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在教学本课时,我以“欣赏春景 走进“春晓”-游戏识字 初读“春晓”-图文悟情 品读“春晓”-古诗新唱 拓展“春晓”为教学主线,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古诗教学变得情趣横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多元诵读中无痕的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和意境,达到“意境潜入心 ,悟情细无痕”。片断一:一、欣赏春景,激趣导入,走进“春晓”。(播放伴有音乐的春光美景图片,让学生观看,然后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师:认真的孩子请看大屏幕,想想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生:欣赏画面。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生1:春回大地、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生2:莺歌燕舞、万里无云、生3:我看到花红了,燕子飞回来了,草绿了,春姑娘回来了。生4:我看见花开了,小鸟在树枝上叫,树叶发芽了。师:是啊,春天多美呀,有人说春天是一首歌,有人说春天是一幅画,其实春天还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叫春晓,请孩子们齐

3、读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从课题你读出了什么呢?生1:我从课题中的“春”知道了写的是春天、生2:“晓”是“日”字旁,我想这首诗说的是早晨的时候。师:你能根据字形理解字的意思真了不起。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呢?生3:那“春晓”的意思就是讲春天的早晨,是吗?师:是呀,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评析:有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精彩的开课最能抓住孩子们的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老师先让孩子们欣赏春天美景的图片,并伴以音乐进行渲染,让孩子们一下子陶醉于春天的美景中,然后利用学过的词语或者是句子描述看到的美景,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样

4、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激发了孩子口头表达的愿望,培养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再加上老师对春天美景的生动描述,让孩子不知不觉在情境中走近文本,产生阅读愿望,形成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片断二游戏识字,观察记忆,初读“春晓”。(第一关:摘苹果,认读苹果树上带拼音的字宝宝,并说说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窍门。)师:听说我们一(2)班的孩子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现在我们采用比赛闯关的办法来认读诗中的生字宝宝,聪明的孩子们有信心吗?生齐:有师:注意第一关开始了:认读苹果树上的生字宝宝,(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苹果。)师:每个字音都读的很正确,就连翘舌音也读得非常准确,谁来把你识记这些生字

5、宝宝的窍门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生1:“闻”字是“门”里面一个“耳”,因为有“耳”,所以是“听”的意思。生2:“眠”是“目”加“民”,因为有“目”,所以是“睡觉”的意思。师:你会利用字形来理解字意,真了不起!生3:“啼”是“口”加皇帝的“帝”。因为有“口”,我想是“叫”的意思师:你理解的真准确!(第二关:小猴过河: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并组词)师:一只小猴子要过河,可是要认准这些生字宝宝,并给他们找个词语朋友才能过河,谁来帮帮它呢?生:我来、我来、生1、眠、睡眠。处、处处生2、诗、古诗。生:、师:小猴谢谢你们帮它过河。(第三关:花园采花,认读不带拼音的字,组两个词语。)师:下面进入第三关,花园里

6、有许多美丽的玫瑰花,老师很想采几朵带回家,可是玫瑰花说:要想采我,得认准我身上的字宝宝,并且组两个词语,才能把我采摘回家,谁来帮帮老师呢?)生1:我来帮老师、闻:新闻、闻名生2:道:知道、道理、师:谢谢聪明的孩子们帮老师采回了这么美丽的玫瑰花。三关你们都顺利闯过,真不愧是识字小能手,鼓励一下自己吧!生齐:棒棒,我最棒!师:现在把生字宝宝放进古诗中自由的读一读,要注意读正确、读流畅、读准古诗的节奏。(生自读古诗、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老师采用多种方式检查自读效果,并对读准古诗的节奏加以点拨和指导。)【评析:设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且,新课标在低学段阶段

7、目标中第一条也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都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性。遵循课标要求,老师在识字这一板块儿,变“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为“游戏闯关快乐识字”, 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个个小手举得老高,生怕失去了自己展示的机会,尽管识字的要求难度一关比一关大,可孩子们却是越战越勇,整个识字环节把孩子们的心激灵得直扑腾,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识字、主动记忆,品尝识字的快乐,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达到了低学段“自主识字”的最佳效果!】片断三图文解意,诵读悟情,品读“春晓”。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古诗描写的画面好像就在眼前一样。究竟是一

8、幅怎样的画面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CAI播放春天早晨鸟儿歌唱的景象)生1:我看到树上有许多小鸟。生2:我看到诗人端着一杯茶,推开窗子好像在看小鸟。生3:我还看到有很多花落在地上,我想是不是风吹落的呢?生4:我看到许多小鸟在树上飞来飞去,还听见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生5:我看出这是在早上,诗人好像是刚刚睡醒的样子。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观察的真仔细,那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前两行。)师:一齐读一读这两句。生:齐读这两句古诗。师:是啊,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飞来跳去,唧唧喳喳

9、的叫个不停,让我们感受到小鸟此时心情是多么高兴啊!诗人看到小鸟如此高兴,诗人的心情也会怎样呢?生1:诗人看到小鸟这么开心,诗人自己也开心。生2:诗人这时候很高兴。生3:诗人很兴奋。师:你们真是诗人的朋友啊,(生大笑)谁能把诗人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生1:读古诗前两句。师:你读出了诗人高兴的心情,谁来读的更加高兴一点?生2:读古诗一二句。师:听着你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诗人孟浩然高兴的笑脸,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诗人高兴的心情,好吗?师生:齐读一二句。师:那落在地上的花瓣又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呢?(CAI播放花落的景象)生1:我看到树上的花都落了。生2:我

10、看到地上到处都是飘落的花瓣,好可惜呀!生3:我看到大树弯着腰,我想一定是在刮风,我好像听到了呼呼的风声。生4:我想不仅刮风了,一定还下雨了,因为落在地上的花儿好多呀!师:是啊,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把花儿都给吹落了,谁来说说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生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后两行。)师: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吧。(生齐读3、4两句。)师:如果你是诗人孟浩然,看到如此娇嫩美丽的花朵被昨夜的风雨打落在地上,你的心里感到怎么样呢?生1:我会伤心、生2:我会难过生3:我会为这些刮落在地上的花儿感到惋惜。师:是啊,诗人为打落在地上的鲜花感到伤心和惋惜,谁能带着惋惜的

11、心情来读这两句诗呢?生1读、生2读师:听着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诗人伤心、惋惜的心情!谁来说说他是怎样读出这种伤心惋惜的心情来?生1:语调要低沉一点儿。生2、语速要慢一点儿。生3、“风雨声”要读的重一点儿。师:说的真好,谁再来试试?生读三四两句师:你真是小小朗读家,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诗人伤心、惋惜的情感吧!生齐读。(动画配乐情景再现朗读全诗。)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吧。师:配乐配画面读范读全诗。生1配乐配画试读全诗。生2配乐配画试读全诗。生齐读全诗。【评析:儿童的想象如同自由飞翔的翅膀,他们敢想象,也会想象。这部分教学,老师为孩子创设古诗所表达的情境,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画、聆听鸟叫声

12、、感受风声、雨声,从而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拓宽孩子思维的领域,让孩子在多元、开放、灵动的课堂氛围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并用生动稚嫩的语言口头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化抽象的古诗意境为具体呈现,在想象表达的基础上采用多元诵读的方式进一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达到“解读古诗意思,体会古诗意境,感悟诗人爱春、惜春情感”的目的。】【总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富有诗意的春天,课堂上老师带给我们的也是清新的富有诗意的课堂:一是目标定位准确,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老师在课中紧紧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教学,采用游戏形式识字,利用情境体验进行朗读,使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整合在一起,并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生字教学扎实,识字教学一向枯燥无味,老师另辟蹊径,根据低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爱好,设计了游戏闯关的方式来学习生字,让孩子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识字,游戏中记忆,把生字的教学落到实处。三是朗读指导到位。古诗朗读和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老师采用“初读 读正确再读 读流畅-细读 读准节奏 读出韵味儿-品读 读出古诗情感”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既扎实又有效,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古诗的意境,在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整节课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沁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学的主动,学的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