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柱与养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850529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午流柱与养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子午流柱与养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子午流柱与养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子午流柱与养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子午流柱与养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午流柱与养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午流柱与养生(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午流柱与养生简单地来说,子午流注就是指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 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 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 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子午流注是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 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环环相扣,按照气血的盛或衰来进 行治病养生,使治病养生都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字面看,

2、“子午流注”是由“子午”和“流注”组成的,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具体地说,“子”和“午”是十 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是时间的两个极点,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 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 念,“流注”从狭义来说,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诗经:“如川之流,丰水东注”即为此意。这里借用“流注” 是指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行灌注。顾名思义,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在传统生 命科学上的体现。子午流注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

3、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 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所以说,子代表阳生,为阳气之首,流代表阳生的过 程;午代表阴生,午为阴气之初,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运动规律。素问生气通天 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 为主。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机体通过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的 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生命就会处于能量加 速损失状态。子午流注将人体气血运行比拟为水流,从子时到午时,随着时

4、间先后不同,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行,经脉流 注,时穴开阖,都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 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方可有效地调和阴阳、纠正机体偏盛偏衰。子午是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 也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线。尺少阳手少阳手厥明足太阳尺少阴大月勿 手阳阴子午 /流注J12J瞳尺太阴a肝J,尺厥阴二首一萩阴肺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流行次序是:寅时肺经一一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 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中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 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地支与五脏六腑相

5、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中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 焦。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经洛流WL分布表络g砌A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上一个时辰)肺经最旺,肺将充足 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此时可多饮水使大肠 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排泄;排泄结束后,可做提肛运动,有利于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病。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此时胃部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需要进食

6、吸收充足的营养,也正 是人们进食早餐的时间。经脉气血由子时一阳生到了这个时候全部升起来了,天地一片阳的象,这时吃早餐,仿佛 春雨贵如油,食物属阴,不吃上火的食物。所以说,早餐要吃好。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 称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经旺盛时可运化水谷,升清化浊,为身体 提供气血营养。“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气血充盈,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脾主运化,主身之肌肉,脾与肺在中医里同属太阴,它们都具有分配的功能:

7、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而脾主 要是负责把腐熟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媵理中,脾相对于肺是一个初步的前部工作,脾在志为思,意为脾的神明, 过思会伤脾。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经旺盛,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此时是气血运行的最佳时期,不宜剧烈运动,应在午时小憩片刻,宜于养心。午时跟 子时相对应,在全天最热的时候一阴生,中午午休片刻(15分钟),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 焉。”是说小

8、肠接收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泌别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消化吸收。午饭要吃好,心与小肠相表里。6、中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人体排泄水液,泻火排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 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它是可以走到脑的一条经,头脑灵活的一段时间,古时候 “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个时候复习早上学过的东西增加记忆,膀胱经是最长的一条经以猴为形容上蹿下跳。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 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

9、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后者为水谷之精气,是由脾胃运化而来。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经的旺盛,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经过中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 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最宜步行,可增强心功能。西医中没有“心包”的概念,阴所正盛阳气将尽,此时喜乐出焉。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通行气血。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

10、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中藏经认为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所以说,此时进入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对身体十 分有益。亥时是最后一个时辰,一天时间已经走完一个轮回,百脉进入休息状态,人应进入休息。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一阳生(在最黑暗的时候)胆在排毒。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 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

11、胆方能完成代谢。“胆 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 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养血。中医讲左肝右肺不为西医所接受,肝藏血,肝主筋,筋性好坏看肝, 肝血不足不足以润筋,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主谋略。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气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 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此时安静入 眠,血液大量回肝,肝内血液充足,肝经旺盛,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滤过的作用。 此时熟睡,胜过其他时间。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

12、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 时久不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易躁怒,易生肝病。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肺主呼吸调解着全身的气机,此时肺经旺盛, 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行全身。肺主志节,气血重新分配由肺完成,此时为深度睡眠时,只有在深度睡眠中 才能完成此分配。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此时人易死亡,此时起床运动最好缓慢。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

13、内经讲的不是如何治病,而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感悟,让人们意识到只有顺应大道 才能防病于未然。1、我们日常做事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2、人体使用手册一招三式要求“早睡”。因为错过这个时间,补也没法补了。晚睡觉,认为睡够8小时就好 了,岂知此8小时非彼8小时,有着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巨大差距啊。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 但熬到11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 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11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3、寅时健康的人这时

14、应该是深睡状态。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 都开始增加,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 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 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也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4、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 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5、知道了早餐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吃好,吃饱! 1)吃饱,可避免上午7-11点脾胃没有可以运化的东西;并 使下午1

15、-3点小肠最佳工作状态的时候有可供吸收的营养到达小肠。否则我们的身体徒有高产能而无原材料,就白 白浪费生产力了。2)同时,怎么算吃好,也有了一个大标准:就是吃些滋补脾胃的食物。6、晨起大便是身体好的标志。因为5-7点是大肠经活跃的时间,是清肠排毒的时间。7、中午最好打个盹,闭日养神也好。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 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8.15点至17点,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 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9. 晚上5-7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 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10. 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界面,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 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