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84471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课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开 题 论 证 书 课题类别 小学生心理*教育 学科分类综 合 课题名满意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研究一、开题论证数据表课题名称?心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研究?批准单位教育学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批准文号批准类别小学生心理*教育参加开题论证专家组主要人员姓 名性别职称、职务工 作 单 位专家组分工签 名男小中高副所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男教科室主任*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女小高小研室主任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男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1二、 数据表修订数据后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课题名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研究主题词心理健康学科渗透课题类别小学生心理*教育学

2、科分类综合研究类型应用研究负责人*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女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小教高级研究专长党政管理副校长小学教育最后学历大专最后学位担任导师所在市州所属系统教育工作单位电子信箱通讯地址 * 省 * 市 梅列区青山小学 邮政编码联系主要参加者*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男1969年4月小教一级普师中专梅列区青山小学女1965年1月小教一级小学教育大专梅列区青山小学女1962年9月小教高级普师中专梅列区青山小学女1962年9月医师校医中专梅列区青山小学女1975年5月小教一级数学、思品大专梅列区青山小学女1973年1月小教一级小学教育大专梅列区青山小学男1978年6月小教一级普

3、师中专梅列区青山小学女1976年1月小教一级小学教育大专梅列区青山小学女1959年9月小教高级普师中专梅列区青山小学经费类别申请经费单位:万元预期最终成果论文、案例结题报告预计完成时间 2005年 7 月 日2三、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04年910月准备阶段A、理论学习,制订课题研究方案B、测量体系的设计、确定对象C、培训教师,明确分工装订成册*炳清林华灵22004年112006年4月实施阶段A、实验班、对照班测试、调查、分析B、在统计、分析的根底上,运用素质教育及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对研究方案进展修改。C、采取相应对策,对学生不正确的

4、心理倾向和心理行为进展矫正。每学期课题组开一次实施运作情况分析会,并安排一次有专家参加的阶段性成果测试汇报会,根据阶段性测试成果进展研究会诊。观摩课、论文集、光盘、影集等*炳清林华灵课题组成员32006年57月总结评价阶段A、总结性评估。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进展全面测试,并进展总结性统计和分析。B、撰写研究报告,经历总结报告,成果展示。C、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展结论性鉴定。录象、成果集等*炳清林华灵课题组成员最终研究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2006年7月论文、心得、个案等装订成册胡晓燕光盘、录象、课件等刻录成集*升家3 四、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填写内容:问题提出、课题

5、界定、研究意义价值,研究根底、现状分析、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一、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的开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家庭构造的变迁如离婚率的提高等社会因素给孩子带来紧*、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们对青山小学的小学生进展了心理*教育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使学生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掌握积极学习、创新、交往、自理活动的观念和方法,从而得到全面的开

6、展。二、课题界定: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开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的方式。二是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2、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

7、理环境建立、班集体建立。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开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以及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学校大队部为此开展了各种活动,如“*教育主题大队活动等。又以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形式走出学校,走向社区 。同时,在班集体建立中采取*管理的形式,在实验班开展“干部轮流制和“一日班主任活动,中、小队干部定期轮换,不搞终身制。使绝大局部同学都有了当干部的体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3、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途径之一。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

8、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一些学生之所以自立、自理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引导学生进展自我教育的实践不够。因此,应把这种教育手段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措施密切配合,学校要把学生的自我教育纳入整体方案,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4、取得家长的配合,深化心理品质教育。本实验中,学校和教师担当起了对学生进展心理教育的重要职责,如果不取得家长的配合,许多工作很难开展,有时会把学生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良好心理品质毁于一旦。因此,实验时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把实验进展告诉家长,家长再把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反响给学校。同

9、时,还采取家访方式,与家长商讨教育学生的最正确方式。这一实验措施,在以后的实验中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三、选题依据一、社会开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越来越锋利,高技术化的劳动世界、愈演愈烈的竞争市场、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等,使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而至,需要我们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能力根底,更需要有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意识,有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热爱生活、工作、他人的美好而丰富的情感。只有心理*的人才,才是知识经济所需的人才,才是社会开展的积极因素。 二、人的开展的需要 人从生下来,主要是

10、具备了人的自然属性,只是自然人,他必须在生理成熟的同时,培养和开展人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包括智慧、情感、气质、性格等,才渐渐成长为“社会人。心理是“社会人的精神载体,是人的一切其他素质构筑的根底。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开展,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开展,所以心理*教育也应从与“五育并举的高度来重视。三、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重知识、重分数、重选拔。表现在学科课堂教学上重分析讲解、重标准问答、重整齐划一,形成了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应付各级考试或竞赛为目标的状态,致使学生被动受教。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僵化,同学之间情感淡化甚至恶化,学生对学习失去兴

11、趣。如何改善课堂师生、生生交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让学生心理在课堂上*开展就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涵之一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需要渗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并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开展“心理*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水平。四、研究内容全面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探索语文、数学、思品、体育、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的课堂教学规律和方法,正确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用具体的措施、科学的方法对学生不正确的心理倾向

12、和心理行为及学习适应性差的倾向进展矫正,使他们逐步素质化和人格化,从小打下“身心俱健的坚实根底。 五、研究对象四年4班、五年(1)班为心理*教育实验班,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其它班级为对照班。全校随机抽取50位同学为个案实验学生,采用前后比照实验。六、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经历总结法等。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心理*教育的研究成果,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的理论,将知识能力的开展与个性心理的开展有机统一起来,利用现有课程,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尊重、相信、保护学生,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13、,解放学生的全部心理机能和精神力量,依靠学生自身的心理动力机制,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文化素质,强壮的身体素质和鲜明的个性品质的人。七、研究措施 1、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成立由一把手校长挂帅,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室主任组织实施,各教研组长,实验教师具体实施的四级研究网络,将研究成员分为管理小组,实验研究小组,测试分析小组,资料聚集小组4个操作管理组,形成子立体管理网络,确保课题研究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心理*教育机构网络理论学习心理沙龙,教师心教辅导教导处心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课题研究心教专题活动教心教环境布置领德育室 学生心教辅导导班主任工作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