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84198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诗会活动课的策划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赏诗会活动课的筹划方案一、活动目的:1.复习学过的古诗、体会赏析古诗。懂得赏析古诗的方法。2.培养朗读古诗、吟唱古诗、表演古诗、品评古诗、据诗画图以及语言表达的才能。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活动准备:1.搜集诵读、赏析学过的古诗。2.多媒体课件制作。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按序出示:“品、评、诵、演、唱、画、赏诗会”)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首古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开展一次品古诗、评古诗、演古诗、诵古诗、唱古诗、画古诗的赏诗会。过渡:古代诗人为后人写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请看(二)品古诗:1.媒体出示登雀颧楼诗图及诗句“欲穷

2、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引导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体会。(1)师: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生:想要领略到更远、更美的风光,就要再登上一层楼。(2)师:诗句不仅仅告诉我们登高望远的道理,大家从诗句中还想到些什么或领悟到了什么?生a:我想到诗人登上鹳雀楼,面对辽阔的风光,觉得自己看得还不够远,还想看千里、万里之外看到视力所能到达的尽头,而到达这目的的唯一方法是站到更高的地方去。生b:我从“欲穷千里目”想到句中包含着诗人许许多多的希望、许许多多的向往,诗人想要到达最高境界;从诗句“更上一层楼”领略到诗人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精神。3.小结: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断努力攀登。4.诵读:(范读齐读)(三)评古诗

3、:1.媒体出示:磅礴的瀑布声,直泻而下的庐山瀑布图(1)师:还没看见瀑布,就先闻其声,此声此景,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一诗句来形容?(2)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师:媒体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学生上台操作电脑据图评析: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大的语言,赞美了庐山瀑布从青翠的山壁中间跌落下来。形容水流用“飞”(媒体加点)来表现出庐山的瀑布凌空而出;用“直”(媒体加点)可见山势很陡。“三千尺”(媒体划出)更是表达了庐山瀑布的高而长。可是这样写诗人还是觉得没有把庐山瀑布的宏伟写够。于是又进一步发挥想象,疑心是银河从九天

4、云里落下来的。这里不用“真”(媒体出示)而是用“疑”(媒体加点),给人以恍恍惚惚的感觉,使人觉得好似是真的,又好似是假的,进一步写出庐山瀑布的宏伟与奇丽。(5)老师小结:讲得太精彩了,庐山瀑布宏伟、壮丽,大家一起来赞颂一番。(6)诵读:(范读齐读)2.媒体出示:黄鹂鸣叫、白鹭上青天的绝句图(1)师:从这幅生动的画面中,你想到哪位诗人写的哪一首诗?(2)根据学生答复媒体出示:绝句一诗诗句内容。(3)学生上台操作电脑据图评析:我觉得这首诗描写的风光非常美。诗中描绘了四个画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山有水色彩丰富、艳丽(媒体出示:b有近有远、视野开阔)画面

5、静中有动、形象活泼(媒体出示:静中有动、形象活泼):黄鹂欢歌、白鹭直上青天,真是一幅风光秀丽的山水画。(4)诵读:过渡:为了开展这次赏诗会,我班同学编排了一些节目。瞧,大诗人李白、杜甫也来参加我们的赏诗会啦,大家欢送。(四)诗人相会:甲学生扮演杜甫、乙学生扮演李白互相品评古诗静夜思、江畔独步寻花乙:李兄,你也来参加赏诗会?甲:对、对、对,今天真是幸会啊!乙:幸会,幸会。甲:杜老弟,刚刚同学们都在夸你写的诗呢!你看(手指向媒体绝句一诗)乙:哪里,哪里,还是李兄的诗令人赞不绝口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静夜思这首诗吗?全班同学:齐声背诵静夜思乙:诗句写得多好啊,寂静的夜晚,月光照射到床前,一片银白色,

6、还以为是秋霜降落到床前,抬起头来,向天空中望去,看到碧空中一轮明月,不知不觉低下头来思念故土。这首诗勾起了多少身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呀!甲:惭愧,惭愧,比起杜老弟的江畔独步寻花那就逊色罗!同学们,你们会背吗?全班同学:齐声背诵江畔独步寻花甲:诗句描绘的意境是多么优美啊!黄四娘家繁花盛开、戏蝶飞舞、黄莺高歌、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真是妙笔生辉、栩栩如生啊!乙:过奖了,过奖了,咱们还是下去吧,别耽误了同学们开赏诗会。甲:好,好。过渡:古代诗人斟字酌句,创作的诗篇独具匠心,古诗太美了,真不愧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真想诵读一番。我班-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舟夜书所见,大

7、家欢送。(五)诵古诗:1.配乐朗读舟夜书所见a.-同学独诵b.-同学解释古诗(喜欢这首诗的原因)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个优美的意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静悄悄的,一盏渔灯在河面上闪现。那盏渔灯的光亮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漾起了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无数颗星星在河面上闪现。美极了!c.齐声诵读过渡: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两首诗(媒体出示:游园不值、草诗图及诗句)2.配乐朗读游园不值、草过渡:古诗能诵,也能演。我班四位同学自编自演了古诗小品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看(六)古诗小品剧:1.古诗小品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生甲(讲解):一天中

8、午,姐弟俩正在家里吃午饭,小弟弟大口大口地吃着。学生乙(弟弟):(动作:大口大口吃,胡乱地搅)呸!真难吃!学生丙(姐姐):弟弟,你看,桌上、桌下、你的衣服上全是米饭。乙:不用你管!(动作:用力横抹桌面、拍衣服、抖衣角)甲: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学生丁(爸爸):孩子,这样吃饭太浪费粮食了,粮食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俗话说“一粒粮食一滴汗。”要爱惜呀!丙:爸爸,你说的对,我学过一首诗叫锄禾,让我讲给弟弟听一听。(操作电脑媒体出示:锄禾诗图及诗句)丁:好。丙:朗读诗句。乙:(动作:点头)丁:你讲得真好。乙:爸爸,我错了。全班同学:齐唱锄禾2.表演唱锄禾,学生伴奏。过渡:同学们深深地被小品剧感染,情不

9、自禁唱起了歌。下面我们一起唱一下上学期所教的古诗宿建德江(媒体出示:宿建德江歌曲)(七)唱古诗1.古诗合唱宿建德江。2.配唱静夜思。(媒体出示:静夜思歌词)3.延伸:课外练唱春晓。过渡:同学们,领悟诗的意境,唱得有腔有调,很有韵味,古诗确实太美了,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妙的画面,真所谓“诗中有画”呀。下面,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画古诗简笔画。(八)画古诗:(播放音乐)1.小组自由绘画自己喜欢的诗歌。2.学生板演3.学生作品实物投影,学生自评自析,他评他析。(九)小结:(学生谈感受)(十)总结:这次赏诗会,同学们都很投入,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能对古诗有更新的认识,以更浓重的兴趣去学习古诗、赏析古诗。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