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82968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etwshesryou!绪论1.定义: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分哪3类,有什么区别?并举例说明。3.微生物的主要两位奠基人是谁?4。近年医学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医学微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参考答案1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含一种核酸(NA或RNA); 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 是最小一类微生物.(病毒是典型代表,还有比病毒更简单的类病毒和朊粒ion)。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呈环状裸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

2、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N同时存在.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此类。3 法国巴斯德德国郭霍4 (一)医学微生物学在技术上的发展(二)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三)疫苗研制的高速发展(四)微生物全基因组及人造生命研究已取得进展5医学微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人造生命。先合成出可供生命存在的最小数量的基因,然后通过向其中弥补其他基因,制造一系列新的微生物。比如可生产生物燃料的细菌、有用的药品、可以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细菌、或是制造合成疫苗所需的蛋白质。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3、1。细菌有哪3种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G+菌和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参考答案1 基本形态三种:球菌;杆菌;螺形菌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荚膜功能: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粘附作用:形成生物膜与致病性有关鞭毛功能;有鉴别意义, 鞭毛蛋白有抗原性:抗原 某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有关菌毛功能:细菌的黏附结构 介导细菌在局部定植 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性菌毛还能传递细菌的毒力和耐药性芽孢功能:具有很强的

4、抗高温、抗干燥、抗化学消毒剂和抗射线能力3 革兰阳性菌: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其中肽聚糖又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三维立体结构.革兰阴性菌:由肽聚糖和外膜组成.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二维平面结构 G有外膜阻止抗菌素进入;保护细胞壁组分肽聚糖不受溶菌酶分解5 革兰染色法步骤: 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酒精脱色复红复染观察结果:G菌:紫色 菌:红色第二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细菌生长曲线?细菌生长曲线分哪个阶段?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5。什么是培养基及分离培养,简述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参考答

5、案1 1。营养物质;氢离子浓度(pH);.温度;4气体;5。渗透压2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出的一条曲线称作生长曲线.分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四阶段31)专性需氧菌2)专性厌氧菌3)兼性厌氧菌4)微需氧菌4热源质、毒素和侵袭性酶、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色素等5培养基:由人工方法配置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分离培养: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形成菌落;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有鞭毛细菌:扩散生长,周围浑浊无鞭毛细菌:沿穿刺线生长,周围透明;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6、现象: 混浊:大多数细菌; 沉淀:链状生长的细菌; 表面生长: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枯草杆菌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无菌、防腐、无菌操作、生物安全2.简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 5.常用消毒剂种类?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6.简述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参考答案1消毒(iinfec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

7、生物灭菌(sterilza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无菌(asesis):不存在活菌的意思,灭菌的结果防腐(anieps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 生物安全是生物技术安全的简称.广义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和潜在风险.2杀菌机理:干扰DA的复制与转录。只能用于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3高压蒸汽灭菌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3 13分钟煮沸消毒法水煮100 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流动蒸汽消毒法 水

8、蒸汽10 150分钟(繁殖体)间歇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巴氏消毒法 较低的温度(62 3分钟)杀灭致病菌原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5常用消毒剂种类类别作用机制常用种类酚类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石炭酸醇类蛋白变性乙醇氧化剂氧化、蛋白沉淀高锰酸甲重金属盐氧化、蛋白酶变性红汞、硫柳汞氧化剂氧化、蛋白沉淀过氧乙酸、碘酒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新洁而灭染料干扰氧化、抑制繁殖龙胆紫机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损伤菌细胞膜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为BSL-1、BS

9、L2、BSL3、B-4四级。7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应有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应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预防接种。 实验室应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应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合理处置,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章噬 菌体. 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参考答案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特征:分布广泛2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即NA或R 3体积小,可通过细菌滤器 4不具

10、有独立的酶系统,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 专性细胞内寄生 5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2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以复制的方式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使宿主菌裂解。温和噬菌体: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的核酸中,并随宿主菌核酸的复制而复制,且伴宿主菌分裂而分配到两个子代菌细胞中的噬菌体。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菌核酸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溶原性细菌:带有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溶原性转换:前噬菌体的基因有时会在溶原性细菌中表达,从而导致宿主菌获得新的性状3溶菌性周期会造成细菌裂解死亡而溶原性周期不会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哪些?2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 3名词解释:质粒、转座子、

11、整合子、转导、转化、接合 参考答案1. 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质粒、转座因子、整合子、噬菌体基因组2.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分为转化、转导、接合和溶源性转换3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NA.带有遗传性息,能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并非细菌生长所必需。转座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整合子:是一种基因单位, 具有独特的结构可捕获和整合外源性基因,使之转变成为功能性基因的表达单位。转导:由噬菌体介导,将供菌的DNA片段转入受菌,使受菌获得供菌

12、的部分遗传性状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第六章 细菌耐药性简述抗菌药物类型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3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参考答案1(一)按抗菌药物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内酰胺类;2.大环内酯类;3.氨基糖苷类;4.四环素类;5.氯霉素类;6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7。其他如抗结核药物、多肽类抗生素(二)按生物来源分类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3.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2根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为四类。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2影响胞浆膜通透

13、性(多粘菌素)3。抑制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4。抑制核酸代谢:叶酸代谢;核酸合成(喹诺酮、磺胺类)根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为四类。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壁亡身)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透膜致漏)3。抑制蛋白质合成(蛋尽粮绝)4.抑制核酸代谢:叶酸代谢;核酸合成(绝子绝孙)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加强药政管理 4。研发新抗菌药物5破坏耐药基因 第九章球菌 、简述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分类及意义。 2、简述葡萄球菌的重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3、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重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4、简述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的所致疾病 。参考

14、答案1葡萄球菌据色素、生化反应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根据有无凝固酶分:凝固酶阳性菌株、凝固酶阴性菌株;还可根据核酸分析的遗传学分型。意义:性状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血浆凝固酶-A蛋白-致病性强弱无链球菌1)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2)抗原结构分类:A,K20个群;)据生化反应分类.意义:类别溶血现象名称致病性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a溶血多为条件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完全溶血环b溶血致病力强丙型链球菌不溶血无致病性致病物质: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侵袭性酶与外毒素。 侵袭性酶 :血浆凝固酶; 外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T1); 表面结构或蛋白:如粘附素、荚膜、肽聚糖和SPA等.所致疾病 皮肤化脓性感染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 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 全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