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82828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教小孩学数学[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小孩学数学对于教6岁前的宝宝学数学着眼点不在教宝宝系统全面的数学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宝宝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进而诱发宝宝渴望学习数学,渴望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家长要留心观察宝宝,要追随宝宝的意趣,捕捉教宝宝学数学的契机。建议您应从生活和游戏入手,采用随机教育的方法。 您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建立数概念。所谓数概念就是让宝宝明白,几个物品就能用数字“几”来表示,如2个苹果就用“2”来表示。反过来还要让宝宝领悟2可以表示2个苹果,2支铅笔等任何2个的物品。要建立这种数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形象思维入手,教宝宝直接数具体的实物

2、。如数一数有几个苹果,梨子等,在外面数脚步,大树等。让宝宝从看得见摸着的实物中多数数,她就会从这些无数个实物中抽象出1、2、3等的数概念,并能找出数与数间的关系和规律。 2、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x加1计算的基础; 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x减1计算的基础; 数单数; 数双数; 逢10数; 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3、练习计算x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宝宝,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x加

3、1,。 练习计算x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宝宝都能学会计算x减1的题。 4、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孩子,掌握起来并不难。 5、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内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6、分类挑选:帮助您的孩子按他的理解能力将玩具分分类,如将他的玩具小汽车和小飞机分开,然后数一数每样有几个。 布置餐桌:吃饭前让您的孩子帮您给每个人分配一个碗和一双筷子,可以让他学到重要的数学概念。 指出形状:指出物体的形状是宝贝学到的数学基础知识

4、,在屋里做个游戏,让孩子指出哪样物体是方形哪个是圆形,还可以用两个三角形来帮他拼成一个正方形等。 7、空间概念:创造一些游戏帮您的孩子理解近和远或上与下的概念,或者用不同大小的杯子盛水来帮他了解量的意义。 8、比较大小:在玩具堆里,让孩子将大的玩具熊和小的玩具兔分别拿给您,或者用身体当教具,看谁的身体可以伸得最长或缩得最短。兴趣是孩子天性爱好的外在表现,也是推动孩子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生动力。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与孩子一起“悟”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时不在。家长应试着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

5、中的数学。譬如:春天到了,家长带孩子去公园踏青,一边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一边有意无意地用数学描述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情感。“哇,这儿有这么多种不一样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粉红色的数一数,共有八种呢!”又如,剥毛豆时,抓起一把来和孩子一起猜有几颗,比一比谁猜得准。像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孩子就会逐渐像你一样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学会用数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这就是数感,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孩子亲近数学,自然也就乐在其中了。 二、与孩子一起“做”数学。 “做”数学是指家长陪孩子一起玩数学小游戏、做数学材料等,从游戏与制作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和孩子一起玩七巧板、搭积木、堆建筑玩具等

6、。又如,学做笔筒、糊火柴盒等。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帮助孩子在玩中探索数学知识。还可以玩简单棋盘游戏,这需要孩子去数数、认数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能够体会到概率问题。 三、与孩子一起“用”数学。 “有用的才是最有趣的”,这句话反映了情感的一种价值取向,其实也是孩子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用”数学也很重要。例如,逛商场时,和孩子一起商量50元钱能够买哪些东西呢?家里来客人时,让孩子帮着想想要准备多少碗、筷。 总之,培养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形式多样,只要不断尝试,大胆探索,小孩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家长的努力而日益浓厚。很多人认为孩子要上了小学后才对数字开始敏感起来。因此,有一部分家

7、长很少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前接触数学。其实很多研究表明,1至4岁是建立一个人的大脑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的最关键的一年。很多父母会觉得担心,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孩子学习好数学。好消息现在你不必担心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怎样教孩子学数学的好方法。有几个办法你可以给予学龄前孩子很好的逻辑基础和学习数学的信心:1、给您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大量接触到数字和数学。为了帮助您的孩子构建良好的数学基础,可以在孩子阅读的课外书籍上更多的出现数字类游戏 。您可以使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画书来谈数字。你可以指着孩子喜欢的泰迪熊或其它的玩具都联系到数学上面去 。包括一些不同的颜色你也可以用数字来表述。数字是无处不在在,

8、让你身边多寻找一些标志上的号码,比如车牌,地址等,还可以使计数等随时随地给孩子看到数字和数学。你的孩子会开始了解到数字含义,不单单是2后面是3,他表示着数量的增加。这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基础!2、让数学充满整个家庭。多和亲戚朋友联系 。他们也是很强大的一些资源!他们可以帮助您的孩子了解不同的人对数字和数学的看法,他们参与和孩子一起交流数学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乐趣 !让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更大。3、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鼓励用很有耐心和孩子沟通,发觉他们在数学方面有进步的时候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自己有学好数学的能力,要让小孩子感觉到数学对于他们的未来有多么重要!4、与孩子一起“用”数学。

9、“有用的才是最有趣的”,这句话真实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实际上也是孩子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所以还有一点,就是用数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大家在和孩子一起逛商场时,和孩子一起讨论100元钱能够买多少东西呢?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着思考一下要准备多少碗、筷等都是非常好的应用。常常听一些家长说,孩子在小学阶段我们还能给他辅导数学,现在上初中了,我们自己学了也忘了,这样孩子的成绩就脱节了。目前年轻的父母基本上是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而且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特别是孩子在学龄前或小学低段,整天把孩子搞得团团转,因为这时的加、减、乘、除运算,家长都会,编题也脱口而成,孩子重复计算这些枯燥乏味的题

10、目,只是无奈的应付,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烦情绪;而有些家长给孩子辅导小学数学作业,因为没有传授知识的方法,却只把演算出的答案给孩子,而且孩子碰到难题不肯动脑筋,想着反正到家爸妈会做,产生了依赖性。这些情况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开发智力等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那么在这一年龄段,家长应辅导些什么?如何辅导?在这里想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孩子第一次学习时,就要严格要求,做到规范。如当孩子能玩玩具或看儿童书籍时,教育孩子要爱护自己的玩具和书籍,每次玩过或看完后一定要让孩子整理好,放回原处。笔者作过统计,约有45的学生不爱护书籍,不会整理自己的书本及学习用

11、具。当孩子第一次拿笔写字时,就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握笔方法及写字姿势,否则,习惯成自然,到上小学了,老师也很难纠正。笔者也作过统计,约有60的学生握笔不正确。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否则会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思想开小差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任何别的事全由父母包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能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二、培养孩子有思考问题的习惯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是因为他能思考问题。苹果成熟了掉到地上,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现象,而牛顿在想:苹果为什么要掉到地上,不飞起来呢?他发现有重力的作用,那这重力是谁给的呢?因为有这

12、一层层问题的思考,所以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小孩子没被世俗束缚,好奇性强,每件事情都要问个明白。这时做父母的要耐心解释,引导孩子思考,有些浅近的问题,可以叫孩子再想一想。当提出的某些问题连父母也回答不上来时,如头上长有几根头发,这河塘里有几尾鱼等。你可以说,这些问题在书本上可以找到,等你掌握了知识就能解决。千万不能胡编乱造哄骗孩子,更不能责骂孩子:连大人也不知道的问题,问什么!烦死了!这样为挫伤孩子问问题的积极性,刚萌发的活跃思维会因受父母的责骂而受压抑。三、怎样辅导孩子学数学给孩子辅导数学,不像在学校,受场地及人数限制,可以灵活多变,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辅导,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看到

13、的、听到的,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就提出让他去想;不只是讲书本的知识,还要把实际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让他思考;不只是动笔计算,还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

14、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

15、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家里买来一袋绿豆,问孩子:你能知道这袋绿豆有几粒吗?如果一粒一粒数,当然是很费事的,你能想出好方法吗?(如:先秤出一两,数出这一两绿豆的粒数,然后秤出这袋绿豆的总重量,就可算出这袋绿豆的粒数。)又如怎样知道一本书中的每页纸的厚度等问题可培养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当孩子沿着对角线剪得3 个角时,这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如图,与孩子一起走路时,本该从A到B,B到C的道路上走,可孩子偏从花坛中从E到F穿过。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走?孩子说:近!你怎么知道就近呢?要孩子回家动手画出图形,量一量,并比较EB+BF与的长度与EF的长度的大小。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多做几次,让孩子领悟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等三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