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826646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工程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道路主体工程主要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雨污水工程管涵工程电力工程道路结构工程工程扫尾交工验收。道路工程施工应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先进行雨污水管道、电缆沟等路面结构层以下工程的施工,再进行道路结构层的施工。在依照原则的同时可采用平行作业法,即在排水作业的同时,具备施工条件的管涵工程、电缆沟工程、道路工程中拌和站建设、备料等工序可以科学统筹安排、同时平行作业。一、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路基范围内及借方区内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刷坡,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路堤采用分区分层填筑,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重点应做

2、好路基填方施工工作:1)基底处理(1)填筑前,按规定对基底范围内的地表杂土,树根等进行清除,用推土机推除耕植土到指定地点以备复耕,按规定对基地整平压实。(2)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向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小于1m,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3)路基交界为填方时,从路面边部位置开始连续开挖台阶至坡底,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台阶顶面应以4%的坡度向内倾斜;路基交界为挖方时,从挖方边部位置超挖换填处理,超挖换填厚度为路床以下80厘米,以减少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2)路堤填筑应采用“四区、八流程”工艺施工。“四区段”是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

3、检测区,做到界限分明,以便于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控制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最后便于正确检测密实度。“八流程”是指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整个路堤施工做到区段合理,流程清晰,保证填方地段施工质量、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填筑中先用推土机摊铺,人工找平,再压路机碾压,机械不能及的边角、涵洞边及桥梁台后,用人工配合摊铺、小型机械碾压。二、雨污管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管网施工的原则:是先深后浅,先主管后支管,自下而上依次施工;是先建后拆,不间断使用;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既有的管线,作好新旧管线衔接工作。1)施工顺序为:图纸审核测量放

4、线基槽开挖沟槽支撑基底处理平基下管安管检查井闭水试验管沟回填。2)重点应做好一下几点工作:2.1、基槽开挖1、 挖槽施工时小心谨慎,遇到障碍物时不能强抓硬挖;开挖位置距离现有建筑物过近时,会同设计单位共同采取预防措施。2、 槽底除管道结构宽度外,还根据管径留足0.40.5m的工作宽度。3、 机械挖槽时,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包括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要求,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并及时丈量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和欠挖。4、机械挖槽,设计槽底以上留20cm左右一层不挖,待人工清挖,严格控制好高程和宽度,以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和破坏。2.2、下管1、下管以施工安全、操作方便为原则

5、,根据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管材重量、管长、施工环境、沟槽深浅及吊装设备供应条件等,合理确定下管方法。2、 下管的关键是安全问题,必须由经验较多的工人担任指挥。起吊管子的下方严禁站人;人工下管时,槽内工作人员必须躲开下管位置。3、 下管工具和设备必须安全合用,并经常检查和保养,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4、 吊车下管设专人指挥。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精神集中,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吊车进行各种动作前,指挥人员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司机发出信号。5、绑、套管子找好重心,以使起吊平稳。管子起吊速度应均匀,回转应平稳,下落应低速轻放,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2.3、管沟

6、回填1、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按要求的压实度、压实机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过项目部试验室现场试验确定。2、 回填时对称、均匀、分层夯填。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利用小型压实机械分层夯实。按要求逐层做好密实试验,填写试验报告单。在接口抹带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采用细粒土回填。3、检查井、雨水口及其他井室周围的回填,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压路机压实时,设专人指挥,防止其距离井体过近而破坏已砌筑好的检查井。三、电缆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管槽开挖验槽基础处理管道安装管道包装隐蔽验收管槽回填土单项工程验收。2、质量保证项目为:2.1、砖的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

7、厂合格证、试验报告。2.2、砂浆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平均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任意一组试块强度不小于0.75设计强度。 2.3、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立缝填塞密实。2.4、土方回填由于现场场地的限制,土方的回填压实施工,除电力管槽土方回填采用机械碾压外,电力沟和电力井的土方回填,一律采用人工夯实。机械压实时,分层厚度拟控制在30cm以内,人工夯实时,分层厚度拟控制在15cm以内。四、路面结构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检验报告,否则不得进场使用。2、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保持装载

8、高度均匀以防离析,应注意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厚度及宽度,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摊铺。3、摊铺和整形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4、碾压4.1、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应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便每层每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4.2、碾压过程中,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的快,应及时洒水。4.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表面不受破坏

9、。4.4、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3H。五、沥青砼面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对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2、后场及试验1)对拌和设备及沥青脱桶及供电系统的以电机或高压电路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2)对各种原材料在事先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原材料的进货地点、规格、质量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试验,并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料源、规格的稳定。3)根据路面设计要求进行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对密实度、孔隙率、集料骨架孔隙、沥青含量的规范要求经多组试验并经反复调整,确定沥青砼混合料最佳曲线及最佳用油量。3、沥青混合

10、料拌制1)对拌好的混合料进行抽提试验和网箱试验,测定沥青含量,砼粒集料级配标准,同时进行密度和稳定性分析,以检验其与设计标准是否符合,如发现不符,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调整。2)出厂的混合料逐车必须专人检验,特别是对混合料温度的检测。 4、沥青混合料摊铺4.1温度控制: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30。摊铺温度:不低于120,不高于160。当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宜摊铺沥青混合料,必须摊铺时,要采取以下措施:4.2.摊铺机自动找平时,利用基准绳或行走基准两种行走参考基准,参考基准力求精确无误。4.3沥青混合料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或中途停顿。5、碾压及成型沥青混

11、合料的压实根据压实机械的机型来选择压路机的组合方式,通过试验段来确定每种压路机的最佳碾压方式(碾压速度、摊铺宽度上的搭接方式、碾压次数、压路机在摊铺机后面的工作区域)。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按梯队形顺序进行,设专人摇旗指挥,碾压以慢而均匀的速度进行。6、质量检测1)随时检查各种施工温度;2)抽样进行马氏试验,检测各种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及饱和度等;3)混合料压实成型后,按标准方法随时进行压实度及外观尺寸的检测;4)施工厚度的控制,除在摊铺及压实时抽检,并测量钻孔试件厚度外,同时校验由每天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出的平均厚度。六、道路附属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1、道牙(侧石)施工质量要求1.1、道牙应整齐稳固,线型顺直,圆角和顺,灌缝饱满,色缝光洁坚实。1.2、道牙围边应拍实、紧密无松动,外侧填土必须夯实。1.3、道牙安装应符合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的要求。2、人行道铺装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2.1、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mm(用小线检查)。2.2、横坡允许偏差:0.3%。2.3、相邻两块砖高差: 2mm。2.4、嵌缝饱满、稳固,不得有活动的砖和凹凸不平现象。2.5、图案完整美观,纵缝、横缝直顺。2.6、纵坡、横坡符合设计要求,与现状道路一致。2.7、井盖与人行道相平,高差4mm。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