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82651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豆制品整治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豆制品整治方案 为了规范我镇豆制品和豆芽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让群众吃上放心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进一步保障我镇的食品安全,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全镇豆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共“十七大”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XX省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规定和*县豆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活动方案的要求,实施“两豆”整治活动,通过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失信惩戒

2、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面整顿和规范我镇豆制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努力提高我镇豆制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整治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依法取缔无证照和质量卫生条件不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到年底不能按期取证的豆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一律责令关停,全面改善和提高我镇豆制品加工经营场所的卫生状况,基本做到环境整洁、容器清洁和无环境污染;加快推进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先进生产方式代替小作坊家庭式的落后方式的进程,使豆制品和豆芽产品的加工企业上规范、上档次;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和卫生 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从根本上解决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全镇豆制品和豆芽产品实行定点挂牌销售,亮证经营,努力建

3、立稳定的销售网络,使“放心豆腐”、“放心豆芽”逐步实现市场全覆盖。 三、基本要求 1、豆制品和豆芽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豆制品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率达100%。 2、生产企业必须完善基本卫生条件和设施,落实环境卫生管理 和“三防“等各项措施,做到环境整洁、容器清洁。 3、豆制品和豆芽产品生产加工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原辅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质量标准。 4、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必须满足豆制品和豆芽产品生产要求。 5、出厂的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和卫生要求必须按规定经检验 合格后方可出厂。 6、生产的污水必须经处理符合废水排放标

4、准后方可排放;豆渣等废弃物必须采用专用容器存放,每天生产结束后及时清除。 7、豆制品、豆芽产品的经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必须取得相关证照,并实行挂牌销售,亮证经营。即必须标明生产加工户的名称、地址、卫生许可证号、营业执照号等,必须向供货单位索取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并留存购销发票。 8、豆制品和豆芽产品使用单位必须从证照齐全的供货单位采购。大型餐饮业、学校、医院、企业等群体食堂必须实行豆制品、豆芽产品定点配送和采购。 9、坚决取缔生产、加工销售和经营无食品生产许可证豆制品的行为。 四、整治范围、重点 (一)整治范围。镇内所有从事豆制品和豆芽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包括豆制品、豆芽产品生产企业

5、(作坊)、农贸市场、超市、餐馆饭店、学校、医院、企业等群体食堂以及流动摊点等。 (二)整治重点。一是取缔各种无证照生产、加工和经营行为;二是整治豆制品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生产设施及质量管理;三是整治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隐患。 五、方法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4月) 1、成立*镇豆制品和豆芽产品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召开整治动员会议,明确整治的范围、内容、步骤和要求。 3、各行政村协同做好镇豆制品和豆芽生产和经营户的基本情况的摸底工作,建立台帐,包括加工经营户的名称、地址、生产品种和数量、加工场面积、生产用水来源、供应区域等。 4、鼓励和引导豆制品和豆芽小作坊企业走联合之路

6、,使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5、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及其它宣传广告形式,进行豆制品质量卫生安全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购买需求的整体层次。 6、设立并公布举办电话,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整冶活动。 (二)清理整治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 1、按照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对辖区内所有豆制品加工经营户要求限期一个月的整改,并完善卫生设施和生产设施,通过县级相关部门验收后取得营业执照和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方可组织生产,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生产条件及无证加工户必须坚决予以关停。 2、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确保豆制品销售渠道。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卫生、质量控制体系,分

7、步实施、积极引导。实施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范围,包括以豆类为原料,经点制、熏制、卤制、炸制、淋制和发酵等方法制成的各种食用豆类产品,含豆芽制品。超市和农贸市场、群体伙食单位、证照齐全的餐饮业必须从市场准入的豆制品厂商进货。豆制品经营户必须取得营业执照,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销售的豆制品必须从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生产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采购,并索取当日由食安委办公室监制的豆制品供货凭证,做到货单同行,做好台帐记录。切实解决豆制品生产流通中质量卫生隐患问题。 3、加大整治和打击力度,规范豆制品生产加工。对豆制品加工场所的面积、卫生条件、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产品质量和卫生指标等严格按照许可证要求标准,对

8、要求进入市场销售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作坊)按标准进行规范,经改造验收合格后取得有关证照,其生产的豆制品方可进入市场销售,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对规模极小的豆制品小作坊进行整合,引导经营户走联合经营的路子,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无证无照生产、销售的豆制品坚决予以取缔。对已领取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但达不到规范标准的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作坊),如生产场地有污染源、生产中使用不符 合安全条件的锅炉设施,“三废”排放污染环境、必须限期整改或限期搬迁,整改不达标或限期不搬迁,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证照。鼓励有条件的豆制品和豆芽生产加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引

9、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扩大规模,提高豆制品和豆芽质量,确保豆制品和豆芽卫生安全。 (三)巩固规范阶段(2011年11月至12月) 1、促进行业自律。由镇政府与各业主签订食品生产、销售诚信经营、合法生产的承诺书,帮助各生产企业(作坊)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管理。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由镇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牵头开展规范豆制品和豆芽市场专题调研,探索制订我镇豆制品和豆芽市场管理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实现对豆制品和豆芽市场的有效监管。 3、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重点加强生产企业(作坊)的监管,对抽检不合格或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有毒药品,防腐剂的生产企业(作坊

10、)坚决依法查处,并取消其市场准入资格。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了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办公室主任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工办。各行政村对本村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落实专人负责,掌握了解本村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动态,做到目标明确,组织落实、责任落实、措施 落实,积极组织并支持镇整治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二)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开展专项整治同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对集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食品流动商贩的监管,迫使劣质豆制品和豆芽产品退出市场,各行政村、各单位负责人要

11、加大对本村本部门的监管,使各村不出现无证照加工、销售豆制品现象,各单位食堂、餐饮业不出现从无证照摊点购买豆制品现象。 (三)加强协调配合。在镇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行政村、镇属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基责,加强协调、加强沟通、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 (四)强化宣传。镇专项整治工期领导小组要组织协调各行政村、镇属各单位开展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常识及本次专项整治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整治工作的参与度、支持度和认可度;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做好群众举报投诉的处理工作,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第二篇:豆制品专项整治工作亮点质量技术监

12、督局豆制品专项 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受传统工艺制作的影响,豆腐加工作坊大部分场所较为简陋,设备简单,卫生环境脏乱差,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为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能够长治久安,结合我市食品安全实际状况,针对高危产品XX县区质量技监局联合有关部门对XX县区36家豆腐作坊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自2008年4月1日起全部停止生产,限期改造。期间,对具有一定规模、具备整改条件、积极性高的小作坊进行重点帮扶,指导其重新筹划选址、改善生产环境、健全管理制度,对软硬件进行全面改造;对暂不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要求,但经过整改后能达到条件的加工户,责令其限期整改;对生产条件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且无法改造的的加工坊依法坚

13、决予以取缔。通过近三年多的努力全市36家小作坊,关停30家,取缔2家,4家取得生产许可证,此次豆制品专项整顿填补了自治区豆制品整治空白。 一、摸清现状、制定方案 为全面掌握我市豆制品加工行业的基本状况,XX县区质监局工作人员采取查阅资料、寻访及对XX县区各个销售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初步掌握了XX县区XX县区豆制品加工点的地址、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随后又深入走访调研了我XX县区的36家豆制品加工作坊,并分析总结出我市豆制品加工普遍存在卫生 环境差、人员意识低、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无证无照多及监管真空等现象。 在此基础上,我局立即召开豆制品专项整治专题会议,结合国家局下发的关于整治28大类

14、产品的通知,研究制定了XX县区豆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实施步骤、范围和重点等事项。同时还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此次专项整顿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任务,我局还将该方案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此次专项整治活动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我局联合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召集XX县区所有豆制品生产加工户进行了宣传动员,对他们说明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的意义、范围、实施步骤等内容和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并重点从企业选址、加工场所、生产设备、加工卫生、原辅料采购、证照情况等具体要求方

15、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之后,工作人员又深入各个加工户进行上门宣传和技术指导,营造了浓厚的专项整治氛围。 三、打扶并举、全面整治 为从源头上确保整治目标全面实现,我局按照“培育扶持一批、整顿规范一批、取缔关停一批”的方针,对XX县区36家豆制品生产加工户实施全面整治。要求自2008年4月1日起 全部停止生产,限期改造。期间,对具有一定规模、具备整改条件、积极性高的小作坊进行重点帮扶,指导其重新筹划选址、改善生产环境、健全管理制度,对软硬件进行全面改造;对暂不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要求,但经过整改后能达到条件的加工户,责令其限期整改;对生产条件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且无法改造的的加工坊依法坚决予以取缔。在全面整治中,以我局牵头联合市工商、卫生、物价等部门通过抓生产源头、查早市加班加点进行了多次联合检查,务求打消部分加工户报以侥幸心理生产的念头,督促限期改造完毕,尽快取证。据统计,共出动车辆272次,出动人员354人次。经过近三年多的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