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81760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科版2014年生物中考八上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鳞、甲、外骨骼 )具有支持躯体及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具有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四大家鱼 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其他水生生物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运动器官:鳍:尾(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呼吸:鳃,鳃

2、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能在水中呼吸。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甲壳动物(如虾、蟹)哺乳动物(海马、鲸、海豚、海豹)爬行动物(龟、海龟)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陆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蚯蚓 兔子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用肺呼吸,心脏4腔 (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快,产生的能量多,体温恒定 )消化:牙齿有门齿、臼齿 、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 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 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大脑发达、神经布满全身) 体表:被毛(保温) 哺乳动物 主要特征 体表被

3、毛体温恒定(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胎生哺乳生活环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间出来活动。(体温不恒定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动:身体分为许多体节(可运动灵活),靠近头部有环带,环带上的肌肉(收缩),可带动刚毛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气进入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鸟的飞行器官)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胸肌发达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有发达的气囊,既可

4、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辅助肺的呼吸)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无膀胱,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动物的行为 (有取食、繁殖、迁徒、防御等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特点 社会行为 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信息传递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声音、动作、接触、气味 。在自然界中,生物

5、之间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是普遍存在的。哺乳动物运动系统 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使关节灵活的结构 ) 关节囊(使关节牢固的结构 )关节腔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骨骼骨关节肌肉(骨骼肌)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生物反应器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

6、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例如:飞机鸟的飞翔;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动物与人生活关系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分类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

7、化的途径和过程。1、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3、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

8、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6、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7、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9、最为有效的措施。8、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博物馆”。选择题1、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面有很滑的黏液,鱼表面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预防人类捕捉 B、减少运动的阻力 C、保护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2、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闭幕。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A、双重呼吸B、肺与气囊同时呼吸 C、用肺呼吸 D、用气囊呼吸3、空中飞行的动物 ( )A、都是脊椎动物 B、都是无脊椎动物 C、既有无脊椎动物,也有脊椎动物 D、既不是无脊椎动物,也不是脊椎动物4、请将下列生物特征与相应的生物类群用直线连接: 身体由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节肢动物 无脊椎,具有外骨骼,头和触角分节 环节动物 用鳍游泳,腮呼吸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鸟类 卵生,能飞行,前肢进化成翼 鱼类5、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居于世界首位的是 (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裸子植物6、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