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814104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标要求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长度单位课标解读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

2、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还原长度单位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尝试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课程实施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一、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一)让学生经历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3、,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呈现古人用庹、拃、脚长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测量长度必须有长度单位。2让学生经历“用拃量课桌长”的测量活动,亲眼见证“同样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同样课桌的长,量得的结果确实有可能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分享,感受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4介绍有关长度单位的数学史,使学生感受数学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文化。(二)让学生经历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并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课程实施中,在学生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引入测

4、量工具刻度尺,引导学生结合刻度尺,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1借助实际大小的尺子和实物,通过观察、比画、比较等活动,感知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例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手指、田字格、图钉等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2通过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演示,让学生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3通过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巩固初步建立起来的长度单位表象。丰富的测量活动,让学生经历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感受了用刻度尺量化结果的一致性,体会了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二、通过

5、比一比、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知道“1米=100厘米”1通过观察长度为1厘米和1米的物体,比划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学生初步感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在米尺上,先1厘米1厘米地数,数出10厘米,再10厘米10厘米地数,数出10个10厘米,直观感受10个10厘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三、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来培养。1让学生利用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估测物体的长度,再进行实测,感受估测与实测所得结果的差别,渗透自我修正的意识,为培养数感积累活动经验。2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

6、学生用已知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例如在解决“大约()支铅笔长1米”的问题时,先测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再利用铅笔的长度推算出大约多少支铅笔长1米。3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进行估测。例如在解决“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用一拃长去判断旗杆的高度不可能是13厘米,也可以用自己的身高去判断旗杆的高度是13米。四、把握好“线段”教学的要求线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抽象思维水平比较低,基于这样的实际,对线段的认识,教材分两次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直观、形象地描述线段。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

7、分”。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即可。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中“测量”教学的起始单元,是后续“测量”教学的基石,因此,要高度重视本单元的教学。课程实施中,通过亲身经历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建立长度单位表象;通过实际测量,感受小单位的局限性,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标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计算”。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

8、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标解读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焦朝相(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吴淑艳(修改)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统稿)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度的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形成计算

9、技能,提高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同时,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与“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连贯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一、通过算用结合的方式,感受数学计算的价值,直观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一)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1通过创设“参观博物馆”“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等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就在我们生活中,体会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意义。2通过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并尝试解决,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初步感知算理、掌握算法1充

10、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知识与经验,将“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的计算本质及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中来。例如,教学“51-36”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口算“36-8”当个位上6减8不够减时是怎么办的,再引导学生思考笔算“51-36”中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去突破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难点,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联系,获得100以内减法的整体认识。2充分利用“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知识与经验,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计算方

11、法迁移到“笔算两位数减法”中,并在迁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三)借助直观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1通过组织学生有序地操作小棒(或圆片)等学具,理解算理。例如,通过操作“将单根与单根的小棒对齐、相加,整捆与整捆的小棒对齐、相加”的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通过操作“单根相加满10根,把10根捆成1捆”的过程,理解“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通过操作“单根不够减,从整捆小棒里拿一捆解开成10根,与单根合并后再减”的过程理解“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以1当十”。2通过表象操作,架起从算理的直观到算法的抽象的桥梁,深入理解算理

12、。在课程实施中,可以引导学生先回忆操作学具的过程,再说一说是如何操作的,充分发挥表象操作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通过思考、交流“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明确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等计算法则。(四)通过适度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计算方法,形成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计算技能的形成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实现。为避免计算练习的机械枯燥,可以设计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计算

13、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练习的效率,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二、通过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力1通过观察比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例如,在连加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分步竖式,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再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得出连加竖式的简便写法,为学生学习“连减”“加减混合”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2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励学生口算,将两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三、在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

14、生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连贯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插图和文字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数量的具体含义,指导学生用简明的图示方法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间的大小关系。(二)通过解决“连续两问”问题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连贯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中“连续两问”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的。在课程实施中,第一个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重在引

15、导学生分析问题已知的条件、还缺少的条件及到哪里去找等,引导学生将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起来连贯地进行思考,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缺少的条件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进而清楚地认识到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连贯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口算加减法是笔算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把笔算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课标要求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分类、性质探讨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理解角的概念,能用三角尺比较角的大小;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操作、归纳、类比、证明等机会,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尝试用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角的初步认识课标解读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过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也认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平面图形的知识,认识角。包括:初步认识角,知道角个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认识的三种角,会画角,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