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单元复习提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81026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第单元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第单元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第单元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第单元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第单元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单元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一、隋朝的重建统一1、隋朝统一的条件:;。2、隋朝统一 :581年,#戚 建立隋朝,589年,隋灭掉 ,统一全国。3、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自以后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1)目的:4、隋朝大运河(2)大运河以 为中心,南起(今属),北至(在 今北京西南),全长 2000多千米。(3)大运河开通的作用(意义、评价):(积 极)沟通了,促进了,巩固了隋朝的。(消极)但当时征发 ,造成的。(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5)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 、 二、隋的覆没与唐的建立: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暴政,他,。表现在:营建

2、开凿,三游,三次。后果:大规模的劳役、兵役,扰的天下 骚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 。2、隋的灭亡:618年,江都(今苏州)兵变,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3、唐朝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以 为都城。三、“隋唐政治新格局”:隋唐时期,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新的创置,突出的是设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记住:两个制度都是隋朝首创,唐朝完善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 治。)(一)、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分为、和三省,其中决策、审议、执行。2、六部:下设,分掌具体事务。难以产生。3、积极作用: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相 互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二)、科举制: 1、内容:一

3、种通过 选拔 的制度。2、创置、发展:一代开创,一代完善,(1905年)被废除。3、主要作用:、为大批数组人才参政广开门路;、 用人之权收归中央, 扩大了 的基础;、官员任用的 与,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 唐太宗李世民:1、 626 年,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年号为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2、 政绩 :在位 20 余年,政治 ,经济 ,物价 ,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 ”。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政 、对外 、国力 的时期。3、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 1 )吸取隋亡的教训;( 2 )贞观年间,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

4、。( 3 )知人善任;(4)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也是唐太宗为政的特点和“贞观之治”形成的两大基石。)4、 知人善任:(1)为政思想:“为政之要,唯在得人”;(2)强调君臣关系:“元首”与“ ”;(3)重用的人才: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长孙无忌。5、 虚心纳谏:(1)言论:“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了( 2 )著名谏臣:魏征(被太宗誉为“一面镜子”)。6、 重要言论: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太宗“重视民众,以民为本”的思想。第三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一、女皇帝武则天1、统治时期: 690 年,自立为帝,改

5、国号为“ ”。2、地位 :她是 。3 、 统治措施 : 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反对她的 和, 继承唐初以来的 ,大力推行 ,任用贤能之士。4 、 武则天当政的 20 余年,被后人统称为“ ”,它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开元盛世1、时间:统治时期2、唐玄宗使用的年号:先天:(712)、开元:( 713-741 )、天宝( 742-755 );3、统治措施:、。4、 “开元盛世”的表现:“ 、”,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 时期。5、唐朝的衰落:开元、之际,唐玄宗怠于政事,朝政败坏,边将叛乱,唐朝由盛转衰。第四课 唐代的边疆各族一、民族关系:1、唐朝时,交往密切的有等少数

6、民族 、 、 、 、 、 、 。2、唐朝时, 民族关系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 和繁荣的 , 使边地民族 ; 大唐王朝则。 、 , 有容纳百川的 和作用 :造就了唐代的 和 ,也巩固了。3、唐太宗关于民族关系的论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太宗“民族平等”的思想,太宗被少数民族誉为“天可汗”。二、民族政策:1、唐朝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采用了“ , ” 的 民族政策 。2 、 行政制度 :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立与内地不同 ,长官都由 来担任,可以,政府一般不过问其 。这种制度被称为“ ”。3、意义:“”体现了 的精神和唐代 的特色。三、文成公主入藏:1、

7、是藏族的祖先;2、吐蕃的统一:7世纪,吐蕃首领 做了 (可汗-蒙古族,单于-匈奴),统 一青藏高原,建都 。3、文成公主入藏:640年,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高宗是册封其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4、文成公主的贡献:带去了谷物和蔬菜的种子,还有工艺品、药物、茶叶、以及诗文、农艺、医学、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5、意义:加强了 、两族的联系,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6、两件重要的美术作品:第五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唐都长安:1、唐朝的长安城是在隋代的基础上修建的;2、分、 、三部分。皇城是 所在 地,外郭城是 、 区。商业场所有 和。3、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不仅是

8、当时全国 和 中心,还是一个 大都会。、玄奘西行:,用门t电工1、原因:深感国内经义 ,难得定论,决心往西方;2、初年,从 出发,到 取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 645年,携带 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后居 (大雁塔)专心译经、讲学。3、将其所见所闻撰 写成 一书。(对研究印度 和中亚古代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三、鉴真东渡:1、鉴真是唐朝名僧,前后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第次东渡终于成功。2、754年到达,受到朝野的盛大欢迎,并在平城京(今 奈良市)建坛受戒,被尊为日本的 ;3、鉴真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 、等r介绍到日本,被日本人誉为。4、为中日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四、遣唐使:1、唐朝时,日本队赴唐使者的称呼;2、目的:到中国来学习交流;3、影响:为中日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