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第四册梳理整合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80903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材第四册梳理整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教材第四册梳理整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教材第四册梳理整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教材第四册梳理整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教材第四册梳理整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材第四册梳理整合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教材第四册课文梳理篇名体裁作者理解重点写作特色备注故都的秋散文郁达夫本文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通过江南之秋与故都之秋的对比深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思念与热爱。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情景交融,写景之间个性色彩,浓烈感情流露坦率。语言质朴无华,洗练隽永。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浑然天成。描写细腻传神,多角度。情感强烈执著,深沉幽远。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晨昏诺日朗散文赵丽宏本文是作者驱车前去观赏诺日朗瀑布时,按时间顺序,从昏到晨再到上午,描写了诺日朗瀑布不同时

2、间的不同形态,以及作者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心理感受。在欣赏诺日朗雄奇壮阔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更得到了人生的启迪:厚积薄发,没有量的积累怎会有质的飞跃,没有“静”的等候,怎会有“动”的呈现。多角度多侧面描绘:作者分别从形声色等方面来描写诺日朗瀑布。欲扬先抑 (以“昏”衬出“晨”)。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诺日朗的特点,给人一个立体的诺日朗印象。而精准的动词、多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让读者如见其境,如闻其音。运笔精致,详略有致,构思精细。赵丽宏当代作家守财奴小说巴尔扎克本文反映了十九世纪的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刻画了葛朗台视金如命,贪婪成癖,至死不变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吝啬、贪婪、虚伪、专横),

3、深刻揭露金钱社会的罪恶。作者通过对葛朗台的家庭生活的片段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他对金钱的贪婪、执着。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及环境所做的细微、具体的描绘,生动具体的表现事物的特征。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波留希金。巴尔扎克: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九十六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关汉卿元杂剧田汉以

4、关汉卿、朱帘秀创作与演出窦娥冤而遭迫害的具体事件为线索,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关汉卿置生死于度外,视名利为粪土,为人间伸张正义而义无反顾,他与朱帘秀志同道合,相知相爱,感人至深。通过对话形式,展现戏剧冲突,推进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王著)烘托,(叶和甫)对比田汉:义勇军进行曲作者平面人物:过分夸大某一方面性格。立体人物:多侧面,多角度,于冲突,矛盾中展现人物个性。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别了,哥

5、哥纪实性诗作殷夫是一篇与自己阶级彻底决裂的宣言书,它是决绝的反叛之歌,更是对于真理的激情的礼赞。作者把“手足之情”与“阶级仇恨”两种对立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1、直抒胸臆:第一人称口吻,语言直白2、以情动人:对大哥的感激和钦佩、对革命道路的坚定和信心、战斗豪情。拿来主义杂文鲁迅旨在论述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破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破 孱头:逃避主义 昏蛋:虚无主义 废物:投降主义 立 立: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形象化说理个性化表达写作思路:(驳论)先破后立,即先批判“送去主义”,再树立“拿来主义”的观点论证方法:比喻论证语言

6、特点:反语,贬义褒用,褒义贬用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特征: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胡同文化散文汪曾祺先介绍北京胡同在建筑方面的特点,再谈胡同文化“封闭”的特征,体现了胡同文化封闭、满足、旁观、忍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没落深怀叹惋伤感之情,同时也对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有所批判有所反思,对告别胡同文化表现出毅然和理智的豁达。1、语言时而平淡朴素,时而凝练雅致,雅俗杂糅,生动有趣。2、带有浓厚的抒情笔调。3、整散结合。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文贾祖璋这篇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

7、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1. 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2.准确、简洁的说明性语言。廉颇蔺相如列传纪传体司马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等情节,表现了蔺相如坚持正义、不畏强暴、“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精神和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的品质。全文波澜迭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传记文学的杰作。1、 构思巧妙,引人入胜。(以秦赵和廉蔺矛盾冲突贯穿,前者为主,后者为次)2、 叙事有波澜,曲折抑扬。3、 选材精当,一详一略。4、 细节生动,前后照应。谏太宗十思疏谏疏魏征从“正心修身”的角度提出“十思”,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德成行,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2、全文正面立论

8、,又间以反面论证;说理透彻有力,陈述恳切周详。3、比喻论证,生动有力(言简意赅,具有很强说服力)过秦论政论贾谊 本文通过叙述秦从秦孝公至秦亡由盛而衰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事实,指出秦政的过失在于夺取天下后不施仁义,遭到天下人的反对,终至国破身亡。以此提醒统治者(汉文帝)要以秦为鉴,广施仁政。1、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出中心论点,用叙事来说理2、全文运用对比的手法3、大量运用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表现主旨4、语言特点:骈散结合、句式整齐、气势恢弘,且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自然活泼、生动有力。论有二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

9、其谬误。师说说议论文体韩愈 本文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表现作者“奋不顾流俗”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1、本文论证严密,说理透彻2、对比手法逐层深入论证3、整句和散句穿插变化【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石钟山记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性散文苏轼 本文记叙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明自己的写作意图。1、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性散文,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2、紧紧抓住景物的特色,作气氛的点染,写出自己的感受(如写暮夜沉舟探绝壁一段,绘形绘声,情景事例,描写十分细腻、真切)。3、融记叙、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环环相扣,达到情与理、景与事的浑然一体。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高三(4)班整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