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优秀课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80838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施工方案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施工方案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施工方案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施工方案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优秀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萍乡古城水库(湿地公园)景观工程 湿 地 景 区编制单位:萍乡古城水库(湿地公园)景观工程项目部编制日期: 2016 年 8 月 25 日目 录一、工 程 概 况3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4三、施工组织机构管理5四、透水混凝土施工流程6五、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11六、施工进度计划12七、人、材、机配置表12八、质量管理控制措施13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4一、工 程 概 况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规模 本项目为景观区生态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施工总面积约12000m2,厚度为8cm+4cm、10cm+5cm、.根据设计颜色将采用中灰色工程地点:萍乡市高铁站旁边计划工期:约30天1.1.

2、2 施工区位置及交通运输施工区现已有初步运输道路,利用现场现有道路即可组织施工。1.1.3气象资料萍乡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萍乡市区年平均气温17.2,各县16.817.3,年积温为5457,市区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各县年均降水量1358.61552.5毫米。萍乡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3月下旬至5月中旬,冷暖空气相互交绥,形成连绵阴雨低温寡照天气。从5月下旬起,气温显著提高,夏季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有85天,气温

3、高于35的炎热日,年平均约30天,盛夏酷热少雨。9月下旬后,白天较暖,入夜转凉,降水量减少,低云量日多。从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节届冬令,萍乡气候平均气温低于0的严寒期很短暂,全年以1月最冷,月平均为4.45.1。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2.1 布置原则以方便施工为原则,不打扰现场相邻单位的其他施工。2.2 施工现场布置及临建2.2.1 临建:200平米,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住地,不足时考虑租用附近住房。2.2.2 仓库:150平米,用于材料放置及保管。2.2.3 办公:100平米,设置临时办公区。2.3 交通运输及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利用现场已有道路,不另行修筑主干道及硬化,根据工程进展修筑

4、少量临时便道。2.4 力能布置2.4.1施工用电在业主提供的变压器或变电箱接入。2.4.2施工及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分为生产办公区、现场施工区及生活区三个用水区域。生产办公区接业主厂区主供水管。施工用水就近从主水管开口接入,生活用水接附近市政生活用水。2.5 现场排水、排污及垃圾处理2.5.1现场排水、排污排水、排污均采用临时简易水沟,并设集水井收集后排至指定点。2.5.2 施工、生活垃圾处理施工时建筑垃圾,生活圾圾收集后卸于业主指定位置。三 、施工组织机构管理为了向业主奉献高水平、高质量的绿色生态透水混凝土,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在公司内部选拔了优秀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投入到本工程项目,成立工程项目

5、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3.1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项目机构、岗位设置情况,项目部领导班子由以下人员组成,配置为: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主管经营和生产)。其它管理人员3名(含多专业施工队长)。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各专业施工队的主要负责人均是懂技术、懂管理、责任感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参加过多个类似项目建设,承担过重要管理职责,完全有能力胜任本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组织机构图如下:图1 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项目生产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材料设备组施工技术组质量管理组安全文明组混凝土组养护组3.2本工程劳动力计划安排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本项目,我们从加

6、强项目管理、优化施工组织、合理编制施工计划进度、提高施工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保证施工技术措施入手,简化现场管理体制,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本工程高峰期投入人数25人,管理及技术人员5名。四、主要施工技术及措施4.1施工作业流程施工前仔细核查施工图纸,勘察现场作业条件,做到合理利用资源。施工作业流程见图2。施工准备透水混凝土施工 养护胀缝、伸缩缝及界面处理 图2 施工作业流程图4.2透水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4.2.1材料验收及入库。材料应附合图纸要求,按类入库码放。主材如下:1、石子:采用粒

7、径为2-6mm和10-13mm2、水泥:采用P032.5、P042.5型号水泥3、透水混凝土添加剂石子、水泥等地产材料在选定料场并签订供需合同后,由供货方运到施工现场;其余外购材料在本地市区采购。 4.2.2施工所有人员的准备。按照施工不同分工本次需要准备50名工人,随时准备开工候命,结合图纸要求及工程量,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各阶段投入的劳动力见下图。25人 劳动力: 5人 15人 20人 日期: 准备期 高峰期 尾期 图3 各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4.2.3施工所有设备的准备工作。设备有搅拌机、滚筒机、平板振动器等,其余设备详见图10(第7章人、材、机配置表)。4.3透水混凝土施工4.3.1原基

8、础层采用水泥层排水要求(1)基础为水泥层采用自然排水会有反咸情况出现,设制管网排水情况会好些,但不能完全避免。4.3.2透水混凝土材料组成透水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碎石、水组成。(1)透水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是以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为基料,配以多种助剂增加强度与粘结力组成的粉状料(2)碎石:透水混凝土所用碎石具有以下技术要求,本公司采用二级品标准的高石,其物理性能指标见(图4)。按其颗粒大小范围分1#、2#、3#三号。具体的颗粒范围见(图5);碎石是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质量必须要控制好。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1压碎指标(%)152针片状颗粒含量(%)153含泥量(%)14表观密度(kg/m3)2

9、5005紧装堆积密度(kg/m3)13506空隙率(%)47图4 碎石的物理性能指标表 碎石的分号1#2#3#粒度范围(mm)2.44.754.759.59.613.2 图5 碎石按颗粒分号(2级)(3)水:普通自来水即可用。末经过滤的混浊的地下水或使用过的不洁水,不能利用。4.3.3透水混凝土配合比:透水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可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方法进行。施工现场负责人必须严格控制配合比,方可施工出高质量、高标准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在原材料固定的条件下,严格控制以上三种原材料的配比,是施工中的关键。(骨灰比影响强度,水灰比影响透水率),其中配合比如下,1m透水混凝土中应

10、有:强化料:水泥:水:骨料 = 30:360:100:1500(Kg)。4.3.4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的要求及施工(1)本工程透水混凝土道路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要求不小于C20,道路厚度不低于150mm,透水混凝土采用双色组合层,基层为素色透水混凝土层且厚为100mm,面层为彩色透水混凝土层且厚为50mm。 (2)透水混凝土施工 1)搅拌搅拌器:根据本工程工程量的大小,配置两台500型机械搅拌器,机械搅拌器的一定范围内的地面处,应设置防止水和物料散落的接料设备(如方型板式斗类),保护施工环境的卫生,减少施工后的清理工作。透水混凝土搅拌时按物料的规定配合比及投料顺序将物料投入搅拌机,视搅拌均匀

11、程度,可适当延长机械搅拌的时间,但不可过长时间的搅拌,时间一般为2min,不超过3min。胶结料碎石混合搅拌混合料水摊铺图6 透水混凝土搅拌工艺流程图 2)运输 透水混凝土属干性混凝土料,从搅拌机出料后,用自卸三轮车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摊铺、压实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下图,在运输过程中司机应随时注意安全。施工气温T允许最长时间 (h)5T101.510T201.020T30,T300.5 图7 透水混凝土从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 3)透水混凝土基础层工作面合格交接后,按施工标准每5m处预留伸缩缝和胀缝。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工作面上,先人工摊平以达到符合基础标高要求,后用小滚筒滚压或低

12、频平板振动器振平,保持麻面,摊铺厚度应考虑松铺系数,其松铺系数为1.2-1.25。每摊铺50米对基础层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如下:序号量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1高程102平整度53宽度0204相邻板高差35纵、横缝直顺度10 4)基础层和面层之间的处理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结合状况,对透水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有影响,在面层施工前应保持基础粗糙、清洁、无积水,并保持一定的湿润状态,所以基层初凝前应完成面层混凝土的浇筑以达到有效结合。若因时间过长导致基础已凝固。须采用一定的胶黏剂或水泥浆以达到基础和面层的结合。 5)透水混凝土面层将混合物均匀摊铺在基础面层上,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应均匀,用人工基本找平和控制一定的泛水度(坡度),然后采用专用机械滚压工具滚压。压实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及找平。透水混凝土压实后,使用抹平机对面层进行收面,路沿石两侧配合人工拍实,找平。每摊铺50米对面层层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如下:序号量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1高程102平整度53宽度0204相邻板高差35纵、横缝直顺度10 6)伸缩缝、胀缝施工A、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5.0m确定,横向接缝的间距为46m;面层伸缩缝须与结构缝位置一致,缝内填嵌柔性材料,采用弹性材料填缝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