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颐和园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80594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颐和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颐和园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颐和园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玩赏”等。(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 能力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2)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 情感目标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

2、趣;理清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活动课件说明(一)导入新课1. 播放颐和园的资料片,配以语音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对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2. 教师引言:这就是位于北京西部我国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同学们想不想仔细地去参观、游玩一番?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颐和园。(二)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读音,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2)通过概括,引导归纳为: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 自读课文

3、,学会字词。(1)同学们对颐和园的景物都很有兴趣吧?那么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要求注意读准点击“主目录”,出示文题及主目录颐和园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三、知识拓展四、课堂总结点击“导入新课”,资料片配乐1分钟播放资料片点击“整体感知”,出示听读课文自读课文生字辨析词语积累插放画面及配有全文朗读,然后出示。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自读要求:1. 注意读准字音教学活动课件说明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吧!点击“生字辨析”键,出示13个生字。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点击“生字辨析”出示生字部分殿读音:din结构:左右结构字义:高大的房屋组词:宫殿殿堂造句:排云殿金碧辉

4、煌。廊读音:lng结构:半包围结构字义:走廊,有顶的过道组词:长廊、走廊造句:在长廊尽头坐着一位老画家。漆读音:q结构:左右结构字义:各种粘液状涂料的统称组词:绿漆、漆黑、油漆造句:金鱼牌油漆质量很好。栏读音:ln结构:左右结构字义:挡住的东西家畜的圈表格中区分项目的大格教学活动课件说明组词:栏杆专栏造句:这处栏杆是起保护作用的。昆读音:kn结构:上下结构字义:昆虫哥哥组词:昆明昆虫造句:昆明湖景色优美。爽读音:shung结构:独体字字义:明朗,清亮轻松利落痛快,率真组词:凉爽,爽快造句: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要求。阁读音:g结构:半包围结构字义:类似楼房的建筑物指内阁组词:楼阁,佛香阁造句:颐和

5、园里亭台楼阁很美丽。辉读音:hu结构:左右结构字义:闪耀的光彩照耀组词:辉煌,光辉造句: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界狗教学活动课件说明煌读音:hung结构:左右结构字义:光明组词:辉煌金碧辉煌造句:夜晚,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葱读音:cng结构:上下结构字义:多年生植物青色组词:葱绿,葱茏造句:前面是一片葱茏的竹林。朱读音:zh字义:大红色朱砂,矿物名始组词:朱红,朱砂造句:我家的大门是朱红色的。痕读音:hn结构:半包围结构字义:事物留下的印迹组词:伤痕,痕迹造句:这件衣服上留下 了墨水的痕迹。堤读音:d结构:左右结构字义: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教学活动课件说明我们再来看文中有哪些好

6、词。(三)知识扩展同学们一定会与老师有同样的感受,这么大这么美的大花园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老师:颐和园构思巧妙,建筑之精,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组词:堤岸,大堤造句:长江发洪水时,解放军战士保卫了长江大堤。多音字:杆gn(栏杆)gn(枪杆)点击词语积累1. 解词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痕迹:事物留下的印迹。2. 近、反义词近义词:清爽清新耸立挺立姿态姿势反义词:隐隐约约清清楚楚点击知识扩展,出示任一颐和园优美画面。出示: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园1750年(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

7、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教学活动课件说明(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颐和园和优美的景色及组成,特别是它的建造过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细致游览。回到课题画面。第二课时教学活动课件说明一、复习导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请同学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习:请同学们读出下列词语,特别要读清加点的字的读音。教师过度:颐和园优美的风光,不仅让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也让世界人民为之惊叹。今天世界各国的游客来到颐和园,让我们也一同去游览。二、讲读课文1.

8、 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每一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顺序游览的。2.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我们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长廊有什么特点?你都是从哪些词句中了解的?长廊的长:老师:从一眼望不到头,可以想象到长廊的长,更以精确的数字700米长让我们有明确的长认识,这也叫具体数字说明法。1. 出示颐和园第二课时复习导入讲读课文实践活动全文总结2. 点击复习导入出示词: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朱红、痕迹、堤岸、雕刻、玩赏3. 点击讲读课文,再出示游览顺序。每一处两个镜头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4. 点击长廊回车 长 奇 5. 点击长,出示:出示:绿漆

9、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教学活动课件说明长廊的奇:老师:从“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中感受到创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和超凡的技艺。老师问:看到这么多各具情态的画面,你会有什么感受?而且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真是太美了!3. 万寿山脚下老师: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请看录相,配读,仔细观察。在这里,又看到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3. 万寿山老师:请一名同学读读课文,说说万寿山这部分。登上万寿山,都能看到什么?文章用“黄、绿、朱红”等颜色形容山上景物美,使人感到古色古香。对昆明

10、湖描写的两个比喻句以及“不留一点痕迹”,表现了昆明湖的静,从近到远勾勒出了大半个颐和园的美景。感情朗读这一段。点击奇,出示: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6. 出示长廊画面(2秒) 7. 点击万寿山脚下放录相,主要佛香阁与排云殿(空格近照)8. “耸立”:高高直立。本课耸立让人感受到佛香阁的高。9. “一排排”实指数量的多,这里让人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10. 点击万寿山美段欣赏配文,配音读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象一面镜子,绿得象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

11、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11. 出示昆明湖湖面图(3秒)。前面美段画线,静(字)。教学活动课件说明4. 昆明湖老师: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1)自读昆明湖一段,画一画这一段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处?(2)老师:这几处景物表现出了昆明湖特点,特别是对十七孔桥桥栏上狮子的描写,“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与前文对长廊上的画一样,都让我们为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为中国人民的智慧而折服。(3)这么多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往返,看看课文结尾处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老师:是呀,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典范。在这里还

12、有许许多多能展示我们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景观,需要我们亲身到那里发现、感受。三、实践活动我们熟悉了颐和园,了解了它各处景观的特点。那么现在我们就组成一个旅游团,谁愿意做导游给我们介绍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介绍哪一处都可以。导游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游客游览,也可提出问题共同研讨,最后评出“最受欢迎导游”。(配以资料片)四、全文总结这篇课文按照游览顺序,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美,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先总结,再按浏览顺序分别叙述,最后总结,层次清晰,过度自然,语言优美。12. 滚动总结一处两画面长长的堤岸式样不同的石桥湖心岛十七孔桥最后定在桥头狮子13. 点击实践活动画面: 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