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80485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综合试题试题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地理试卷说明: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页的答案卡上。每小题1分,共6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2关于区域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B受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C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人文环境D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大。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山东省青岛市A BC D4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热量带干湿区我国三大自然区文化区A B C D。5区域的特征有()整体性 差异性独立性层次性ABCD6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上海市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工业基地 亚寒带针叶林 鼎湖山旅游区A B C D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

3、气候类型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A B C D。8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第1页,共7页)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题。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

4、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1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213题。12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 B C D13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群

5、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415题。14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15左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 枯枝落叶 B土壤 C生物 D供给养分16全球定位系统使用的实际意义是( )A使人们在野外不易迷失方向 B.使指南针精确度增加C只需一颗卫星便能覆盖全球 D.对静止的物体进行定位。17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简要程序是(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18年降水量200mm线是( )A湿润和半

6、湿润地区分界线 B.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D.湿润和干旱地区分界线。19在草原区,利用现代技术掘井扩大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掘井愈多,愈有利于草地生态保护B水井周围的草地,获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长势最茂盛C机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也就不断增长D牲畜增长愈快,水井无限制增加,草地最终将毁灭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第2页,共7页)20下列属于适宜推广的优良固沙植物是( )A松树和水杉 B.樟树和杨树 C.梭梭林和沙拐枣 D.芦苇和桦树21国家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是因为那里( )A经过多年开发已无荒可垦 B.那里气候长冬夏短,生长期短,不利作物生长C地下水位高,排水

7、不畅,不宜开发 D.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22下列土壤中,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 )A.红壤B.棕壤C.水稻土D.灰化土23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因素24下列不是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区的是( )A.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 B.中美洲加勒比海 C.非洲刚果河流域 D.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25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人工多层经济林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什么因素?( )A.降水 B.地形 C.热量 D.光照26日本的森林

8、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 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量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不会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D.国内的木材不能满足本国需求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7-28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27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

9、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28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29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C.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30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主要原因是A.气候的异常变化 B.绿洲因水资源枯竭而后退C.战争频繁发生 D.

10、地形的隆起。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第3页,共7页)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2个正确答案,选两项且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右下图回答3133题。3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A红外线 BX光C可见光 D紫外线3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3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

11、布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34.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数据A.经度、距离 B.距离、海拔 C.经度、纬度 D.纬度、海拔35.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的消极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 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土地肥力提高 B .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了影响C 使下游地区的泥沙堆积加剧 D 使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36.关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大量引水灌溉造成的不良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灌溉区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土地盐渍化 B 由于径流减少,导致蓝绿藻大量繁殖C 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湿地减少 D 河流下游径流增加37.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叙述,错误是A 区域是地

12、理差异的客观反映 B 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 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D区域特征与其区位没有关系38. 有关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贺兰山以东草质较好 B.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D.内蒙古东部土地生产力较高,可以大面积开垦39.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湿润地区广,北方干旱地区广 B. 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C.南方以粮食作物为主,北方以经济作物为主 D.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长于北方40.设立草方格沙障的功能主要是( )A.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B.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C. 增大地表反射率 D. 增加降水。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第4页,共7页)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学号:_姓名:_班别:_计分:_一、选择题答案卡:(130)301=30;(3140)103=30;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