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80399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安全方案及对策(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靖县城北新村小学整体建设项目混凝土安全施工方案古典建设集团永靖县城北新村小学整体建设项目项目经理部一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081平方米,基底建筑面积1257平方米。本工程建筑层数: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5.3米,室外高差0.6米,设计一层至四层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共设置12间教室、1间图书阅览室、1间计算机室、7间辅助活动教室及1间多功能厅,1间大会议室,13间教研室,5间行政办公室,每层均设卫生间及洗手间。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本工程按隔震建筑设计,一层下设1.8米高地下隔震层;本工程为多层建筑,地上

2、部分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I级,防水层为2层3厚SBS;本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类别为I级,民用项目设计等级三级;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其他工程等。(二)、施工要求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2、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3、混凝土工程施工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操作人员需取得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三)、技术保证条件1、安全网络二 编制依据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GB50496-200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

3、规GB50010-2010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50119-2013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8、建筑用砂GB/T14684-20019、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201113、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6、建

4、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17、本工程设计图纸18、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 施工部署一、 商品混凝土1、供应商的确定在施工前期,由我司考察和选定信誉较好,具备较强供应能力的砼供应商,在签定商品砼供应协议时,应申明使用部位砼的性能与数量。原则上框定砼强度等级、抗渗标号、坍落度、浇筑时间和工程部位等数据,工程质量在材料质量保证和足量按时供应上首先得以落实。2、大体积商品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1) 原材料选择确定:1) 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2) 采用非碱性活性骨料。3) 粗骨料采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孔隙率和含砂率小的碎石,粒径5-31.5mm,含泥量不

5、大于1%;4) 细骨料选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宜大于2.3;5) 除上述以外,混凝土原材料还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GB50496-2009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6) 掺合料。基础筏板属大体积混凝土,需添加粉煤灰的掺量约为15%-20%。粉煤灰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质量检验要求。7) 添加剂。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抗裂防水剂的添加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50119的规定。8) 外加剂的掺

6、入品种和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准确掺量应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提前由试验室试配确定。9)拌合用水选用自来水。(2) 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JGJ55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496-2009):1) 采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2)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塌落度不宜大于160mm。3) 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不大于380KG/M3,掺入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小于280KG/M3.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3,4)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

7、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5) 水胶比不得大于0.5。6) 砂率宜为38%-42%。7) 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8)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3、商品砼供货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及时运送到工地,我司将会同砼供应商对运输线路进行考察。确定搅拌站到工地的线路,同时对运输线路上的车流量高峰时间进行了分析,准备应急方案,来确保砼及时送到现场。为预防砼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停、断砼的情况,由商混站和施工单位及时沟通,保证现场停

8、靠等待浇筑的砼搅拌车不少于5台,并充分考虑早晚高峰期的禁行时间段。砼搅拌运输车装料前需将拌筒中积水排净。运输途中,拌筒以13r/min运行,以防止砼离析。砼罐车到工地现场卸料前,应使拌筒以812r/min速度转运12min,然后再反向转动卸料。本工程因工期紧,各高层同时浇筑砼的可能性很大,砼供应商要随供货派出现场调度、技术人员各一名驻场,随时反馈工地砼的质量并及时调整,必须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优先供应,确保施工的连续性。4、保证混凝土质量措施(1) 要求严格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浇注前,到商品混凝土供应站进行原材料质量和数量的检查。(2) 加强现场对每车商品混凝土塌落度和和

9、易性检查,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允许卸料二、砼浇筑方式1、各层教学楼浇筑顺序及工程量各层为独立单体,原则上各层独立基础混凝土可平行施工。现场各层实际筏板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根据甲委桩基和土方开挖工程实际施工进度确定。2、浇筑方式(1) 独立基础:1) 因结构厚度大,砼工程量较大,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施工冷缝,浇筑砼采取斜面分层方式。配备2台以上砼泵平行浇注,施工中同时从短边一侧开始向另一侧连续推进浇筑。如下图:2) 每个出料泵管必须划分浇筑区域,浇筑过程中要沿直线前进,同时保证各浇筑带要齐头并进,互相搭接,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的斜面,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确保各浇筑带之间上下混凝土的结合。分层浇

10、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2) 底板砼施工不设施工缝,必须确保一次性连续浇筑混凝土,从技术方案上防止裂缝。三、砼浇筑各项工作的人员安排1、管理人员安排项目经理部对底板大体积砼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部署,配备两套人员,管理、监督控制砼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底板砼的施工质量。底板砼施工管理人员安排表6-1序号管理职责值班时间(白班)值班时间(夜班)1施工总协调淑红2现场指挥芝强伟瞿成学3施工员、质检员青维斌4材料员蒲奋5安全员袁月霞蔚6标高、轴线测量2人2人7现场临电1人1人8机械修理1人1人2、管理人员职责施工总协调:负责砼的预定、生产、运输、浇筑全过程施工作业、质量控制及协调沟通。施

11、工员、质检员:混凝土施工相关操作工具配备数量检查;负责混凝土现场运输车辆组织和交通;混凝土进场数量和进场时间控制;质量检查验收,每车必检;泵车或地泵的站位和泵管的架设;混凝土施工质量、浇筑顺序、施工操作人员现场组织和各工种配合作业安排。实验员:混凝土预拌报告和相关质量资料的收集;对进场混凝土进行检验,包括坍落度、外观质量及混凝土试块制作。安全员:负责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安全检查,包括电动工具、临时电缆架设、运输危险路段夜间照明等;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用具的佩戴监督管理。测量员:梁板柱墙等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及抄平;梁柱墙等构件插筋的轴线位移控制;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及轴线位置的监督控制;配合和

12、指导木工进行模板外形尺寸及轴线位置的调整校正。电工:对施工现场临时照明电缆、配电箱部署;电动工具单箱配备数量监督;临时电拉设应符合临时用电安全要求;整个施工用电线路及配电箱的维护,保证施工过程电路畅通安全,用电设备及塔吊正常工作;与安全员配合,进行安全用电的监督和检查。机械修理:部署施工电动工具和手工工具数量,包括使用数量和备用数量,保证全部工具混凝土施工前运行良好,主要是振捣棒、平板振捣器、潜水泵及铁锹;垂直运输设备正常运行。3、施工人员的安排施工人员轮流制作业。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每班每台泵车施工人员组成见下表:序

13、号工作容人员数量备注1装卸、平料2人2砼振捣4人4平仓抹平压实5人统一调配5现场电工1人统一调配6机械修理工1人统一调配7钢筋工2人8木工2人9力工4人10合计每班人数16-21人施工时要求各个工种顾全大局,服从调度,保证项目经理部灵活有效地调度全体施工力量,确保砼浇筑保质保量连续施工。四 温度及裂缝控制措施一、砼测温1、测温仪器电子测温仪、温度传感器、标准温度计2、测温点布置(1) 布置原则(附图)1) 筏板测试区选为浇筑平面轴线对称的一半区域。2) 为避开墙柱位置,在平行轴线外侧5001000mm布置测试孔,每条测试轴线上布置测孔数量大于4点。测试孔间距为3米5米。3) 每个测温孔沿筏板厚

14、度方向设置3个测点。外表以50mm、正中、地面上50mm处必须设置。4) 大体积混凝土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力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派专职技术人员于初凝后72小时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7天14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力求在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测量)测至温度稳定为止;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测温结果以书面形式每日及时反馈到项目部技术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差。3、温控指标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外温差在25以。4、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2) 测试围:-30150;(3) 绝缘电阻大于500M 5、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2) 测试围:-10001000;(3) 绝缘电阻大于500M;6、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1) 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2) 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3) 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4) 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7、在混凝土浇捣后,立即覆盖,进行保温,做法是铺一层塑料薄膜及一层棉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