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课改之水,浇习作之花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80209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课改之水,浇习作之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引课改之水,浇习作之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引课改之水,浇习作之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课改之水,浇习作之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课改之水,浇习作之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课改之水,浇习作之花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可我们教师短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只顾得按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让他们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耗费殆尽了,习作的需要更从何谈起??语文课程规范下列简称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构建习作教学新思维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作。一、将生活引入习作教学,使学生有话可写。新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

2、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叙述真情实感。可我们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平时小学生在讲一个故事,一件事情时滔滔不绝,生趣盎然。可一上起习作课,个个却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他们并非不足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我们的习作教学太失败,总把生活与课堂割裂开来。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提起笔来,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的不是蓝天、绿树,不是同学间的嬉戏笑语、师长们的由衷关心,而是干巴巴的记叙文六要素,是某某范文的句子。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又能写出什么感人的真文章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去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

3、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因此,笔者以为,我们要将生活引入习作教学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就是巧妇手中米,是习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引生活进入教学中,首先就要强化学生对生活的印象。生活是丰盛多彩的,但学生对生活之中的小事和周围发生的事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认为是小事。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小学会捕捉生活中小浪花,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挖掘题材。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只有积累了在丰盛的生活素材,才能厚积而博发。如活泼的课余生活,发明性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都是学生写作的丰盛题材。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想法设法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探究,

4、去感受,去激活生活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发生过的许多事虽小,但有意思,就是很好的题材。只要加以提炼,就可以写出很不错的习作来。鲁迅先生说得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二、翻开写作思路,开展学生发明性思维。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学生通过察看、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办法搜集到生活中的材料,有话可写了。可如何将这些题材组织、构造起来,使之有条有理,畅通无阻呢?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所说的“路即是写作思路。只有思路被翻开了,学生的文笔才能如朱熹所说的“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绵绵不绝。那要如何才能翻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呢?我觉得首先要积极激励,积极诱导。从完成一定字数的“字、词、句、段到成篇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给学生这样一个信念:写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件很容易的事,是有章可循的事。小学生文体意识含糊,抽象思维较差,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发明思维特别强。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体多练、“一事多写等途径,训练学生多角度地思维,从而开展、活泼他们的写作思路。“一体多练就是在一定时间里集中练习某一文体,有利于学生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规律。如我曾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写“一个人,让学生写?我的同桌、?我的爸爸、?我的老师等习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与写作练

6、习,学生明确了写人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掌握了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规律。而通过“一事多写可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如上第七册第二单元的看图作文,我让学生自由命题写到?敢做敢当、?小明脸红了、?做老实的孩子、?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我错了、?楼上楼下、?省悟等等,将同样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拓宽了他们的写作思路,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不断深化。既活泼了写作思路,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从而开展发明性思维。三、提倡开放式习作,放飞孩子们的想象。新课程越来越呼吁习作教学要从封闭的课堂中走出,从传统单一的训练中走出,提倡开放式作文。所谓开放式作文,就

7、是要求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借助各种渠道由学生自由命题,进行跨跃式写作。新课标亦指出我们教师要激励学生“天马行空的个性化行文的理想,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和语言场,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性在“纸上高兴地挥洒。为此,我们可以借助课文,放飞孩子们的想象。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首古诗,高度凝炼,有很广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运用多种教学伎俩,翻开他们感情的闸门,激励他们在深入理解诗意的根底上大胆想象,使诗中的人和事物形象具体化。有不少课文留有空白和悬念,可让学生补写空白。如学生对?小英雄雨来一类的课文非常感兴趣,假设让他们写一

8、篇?雨来脱险记,学生想象的翅膀就会自由翱翔,从而写出文字非凡的想象作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实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产生想象,对文章简略局部或添情节,或加背景进行扩写;对课文的比拟含蓄的结尾引发联想和想象,进行续写。还可以通过发展丰盛多彩的课外阅读,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开放型活动诱发想象。“物随景迁,辞以情发,学生有了情景的依托,把阅读感知的形象和记忆中的表象衔接起来,进行沟通、变化和组合,从而发明出新形象。这样的训练,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引课改之水,即要在习作教学上渗透课标新理论,让习作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内心的需要,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翻开写作思路,放飞个性,进而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了,思维活泼了,开展了。则他们就必然越学越聪慧,越学越有劲,也越学越爱学。有了课改之源源活水,学生笔下的习作之花一定会越开越绚丽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