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反思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79977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夹竹桃》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夹竹桃》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夹竹桃》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竹桃》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夹竹桃?教学反思?夹竹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夹竹桃?是文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欢之情。品读这篇美文,已是深深迷醉,可以在建湖实验小学执教这一课,鄙人更觉三生有幸!回想“磨课的过程中,著名特级老师、大丰市教研室陈永平主任对我的悉心指导,令我受益终身。“不要想着你是来参加比赛的,以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引领孩子们倾听、阅读、考虑、说话和书写,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学语文,就是你应该做的。这是陈主任常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番话,让我那一颗急躁的心沉静下来,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考虑自

2、己的教学。现把本人对这节课的反思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重视预习。预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学习习惯。但是假如老师没有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往往满足于读读课文,从而使预习流于形式。针对这一实际,我对学生提出了“四字预习法,即:读读准字音、查查清词意、注标注感受、疑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指名学生读书、提出自己的疑惑、说出自己的想法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把预习工作落到实处,为更好、更高效的学习打好根底。二、以读为本。“书不读通不开讲,读通课文是学习的起跑线,教学中,我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找出难读的词句、难理解的地方以及难记的生字等等。通过多读几

3、遍、查字典和联络上下文、观察提示和书写理论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难点。既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又使学生懂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岂不是一举两得吗?三、读思并进。初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擅长把长文章读短,进步学生的概括才能。在课文读通的根底上,我引导学生关注直接描写夹竹桃的段落,通过默读考虑的方式,去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夹竹桃的什么特点。学生通过“提炼法和“找关键词法概括出夹竹桃的花色、韧性以及花影,学生的概括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水到渠成。四、初识写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此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除了要感知课文内容,还需要理

4、解作者的写法,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学生自己总结出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就初读课题时提出的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这个问题深化考虑,从而读懂因为作者爱夹竹桃,所以夹竹桃最值得留恋与回忆,故而写下?夹竹桃?这篇文章。这样一首一尾、一呼一应,同学们很快就体会到了作者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自然而然的把握了全文的脉络。五、意在课外。把握课文的脉络之后,引导学生关注一直被忽略的第三自然段,有学生提出疑问:这一自然段似乎与夹竹桃这一中心无关,作者有没有走题?也有同学作出了回应这是比照衬托手法的巧妙运用。此时老师在肯定学生的根底上,适时打住,下节课再去体会比照衬托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让学生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再联络本单元的?广玉兰?一课,让学生找找广玉兰和夹竹桃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次建湖之行,让我受益匪浅。陈小平所长的谆谆教导坚决了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各位选手的精彩呈现鼓励我不断进步自己;名师的课堂点评,使我找到了一面可以照到自身缺乏的镜子!在此,请让我说一声感谢,感谢大丰市第三小学的指导同事们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大丰市教研室陈永平主任的指导与鼓励;感谢盐城市教科院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