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79777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试卷复习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机械工程材料 1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高.( )2因为体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数量的滑移系,所以两种晶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完全相同.( )3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4铁素体的本质是碳在a-Fe中的间隙相.( )5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碳质量分数为43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 )6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7钢的淬透性高,则其淬透层的深度也越大。( )8T8钢比T12和40钢有更好的淬透性.( )9灰铸铁可以经过热处理改变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 )10齿轮渗碳用钢常采用低碳钢.( )是非题1() 2 () 3() 4(

2、) 5() 6() 7() 8() 9 () 10()1。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a越高; b越低; 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2Fe是实际原子数为 .a2; b4; c6 3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 a与溶剂相同; b与溶质相同; c为其他晶型4间隙相的性能特点是 。a熔点高、硬度低; b硬度高、熔点低;c硬度高、熔点高5. 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导致 。 a. 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b. 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c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6用下述三种方法制成齿轮, 种方法较为理想。a。 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b. 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c。 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

3、成齿轮7。 钢中含硫量过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 .a. 热脆; b。 冷脆; c. 氢脆8奥氏体是 。 a碳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 b碳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c. 碳在Fe中的无限固溶体9珠光体是一种 。 a单相固溶体; b两相混和物; cFe与C的化合物10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 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 c。 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11。 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 a.扩散型转变; b非扩散型转变; c.半扩散型转变12.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13. 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55035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

4、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 a索氏体 b下贝氏体; c上贝氏体 14。 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 。 a降低; b提高; c不改变15。 淬硬性好的钢 。 a.具有高的合金元素含量; b具有高的碳含量; c.具有低的碳含量16. 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a退火后进行; b正火后进行; c.淬火后进行17渗碳钢 后性能最好.a。 直接淬火; b. 一次淬火; c. 二次淬火18。 量具钢加工工艺中,在切削加工之后淬火处理之前可能的热处理工序为 。a。 退火; b. 调质; c. 回火 19。 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采取的热处理措施为 。a。 高温退火; b。 调

5、质; c. 回火20在下列牌号中属于球墨铸铁的是 。a. HT100; b。 KT30-6; c. QT407 选择1。b 2a 3a 4c 5.b 6。c 7。a 8.a 9。b 10。c 11。a 12.c 13。c 14。b 15。b 16。c 17。c 18.b 19。a 20.c1 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细化晶粒?2 什么是热处理?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几种?其目的是什么?5已知某轴的材料为45钢,其生产工艺路线为:下料 锻造 预备热处理 切削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装配请说明各道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7. 为什么一般机器的支架、机床的床身常用灰口铸铁制造?一:名词解释1 过冷度

6、:理想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2 变质处理:向液体中加入固态元素或化合物作为非均质形核的核心,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了晶粒。3 再结晶:当变形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破碎拉长的晶粒长大为等轴晶粒.4马氏体:C在Fe中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5球化退火:过共析钢加热到不完全奥氏体化退火,使渗碳体由片状转为球状,提高了塑性和切削加工能力。三:四:简答1解:晶粒越细,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越大。细化晶粒采取提高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处理。2解:把固态金属材料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称热处理。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退火的目的: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

7、性;细化晶粒,消除因铸、锻、焊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和成分;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正火的目的:细化晶粒,获得比较均匀的组织和性能;对低碳钢可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对过共析钢可抑制网状渗碳体析出为球化退火作准备.淬火的目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钢件在淬火时所产生的应力;稳定组织,使工件尺寸和性能稳定;提高钢的塑韧性。4解:马氏体分解;残余奥氏体转变;碳化物转变;碳化物聚集长大及回复与再结晶.5 解:预备热处理:完全退火,作用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最终热处理:淬火高温回火,作用是获得良好的综合

8、机械性能.7。解:铸铁的铸造性能良好.铸铁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铸铁具有优良的减磨性。铸铁具有优良的消震性。铸铁具有低的缺口敏感性。所以一般机器的支架、机床的床身常用灰口铸铁制造。一、填空题1、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分别是体心立方、 、 ,室温下铁(-Fe)的晶体结构属于 。2、根据使用性能确定淬火后零件的回火温度,T12锉刀采用 温回火,60钢弹簧采用 温回火,45钢车床主轴采用 温回火。3、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其组织和性能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它们依次是 、 。4、所有的固态物质就其原子(或分子)排列的规则性来分类,可分为两大类,其中把内部

9、原子(或分子)呈周期性规则排列的物质称为 ,否则称为 。5、按钢中含碳量高低,可将其分为、和 。6、某些原子半径很小的非金属元素溶入固态溶剂金属内,便形成_ _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晶格中的部分溶剂原子便形成_固溶体.7、通常高碳钢奥氏体化后经快速冷却(淬火)所得到的组织为_ _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8、所有的固态物质就其原子(或分子)排列的规则性来分类,可分为两大类,其中把内部原子(或分子)呈周期性规则排列的物质称为 ,否则称为 .9、钢材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包括四个过程,依次为、残余Fe3C的溶解及奥氏体的均匀化.10、按钢中合金元素含量高低,可将合金钢分为 、 、 。11晶体缺陷有 、

10、、和 。12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位置分为 、 。13铸造时常选用 (接近共晶成分、单相固溶体)的合金。14疲劳断裂的特点有 、 、 .15正火和退火的主要区别是 。16。 淬火发生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 。1740Cr,GCr15,20CrMo,60Si2Mn中适合制造轴类零件的钢为 。18用T12钢制造车刀,在切削加工前进行的预备热处理为 、 。19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采取的热处理措施为 。20在牌号HT100、KT306、QT40-7中属于球墨铸铁的是 。二、选择题1、固溶体的性能特点是 。A、韧性高、硬度低 B、硬度高、韧性低 C、硬度高、韧性高2、为细化晶粒,

11、可采用 。A、快速浇注 B、加变质剂 C、以砂型代金属型3、钢中含磷量过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 .A、热脆 B、冷脆 C、氢脆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强度最大的是 。 A、莱氏体 B、铁素体 C、珠光体5、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导致: . A、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B、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C、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6、20钢的室温组织是: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珠光体7、 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35023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A、索氏体 B、下贝氏体 C、上贝氏体 8、45钢淬火后测量硬度宜采用的硬度计是 .A、HRA B、HRB C、HRC9、 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10、工业上所用的铸铁绝大部分是属于: 。A、白口铸铁 B、麻口铸铁 C、灰口铸铁11、碳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叫做 。A、铁素体 B、奥氏体 C、马氏体 D、贝氏体12、含碳0。77的Fe-C合金,从奥氏体相区冷却到727时,生成珠光体的过程叫做 。A、共析转变 B、奥氏体转变 C、共晶转变 D、马氏体转变13、合金元素含量低于5的合金钢,叫做 。A、低合金钢 B、低碳钢 C、高合金钢 D、中合金钢14、晶界、亚晶界是实际晶体材料的晶体缺陷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