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囊炎的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79276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胆囊炎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治疗胆囊炎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疗胆囊炎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胆囊炎的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疗法(以蒲草清胆方为代表)1. 山楂山药饼:山楂、山药、白糖各适量。将山楂去核,同山药共蒸熟,冷后加白糖搅 匀,压为薄饼服食,1日剂。2干姜胡椒砂仁肚:干姜、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陈皮各3克,猪肚1个,调料适量。 将猪肚洗净,诸药布包,加水同煮至猪肚烂熟后,去渣取汁饮服,猪肚取出切片,调味服食, 2日剂。肝气犯胃型: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胃脘胀满,攻撑作痛,暧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 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1陈皮槟榔:陈皮20克,槟榔20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将诸药洗净,放入锅 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煮;煮至药液干

2、后,停火候冷。待药液冷后,将槟 榔取出,用刀剁为黄豆大小的碎块备用。每次饭后含服少许。2丹参田鸡汤:丹参30克,大枣10克,田鸡250克。将丹参布包,大枣去核,田鸡去皮 洗净。加水同炖至田鸡熟后,去药包,加入食盐、味精等调服,每日剂。肝胃郁热型:主要表现胁肋疼痛、胃脘胀满灼痛,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 质红苔黄、脉弦或数。当以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1牛蒡炒肉丝:牛蒡子10克,猪瘦肉150克,胡萝卜丝10 0克,调味品适量。将牛蒡子水 煎取汁备用。猪肉洗净切丝,用牛蒡子煎液加淀粉等调味。锅中放素油烧热后,下肉丝爆炒, 而后下胡萝h及调味品等,炒熟即成,每日剂。2金

3、币竹叶粥:金币草30克,竹叶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金币草、竹叶择净, 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 再煮两沸即成。每日剂。瘀血停滞型: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胃脘胀满疼痛、舌质紫暗、脉涩。 当以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1.山楂三七粥:山楂10克,三七3克,大米50克,蜂蜜适量。将三七研为细末,先取山 楂、大米煮粥,待沸时调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剂,早餐服食。2无花果木耳红枣煲瘦肉:猪瘦肉250克,无花果60克,红枣5枚,黑木耳15克,调料适 量。将猪肉洗净、切片;大枣去核;黑木耳发开洗净,

4、与无花果等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 沸后,调入葱、姜、椒、盐等。待熟后,味精调服,每日剂。3桃仁墨鱼:桃仁6克,当归10克,墨鱼1条,调味品适量。将墨鱼去头、骨,洗净,切 丝,桃仁、当归布包,加水同煮沸后去浮沫。文火煮至墨鱼熟透,去药包,调味服食。偏方一则:辨证肝胆气滞,湿热蕴结。治法疏肝利胆,理气除湿。方名疏肝利胆汤。组成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陈30 克,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麦芽3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四)饮食疗法1、一般措施(1)急性发作胆绞痛时应予禁食,可由静脉补充营养。(2)慢性或急性发作缓解后,

5、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45克以内,主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 用)。胆固醇应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应保证30030克。蛋白质应适量, 过多可刺激胆汁分泌,过少不利于组织修复。(3) 提供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但脂溶性维生素A、E、K、类胡萝卜素 如虾青素等需要胆汁分泌参与吸收,所以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量进补,以免造成患者病情 恶化。确实需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E、K、类胡萝卜素等则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适量补充。(4) 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5) 大量进饮料有利胆汁稀释

6、,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6) 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8) 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余、烩、炖、焖等烹调方法,忌用熘、炸、 煎等。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9) 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2、胆囊炎的食物选择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控 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品摄入。(2) 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 保证。酸奶、山植、糙米等食物也对病人有利。(3) 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如肥肉及动物油脂,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 豆油等植物油摄入比例。(4) 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