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散步说课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78973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8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散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2022散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2022散步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2022散步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2022散步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散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散步说课稿(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散步说课稿散步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散步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散步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散步这篇文章是冀教版小学语文l O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的文化主题为“亲情友爱”,围绕这情和爱本单元一共编选了5篇文章,其中散步最具代表性。文章记叙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情感,颂扬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一曲温馨隽永的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时,字里行间还洋

2、溢着浓浓的诗意之美。“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些晓畅素雅的语言文字和温馨美丽的生活场景给人以享受,极具审美价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叙事美文!五年级学生正是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对他们感悟和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真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教学这篇文章我准备用两课时进行,重点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会写“袖、粼”2个生字,理解“分歧、各得其所”等词语,了解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的情景。能力目标:在品味文中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细节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生活态度,提高人文素养。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虽然现在学生生活在亲情的氛围里,被爱包围着,但他们对爱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所以引导学生通过品味细节描写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人生的真情,发自内心的产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难点。二、设计理念1、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遵循“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充分体验,真正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2、“教学千法读为本”,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明理是设计本课教学的又一基本

4、理念,让学生真情投入地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三代人之间真挚的情与爱。三、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情感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学生们边听歌边欣赏自己带来的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同时教师深情朗诵:我爱我的家,我爱爸爸和妈妈,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是我幸福的港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莫怀威的家,陪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浓浓的亲情。第二个环节: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朗读。一是捕捉直觉,想像画面,读出感受。同学们,在这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情境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把想像到的画面用朗读表现出来。二是透过文字,深入思考,读出理解。请

5、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地品味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语句,看看你能透过文字,对这个中年人,对母亲,对妻子,对儿子读懂些什么?学习步骤是先把这个语句用“一”画出来,再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并将有关的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三是角色表演,情感体验,读出意蕴。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好角色,读出扮演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表演时尽可能多得用上文章中的语言,其他同学可以评价,也可以向剧中人物提问题。并评选出最能体现尊老爱幼这一主题的优秀小组。第三个环节:品味语言,学习借鉴这篇叙事散文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一“美”,美在它的思想内涵、景物描写、细节刻画、对称句式的运用让我们品读课文,美点寻踪。第四个环节:回归生活,升华主题1

6、、同学们,由这个尊老爱幼的和谐家庭你是否想到了和谐社会呢?以“在我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过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或以“和谐社会需要”为话题进行交流。2、真情行动,建设亲情。亲情不是声情并茂的诉说,更应落实到行动。回家以后,同学们为要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情:洗洗脚、聊聊天把你的真实感受和父母的反映记下来。四、教学反思: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努力做到了既传承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华,又积极渗透现代语文教学理念。但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拘泥于备课时设计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实际操作中应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要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巧妙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学生

7、的个性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二是在每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脱离文本,一切观点都要落实到对文本的朗读与感悟中。尤其是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要求数量更要追求质量,要努力营造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凝结到一个高度,真正感动身心。散步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散步。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

8、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一、课标与文本关系: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二、学情分析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亲情观念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准则,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

9、育。三、教学目标:基于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2、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并通过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美。3、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重点:(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难点:理解具有象

10、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六、教学过程(一)、在轻音乐伴奏下激情导入有

11、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二)、教学目标(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三)、读文生情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课件显示朗读要求):a、把握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b、朗读的语气:温和亲切中含庄重c、朗读的语调:平稳、深沉、抒情d、朗读的语速:中速略舒缓(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两个问题。)思考:(1

12、)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2)归结为“和美”(板书)(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2、划分4人小组、要求: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4、反馈、小结。(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2)不

13、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5、补充名人的话: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1、思考: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2、思考: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男、女朗读,品味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

14、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六)、赏读入心拓展运用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2、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4、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5、仿写:“爸爸妈妈是;我是。”(“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6、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多媒体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进入下一环节)(七)、凝神细想,独抒性灵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开头,让抒写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另辟蹊径写,然后交流。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