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78361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西师大版 复习内容:教科书9798页1-3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册书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数的认识与运算。在数的认识和运算这部分内容中,分数乘法和除法联系得最为紧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分数乘、

2、除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练一练 出示检测要求,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端正。 2、出示检测题。 1观察13121516 13121615 13121615 13121516这四个算式,不计算能判断这四道题中哪道题与哪道题得数相等吗。并说说理由。 2做课本第137页的第1、2、3小题。 3、学生

3、独立完成,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地做题。 四、议一议 1、同桌对改。 老师出示检测题的完整答案,学生同桌对改,对全部做对的要给予表扬。 2、讨论。 (1)、同桌互相交流,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限时3-5分钟(2)、师:都弄懂的同学请举手。再请同学们看每道题,请做错的同学举手。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为什么? (3)、让学生更正错题。 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高、字体又端正。 五、练一练 练习二十四第1、6、7、8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辅导) 复习反思: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98页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比和负数意义的理解知道比和

4、分数、除法的联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及负数的过程,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比和比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乘、除法。这节课我们紧接着前一节课复习的内容来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负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比和负数意义的理解。知道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整理与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及负数的过程,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三、练一练 1、出示检测要求,要求认真

5、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端正。 2、出示检测题。1指出下列各比的各项名称。 5:11 1.2:2.4 0.5:20 95:3204、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地做题。 四、议一议 1、同桌对改。 老师出示检测题的完整答案,学生同桌对改,对全部做对的要给予表扬。 2、讨论。 1同桌互相交流,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限时35分钟 2师:都弄懂的同学请举手,再请同学们看每道题,请做错的同学举手。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为什么? 3让学生更正错题。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高、字体又端正 五、练一练 完成练习二十四第2、3、4题。复习反思:第三课时复习

6、内容:教科书98页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灵活运用运算律对分数混合运算进行简算,能解决生活中较复杂的分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生活中较复杂的分数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的复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灵活运用运算律对分数混合运算进行简算能解决生活中较复杂的分数问题。 2、在解决生活中较复杂的分数问题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三、练一练 1、出示检测要求,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

7、端正。 2、出示检测题。 1做课本第138页下半部分第1、2题。 2做课本练习二十七第5题。 3第139页上半部分第3题。 3、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地做题。 四、议一议 1、同桌对改。 老师出示检测题的完整答案,学生同桌对改,对全部做对的要给予表扬。 2、讨论。 1同桌互相交流,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限时510分钟 2师:都弄懂的同学请举手。再请同学们看每道题,请做错的同学举手。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为什么? 3让学生更正错题。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高、字体又端正 五、练一练 练习二十四第1115题。复习反思:第四课时复习内

8、容:教科书99页圆的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对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正确率,并能正确灵活的解决有关圆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同学们对图像图像的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圆的相关知识。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1、促进学生对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正确率并能正确灵活的解决有关圆的实际问题。 2、经历整理与复习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三、练一练 1、出示检测要求,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9、,把字写端正。 2、出示检测题。 1什么是圆?什么是圆的半径、直径?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直径各有什么特征?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2做课本第103页第16题 3什么是扇形? 4什么是圆的周长、圆周率,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地做题。 四、议一议 1、同桌对改。 老师出示检测题的完整答案,学生同桌对改,对全部做对的要给予表扬。 2、讨论。 1同桌互相交流,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限时510分钟 2师:都弄懂的同学请举手。再请同学们看每道题,请做错的同学举手。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为什么?

10、3让学生更正错题。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高、字体又端正。 五、练一练 练习二十四第16、17题。复习反思:第五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100页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图形的变换、确定位置以及可能性。 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

11、确定位置、可能性的复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1、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练一练 出示检测要求,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端正。 2、出示检测题。 1我们学习了有关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点? 2做课本第141页第1题。 3什么叫比例尺? 4做课本第141页第2、3题。 5做课本第141页第4题。 3、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督促学生

12、认真地做题。 四、议一议 1、同桌对改。 老师出示检测题的完整答案,学生同桌对改,对全部做对的要给予表扬。 2、讨论。 1同桌互相交流,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限时510分钟 2师:都弄懂的同学请举手。再请同学们看每道题,请做错的同学举手。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为什么? 3让学生更正错题。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高、字体又端正。 五、练一练 练习二十四第18、19、20题。附送:2019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圆教案西师大版 第1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主题图,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3、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特征,会画圆。【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圆规、直尺、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1.观察主题图,提问:同学们,在美丽的学校内有一个水池,

14、你们观察过吗?池内的鱼儿美丽,水面平静。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在平静的水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后,水面荡开的波纹,应该是一个近似的什么形状?请用动作说明。 教师: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许多物体表面的形状与圆有关。根据你们的经验,能举个例子吗?2.揭题:看来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 3.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其实圆也和学过的这些图形一样也是一个平面图形,但是和这些图形又有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二、操作交流,感知圆的特征 1.圆规画圆。 教师: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你能用手中的工具画一个标准的圆吗?(指向明确用工具画圆,并请学生尝试画圆) 学生第一次画圆。 教师:请你介绍一下你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么画圆的? 教师演示怎样使用圆规正确的画圆。(强调不能用手握住圆规的两脚来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圆规再画一个标准的圆。 2.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不一样呢? 半径大,则圆大;半径小,则圆小。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其实,我们把在圆中心的这一固定点叫做圆心。用表示。 3.认识半径。 教师:刚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