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78291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跨入21世纪,人类文明史上又将完成一次伟大的飞跃,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知识经济强调的是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如何通过人们创造性的转化,而由一种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价值的生产方式。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决定性的要素却是人的创新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需要大量能够创新知识的人才,知识经济需要创新教育与之相适应。因此,人们对创新教育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人才成为当今社会的教育主题。 幼儿教育阶段是对36岁幼儿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从幼儿教育着手有利于培养儿童

2、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未来社会需要从幼儿创新教育抓起。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正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精神必须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改革目标更需要定位于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二是学前儿童具有“创新”的潜能。从学前儿童的行为特征上,我们常常会发现他

3、们在各种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中,经常有不守规则的“创造性”举动。三是幼儿创新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重要的不仅在于创造新思想,而且在于新思想的运用,并且形成产品,创造出价值。而培养实践能力就是幼儿创新教育的主要效果和“效益”。幼儿教育必须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原则”,幼儿创新教育的设计主线和最佳活动载体也是游戏。区域活动是我们当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游戏的一种,是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开启的另一扇门,也是“发掘”探索性主题活动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选定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实验设计实验对象:确定3个班级,每班30 人作为实验对

4、象实验研究方法:“一物多玩法”、“以物代物法”、“设置障碍法”都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实验过程:(一)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 幼儿喜欢触摸、摆放或拆卸各种东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和稚气的想法中,创造性若隐若现,作为教师要自觉保护幼儿好奇心,引发幼儿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去探索,为幼儿提供可以探索的有利材料。表现在科学区中例如:在有趣的指纹的活动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操作、探索,利用放大镜,在照一照,玩一玩的过程中去发现什么?小小的指纹有什么奥秘呢?又如在神奇的刷子这个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刷子,创设一个刷子展览会,通过让幼儿观察、触摸中去感觉刷子的形状

5、及用途,然后给刷子找家,进行分类游戏,从而使幼儿进一够了解刷子的功用以及它们的特点。又如在有趣的三角船中,我为幼儿每人准备了艘三角船,通过组装、探索,了解三角船的奥秘,从而认识初步的科学现象一弹力的作用。从以上几个活动中,足以说明一个道理,必须让每一位幼儿都动起来,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只有让他们亲再去体验,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科学的奥秘,产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二)努力营造创新的教育氛围。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要帮助、指导、培养和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并不是一种技能、能力,而是一种态度。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个孩子创造力挖掘幼儿创造能力的萌芽,只有让幼儿自由探索、想象,创造力才能

6、发挥出来。例如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该对幼儿多说说“让我们认一试”,“看看谁又发现了什么?”等等一类的话。当孩子“犯错”、失败”时,不急于否定,而要问问他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鼓励幼儿的参与精神,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创新的精神。例如:我在有趣的三角船中,通过两次探索活动,为了让幼儿去发现三角船的奥秘,设计了一个问题:你发现三角船有什么奥秘呢?第二次探索则可以在第一次探索基础上,再去发现三角部的奥秘,让幼儿独立发展自己的见解,感受三角部的奥秘。如幼儿回答:橡皮筋往前绞会往后开,往后绞会往前开,绞得紧开得快,还会转弯等,是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探作中感受到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幼

7、儿在玩中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做一做,玩玩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处处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幼儿,因材施教,给幼儿充分独立操作、探索、表达思考的机会,在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成功,感受到愉悦的情绪,增强自信心。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幼儿教育改革和幼儿的需要,科学活动不仅使幼儿感兴趣,可探索,还要使幼儿从中得益,接受科学启蒙教育,使幼儿的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作为教师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善于捕捉幼儿创新思维的萌芽,努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建立有主见的,独立的,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样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都是有帮助的,可以享用终身。 (三)

8、幼儿创新萌芽的初步形成。 首先我发觉幼儿的求知欲望较以前更为强烈,对学习的兴趣也更广泛。常常喜欢多问几个为村一么?它们为什么会变大?为什么会变颜色呢?小蝌蚪为什么跟青蛙妈妈不一样呢?记得有一次饭后的自由活动中,几个男孩子在玩一辆小轿车,它一碰到前面有障碍物就会马上翻身,原来这辆车是两面的,于是幼儿就来问我它为什么会翻勇呢?他们对这些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心。 其次幼儿已经初步形成爱探索的良好品质一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常常提醒他们,碰到有困难的时候,尽量自己去解决,不依靠别人。记得有一次课后活动时,我发现陈立勇小朋友在浇花,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浇花呢?”他回答说:“泥上很干了,它需要水份呢

9、。”又有一次手工活动时,我发现剪刀少了一把,只曾见赖笛南小朋友不声不响地走过来,悄悄地对我说:“葛老师,我自己有剪刀,您不用去借了。”以前我总会听到幼儿嘴里喊着,老师我没有,只会干等着你把剪刀给他们。虽然,是平时的琐事,但对幼儿来说,是一大进步。多动脑筋,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尝试能从多种方法中筛选出又快又好的方法,即增强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最后,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发展。幼儿的毅力,意志力,自控力,专心致志的程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娜娜小朋友以前在任何的教学活动中,都只能维持几分钟,而现在她特别喜欢科学活动,她感到好奇,想去看一看、模一摸、玩一玩,了解其中的奥秘,而且积极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