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777620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最新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2022.03) 姓名: 部门: 分数: 编制说明: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答、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新防护要求及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撒哈拉秀才精心拟制,共37题100分,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 1.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 ,重点是口岸,关键是 ,人、物、环境同防,定点医院、隔离酒店、机场码头的工作人员以及跨境货车司机等环内人员不能与环外人员接触,坚决守住外防输入防

2、线。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 类传染病,并采取了 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聚集性疫情是指 14 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 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 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5.3-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后,如需再接种其他的免疫规划疫苗或者非免疫规划疫苗,需间隔 天以上。 6.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1、7 和 14 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第 天、第 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7.孙春兰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

3、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8.孙春兰3月13日到吉林省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分类加强患者救治,普通型、重型和危重患者集中收治到 ,无症状感染者集中到方舱医院,给予 治疗,提前干预,防止转为轻症或重症。 9.我国仍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须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现阶段, 将成为常态化防控下的常用手段。 10.各地应急指挥体系要加强值班值守,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 ”和“ ”制度,密切跟踪疫情形势,

4、全时待命,确保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计30分) 1.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 ,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A、50% B、85% C、65% D、90% 2.关于口罩选择及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B、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C、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应叠好放于衣袋或储藏盒中 D、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

5、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3.下列人群中不属于密切接触者的是( )。 A、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B、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C、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D、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4.如微信群内看到“未经证实”关于某某地又发现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应该如何应对( )。 A、积极转发扩散 B、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 C、不转发,但积极评论 D、只转发给少部分好友 5.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

6、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 )。 A、Mu变异毒株 B、阿尔法变异株 C、德尔塔变异株 D、奥密克戎变异株 6.咳嗽或打喷嚏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A、用手掌遮挡口或鼻腔 B、要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勤洗手 C、无需遮挡 D、以上都不对 7.对紧急入院、核酸结果未明确者,应该安置在( )。 A、普通病房 B、抢救室 C、隔离单间病房 D、隔离观察室 8.乘车时,身体感到不适,怀疑自己出现了新冠肺炎症状,下列错误的做法是?( )。 A、严格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上报工作人员 B、症状不重,先保密,下车再说 C、联系工作人员,并仔细回忆自己的行动

7、轨迹和接触的人员,上报给工作人员 D、迅速联系车站人员,就近下车,避开人群,等待工作人员帮助。 9.新冠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 10.平静状态下,体温情况超过( )度属于发热。 A、37.3 B、37.4 C、37.5 D、37.6 1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 )。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12.作为普通民众,心理上如何应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 A、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B、理性平和的去面对 C、引发焦虑、无理谩骂 D、安慰替代指责与埋怨

8、13.疫情防护装备指用于保护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下列不属于呼吸及眼防护具类的是( )。 A、口罩 B、护目镜 C、保护面罩 D、安全帽 1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不是谣言的是( )。 A、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B、燃放烟花能遏制呼吸道疾病的流行 C、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 D、外出尽量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15.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势下,乘车时,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和朋友成群结队,扎堆候车 B、错峰出行,避免客流高峰期 C、地铁内摘下口罩 D、乘车时,在不同车厢随意走动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 1.针对奥密克戎传播特点,

9、可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群众可自行购买检测,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 ) 2.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其突变位点不位于我国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区域,不影响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3.无症状带毒者是指感染之后不发病,仅在呼吸道中检测到病毒,所以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市民要主动报告,自我隔离。( ) 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病例应在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 5.84消

10、毒液与酒精、含有盐酸的洁厕液等不可混合使用,混合后可能生成有毒氯化物或剧毒氯气危害健康。( ) 6.乘坐同一航班,一般情况下,与病例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两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 ) 7.医护人员要登记所有隔离对象基本情况,全面落实集中隔离人员健康监测工作,每天早、晚对其各进行一次健康状况监测,并做好记录。( ) 8.日常生活中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意味着很可能已经被感染了新冠病毒。( ) 9.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市民外出一定戴口罩,且必须戴N95口罩。( ) 10.我国疫情防控的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疫情防控的目标是尽一切可能维

11、护人民生命,减少发病、重症和死亡,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其中维护人民生命是放在第一位的。(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了什么要求? 2.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普通公众,请列举出五种需戴口罩的场景和情形。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外防输入,闭环 2. 乙、甲 3. 5 4. 发热 5. 14 6. 4、2 7. 动态清零 8. 定点医院,中药 9. 核酸检测 10.日报告,零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B 2.C 3.C 4.B 5.D 6.B 7.D 8.B 9.B 10.A 1

12、1.A 12.C 13.D 14.D 15.B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 2. 3. 4.,应在2小时内 5. 6.,前后各三排座位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了什么要求?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对于普通公众,请列举出五种需戴口罩的场景和情形。 (1)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2)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4)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