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77739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期一单元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高 尚 单元设计 何传福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高尚”为主题,共五篇课文,有伟人的故事,有凡人的故事;有现代的故事,还有古代的故事,既包容了中外的无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广袤空间。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有鳖,但他们身上的美德,却令人感动。本单元所设的五篇课文,分别从各自不同角度来诠释“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深邃内涵。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时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一方面可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可加深对课文的认识。采用精读、品读或者是自读的方式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中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

2、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激发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尊重并成为善良诚实的劳动者。 学习重点难点:1. 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2. 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3.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

3、积极的人生态度。4、感受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分配: 一夜的工作 2课时 穷人 2课时 白桦林的低语 2课时 杨震暮夜却金 1课时 尊敬普通人 1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执教课题:一夜的工作班 级六年级课 时2课时教材说明北师大版六上一单元 学习目标1、弄清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感受周总理的伟大;2、培养我们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3、积累相关的词语及重点的句子;4、感受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学习重点目标1、2、3。学习难点目标4。课前准备学 生1、熟读课文;2、通过工具书等学习字词句;3、找与周总理有关的资料;4、找找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教 师1、周总理的

4、相关资料。学习方法读中感知,评论,探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修改一、1、齐读课题,谈想法。2、讲课前收集的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二、1、我会读课文,学生选读课文。2、展示自己,我提示我积累。(字、词语、句子)3、小结预习情况。三、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自己说,同桌说,组内说,全班讲)四、1、小结相关内容。五、1、了解文章相关的结构。2、交流意见,明确结构。六、1、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写出批注。2、交流学习自己的感受。七、1、熟读相关的课文。一、 谈话导入二、检查预习三、1、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了解文章故事。 2、复习归纳内容的方法。四、小结内容,评价学习。 五、1、引导学生了

5、解文章结构。2、教师总结。(六、巡视了解、指导学习。七、督促学生读书。第二课时一、1、复习内容,引入本课。二、1、学习7、8自然段,了解作者的感受,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总理一夜的工作的?2、找出能表现总理工作劳苦的内容,读读想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并且有感情地读读。3、交流小结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三、1、借鉴用学习工作劳苦的内容自学生活简朴的内容。 2、交流学习相关的内容。3、引导读书。 四、1、看看课文还有哪些让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找出来与大家交流学习。 2、交流相关的内容。五、回归7、8自然段,结合所学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感悟总理的崇高品质。六、延伸学习:听解总理的动人事迹及

6、一天的安排,提升学生的感受。七、读7、8自然段中的语句,感受体会。一、 复习导入二、1、指名读课文。(读后同学评议)2、请同学说说课文从那两个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3、引导交流语句,体会情感。三、指导学习写总理生活简朴的语句。四、引导学习其它表现总理好品质的语句 。五、 总结全文.1、默读课文,思考中心。2、教师总结。六、讲相关的故事。七、引导读出情感。板书设计: 任务重工作劳苦时间长一夜的工作 很认真 陈设简单生活简朴 食物简单教学反思: 执教课题:穷 人班 级六年级课 时2课时教材说明北师大版六上一单元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顾惜、勉强、抱怨、忧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7、、熬过去”等词语,积累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3、合理想象能力的训练,续编穷人这个故事。4、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目标3、4。课前准备学 生1、熟读课文;2、通过工具书等学习字词;3、想想课文讲了些什么,自己有些什么感受?教 师1、背景资料;2、补充故事。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修改一、听谈话进入课文1、同学们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简介作者。2、齐读课题。二、1、指名展示读课文,正字音。2、小组交流发言(我积累的字、词、句等)。三、自由迅速读课文

8、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1、 自己读课文。2、 说说主要的内容(自己说、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进行交流)四、分小组练读课文,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课文可分为三段:(12)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丈夫回来。(311)讲桑娜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经死了,便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12结束)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来抚养。五、自由读课文,找出让自己很感动的地方或不太明白的地方,作上自己的批注。六、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自己勾画的语句。将自己的感受或理解与同学分享。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读过了跳水,这是谁写的文章

9、?(列夫 托尔斯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文章穷人。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点播学生的积累,总结预习情况。三、1、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2、师小结课文内容。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五、指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六、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一、说说课文的内容。二、1、读课文。2、思考发言。3、谈体会: a、“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b、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三、 1、读课文。2、 交流发言:(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0、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3、谈体会:“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想也不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四、 1、读课文。2、交流发言: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是不行的,要赶快把他们抱来。3、小组讨论,谈体会一、引导学生复习课文的内容。二、指导学生理解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怎么看出来?(3)桑娜家的生活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三、指导理解第二段(1)指名读课文(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3)从“非这样做不可

11、”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四、指导理解第三段(1)指名读课文(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样想的?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四、感情朗读课文。五、了解课文的中心1、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2、小组讨论发言。3、总结中心。(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5、学生讨论交流:1、桑娜家生活艰难,渔夫出海打渔冒着风险。 2、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3、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五、练习概括中心思想1、读课文,思考:本文有几位主要人物?桑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渔夫又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这些反映了什么? 2、找出你认为写得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地方来读一读。3、提出思考要求:把整篇课文联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4、师小结人的美好品质。六、我来编写故事:1、小组讨论交流编写的要求:情节发展要合理;想象要合理,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性格特点,中心思想不能有本质变化。2、小组讨论发言。3、个别发言。5、各自练写,鼓励创新。六、练习续编课文1、这篇课文要求我们续编故事,怎么续编故事?2、分小组讨论续编内容。3、指名说说你的想法。板书设计: 穷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