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3古诗两首附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77643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3古诗两首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3古诗两首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3古诗两首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3古诗两首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3古诗两首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课时同步练习-3古诗两首(1)附答案课 文 在 线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解释下面词语在上面诗文中的意思。 林樾:_意欲:_2.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_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句诗交代了主人公是“_”,地点是“_”。“骑黄牛”体现出了牧童_的神情,“歌声”传达了牧童_的心情。 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句诗是因果关系,牧童“_”的原因是“_”。 5.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_ _风光的_之情。课外提优(一)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归

2、。1.理解诗文中下列词的意思。采芝:_:_2.隐者在这首诗中(一直没有 一开始就)出现,但是我们从隐者的住所蓬莱岛,门外的香风、老松,可以感受到隐者_的气质。(在前面括号的词语下面画“_”)3.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归。_4.这首的后两句交待隐者原来是出去采仙药灵芝多日未归,以致冷落了门前白云。在作者眼中,这位隐者俨然成了一位_的仙人。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 (二)牧童 (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心灵感到宁静。2.写出下面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3、,笛弄晚风三四声”的意思。_3.这首诗按由_到_的顺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_图。4.诗人吕岩在牧童一诗中先向我们展示了原野_的广阔画面,又让我们听到了悠扬的笛声,还通过描写牧童饭饱之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_的心境。5.牧童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可能心里会想些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_错误!不能读取或显示文件。成语大观园吴牛喘月初生牛犊一龙一蛇顺手牵羊卧虎藏龙狼吞虎咽龙飞凤舞鸡鸣狗盗羊入虎口十羊九牧名句吟诵阁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4、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格言感悟台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3古 诗 两 首课文在线1.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意欲:心想。2.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3.牧童 林樾 悠闲自在 愉快 4.忽然闭口立 意欲捕鸣蝉5.乡村田园 喜爱课外提优(一)1. 采灵芝没有2.一直没有 超凡脱俗3.那得道的仙君,不知到何处去采仙草灵芝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他居住的地方呵,布满了白云,是多么的洁净,寂寥! 4.漫步云端5.对理想生活向往、追求的思想感情。(二)1. 草场笛声黄昏 月夜2.放眼望去,田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3.远近牧童晚归休息4.绿草如茵 无忧无虑天真烂漫5.提示:围绕“心情快乐,无忧无虑”写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