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771643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命题人:高于铺一中 杨慧聪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8分)1、下面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消遣(qin) 苦心孤诣(y) B、不辍劳作(zhu)戏谑(xu)C、销声匿迹(n)哽咽(yn) D、绚丽(xn)可汗(hn )2、请用楷书写出下列成语所缺的字:(2分)(1)言简意( ) (2)汗马( )劳 (3)( )声匿迹 (4)含辛( )苦 3、古今诗文积累(14分)(每空2分)(1) ,却话巴山夜雨时(2)海内存知己, 。(3) 数

2、声风笛离亭晚,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的颈联(第五、六句)是_,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4、名著阅读(4分)冰心在忆读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呢?(1) 我最欣赏 中的 (人名) (2分)。(2)用一句话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分)5、口语交际:(6分)(每题3分)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

3、圾箱。(1)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二、阅读(42分)(一)阅读论语六则,回答问题。(15分)(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 ,可以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填空:(3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

4、代伟大的 、 。7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8将原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2分) ,不亦乐乎? ,可以为师矣。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摘出出自论语六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最少两个)(2分)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二)阅读我长大了,回答问题。(12分)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迈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5、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6、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

7、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2.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分)13.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14.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2分) 15. 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

8、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2分) 1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三)阅读小名一文,回答问题(15分)小 名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

9、。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那天是我15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即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

10、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

11、手,脱口喊了出来-“写信回来。淼儿!”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17给下面加线字注音。(2分) 频繁( ) 刹那 ( )18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2分)19“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词语回答)(4分)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20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3分)21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4分)三、作文(50分)22、两道题任选一题(1)好书伴我成长(2)最让我_的人要求:(1)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2)如选第二题,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感动、 感激、牵挂、愧疚、敬佩、难忘”等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