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77126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引言9-151.1嵌入式系统发展状况与趋势141.1.2嵌入式系统技术前景112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特征15-163频采集系统的设计27-343.1采集系统的硬件实现27-313.2频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31-33结论59-60参考文献60-64致64摘要摘要:随着无线通信应用的发展,无线多媒体通信成为无线通信业 务的新需求。无线局域网作为一种高速的数据通信网络,更是得到了 迅猛的发展,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将会成为未来无限网络的技术主流。 无线视频通信作为无线局域网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国 外学者的广泛兴趣,成为无线网络应用领域的新热点。与此同时,在当 前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

2、发展的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应用 拉近人与计算机的距离,形成一个人机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并将 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合无线局域网和嵌入式系统的优势和特点, 通过对无线局域网和嵌入式技术深入分析和理解,将嵌入式系统与无 线局域网结合,提出了一种无线视频传输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设计 了以ARM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通过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 可以达到通过Cardbus主控制器和IEEE 802.11无线网卡互联来实现 无线传输的目的。总的来说,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课 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对嵌入式CPU进 行简单地介绍。(2)详细的讨论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3、的功能需要,提出 一个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3)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描述了视频采集 单元的设计方案。(4)以ARM处理器S3C2410为核心,构建视频处理 单元的硬件平台。(5)结合WLAN技术实现视频传输单元。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无线视频WLAN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视频压缩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无线视频传输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有蓝牙、红外、IEEE 802. 11无线局域网技术、HomeRF家用无线局域网技术、Zigbee技术和UWB技术等。与其他技术相比,蓝牙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和应用围广泛等特点1 ,但其带宽有限,而视频信息的数据量十分惊人,要实现无线视频

4、传输,必须对视频信息进行压缩编码。现有的视频压缩标准如MPEG - 4 , H. 263和土 264等都可以满足无线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的要求。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设计了一个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说明了该系统的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1 嵌入式系统1.1嵌入式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在地区,嵌入式系统开发涉与的行业众多,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停留在8位单片机开发这个层面上,一部分单位开始采用32 位机,并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而具有能够同时进行软件设计和芯片 设计的SOC系统设计的系统级高端人才几乎没有,国际上领先的多核 嵌入式系统设计,可重构嵌入式系统设计在市的应用还停留在少数研

5、 究单位的研究中。2004年,中国嵌入式系统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据预测,在 未来的几年,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为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注入了新的活 力,由于迅速发展的Internet和非常廉价的微处理器的出现,嵌入 式系统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形成一个更大的应用领域。到2004年为止,中国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客户分布在电信、医疗、 汽车、安全和消费类等行业。按照行业细分,嵌入式产品主要分布在 消费类电子、通信、医疗、安全等行业。其中在消费类电子域嵌入占 最大的市场份额,占36%,紧随其后的是安全,占26%,其次是电信、 医疗与其它,各占20%、8%和11%。1.2嵌入式系统技术前景1.3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

6、件特征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必须根据具体的应用任务,以功耗,成本,体积,可靠性,处理能力等为指标来选择。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系统软件和 应用软件,由于存储空间有限,因而要求软件代码紧凑,可靠,大多 对实时性有严格要求。早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通常是采用“硬 件优先”原则。即在只粗略估计软件任务需求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硬 件设计与实现。然后,在此硬件平台之上,再进行软件设计。因而很 难达到充分利用硬件软件资源,取得最佳性能的效果。同时,一旦在 测试时发现问题,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时,整个设计流程将重新进行, 对成本和设计周期的影响很大。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只能改善硬件/ 软件各自的性能,在有限的设计空间不可

7、能对系统做出较好的性能综 合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和反复实验。90年代以 来随着电子系统功能的日益强大和微型化,系统设计所涉与的问题越 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硬件和软件也不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 概念,而是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的。因而出现了软硬件协同(codesign) 设计方法,即使用统一的方法和工具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描述、综合、 和验证。在系统目标要求的指导下,通过综合分析系统软硬件 功能与现有资源,协同设计软硬件体系结构,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系统 软硬件能力,避免由于独立设计软硬件体系结构而带来的种种弊病, 得到高性能低代价的优化设计方案。2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特征嵌入式系统的

8、硬件必须根据具体的应用任务, 以功耗,成本,体积, 可靠性,处理能力等 为指标来选择。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系统软件 和应用软件,由于存储空间有限,因而要求软件代码紧凑,可靠, 大多对实时性有严格要求。从控制意义上说,嵌入式系统涉与系统最底层的,芯片级的信息 处理与控制。在某种 意义上,对这些“微观”世界的了解与驾驭 正是控制的真正目的。嵌入式系统与通常意义 上的控制系统在设 计思路和总体架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恰恰是 传统控制学科教学中较少教给学生的。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嵌入式系统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占的份额,可能已超过传统意义的控制系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感到学的没有用

9、,而有用的又没有学的原因。在嵌入式系统与开发环境方面,目前 仍有许多问题尚在研究发展之中,如,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协 同设计方法;面向多目标,多任务的微核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 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问题,分布式计算,分布式信息交互与综合 处理;以与嵌入式系统的多目标交叉编译和交叉调试工具的研究 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本教材再配合我们的实验开发平台,学习嵌 入式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硬件软件综合设计的方法与技能,亲 自动手,实现一个嵌入式系统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 下一个初步基础。 结语:“嵌入式系统”作为自动化学科一门理 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知识与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专业课程,必将随着信息产业的

10、发展而逐渐趋于成熟。3视频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3.1硬件架构系统硬件的实现方案为:发送端由摄像机,专用视频编码芯片、0MAP5910和蓝牙模块CLASS1 (BC04)等部分组成。该蓝牙模块,发射功率约为100 mW(20 dBm),支持蓝牙2. 0 + EDR协议,最高传输速率为3 Mb/ s,传输距离可达100 m,天线是普通的微带天线。视频编码部分使用专用视频编码芯片。该芯片通过USB 口供电和传输数据,输出的视频码流可以是MPEG-1 ,MPEG- 2 ,MPEG- 4 ,MJ PG 或者H. 263 格式,输出图像的分辨率围为64 X64720 X576,而且可以根据具 体需要修改相应

11、寄存器和编码参数的设置。对于TI 0MAP5910 SoC,其主要作用是运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配置专用视频编码芯片上的控制寄存 器,初始化蓝牙模块,运行和蓝牙协议栈相关的应用程序。该SoC 有32 MB 的SDRAM 以与4 MB 的FLASH。SDRAM用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与文件系统,FLASH用来存储核镜像文件和文件系统。0MAP5910SoC中的ARM925MPU可满足控制和接口方面的处理 需要2 。接收端由蓝牙模块CLASS1 (BC04),PC主机和显示 器组成,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图1系统架构框图工作过程为摄像机将外界图像转换为视频信号,将视频信号传递给专用视频编码

12、芯片得到标准的MPEG - 4, MJ PEG等格式的码流,然后再将编码后的码流存储到 0MAP5910的SDRAM中,最后通过蓝牙模块CLASS1(BC04)发送出去。接收过程为发送的逆过程,通过蓝牙模块CLASS1 (BC04)接收到码流数据,PC主机部分再进 行存储、解码等处理,最终将解码后的图像送到显示器进 行显示。3.2软件设计3.2.1协议的软件实现和许多通信系统一样,蓝牙的通信协议也采用层次式结构。蓝牙协议 可以分为4层3 ,即核心协议层、电缆替代协议层、控制协议层 和可选协议层。蓝牙的核心协议包括基带协议(Baseband)、链路管 理协议(LMP)、逻辑链路控制与适应协议(L

13、2CAP)以与业务搜寻协议 (SDP)四部分;电缆替代协议层包括基于TS 07. 10的RFCOMM 协议;控制协议层包括TCS二进制、AT命令集;可选协议根据不同的 应用可以包括很多,例如PPP ,UDP/TCP/IP,OBEX,WAP,vCard,vCal,IrMC 以与WAE 等。除上述协议层外,规还定义了主机控制器接口 HCI( HostCont rol Interface),他为基带控制器、链路管理器、硬件状态和控制寄存器 提供命令接口。以HCI作为分界线,将蓝牙协议分为底层和应用层。通过HCI来实现底层和应用层的连接。蓝牙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案有多 种,既可以全部由硬件芯片来实现,也可

14、以采用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 法。本系统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基带和链路管理由蓝 牙模块CLASS1 (BC04)实现,并通过HCI交互;L2CAP 和/DP等采用 软件实现。蓝牙软件协议栈在系统中的实现如图2所示。蓝牙视频码流的发送是当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ACL后,通过SPP(Serial PortProfile)层应用框架进行传输。图2蓝牙软件协议栈的实现3.2.2发送端的软件设计发送端的软件包括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蓝牙软件 和其他应用程序。根据发送端的硬件架构和数据流动方 向设计的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发送端首先将FLASH 中的核镜像文件解压到SDRAM中,并运行操作系统,

15、然后初始化蓝牙模块和配置专用编码芯片,当和接收端建 立好ACL链路后,发送端分为两个进程,一个用于采集数 据和编码,另一个用于码流的转存和发送,整个系统开始 工作。应用程序主要是配置专用视频编码芯片来实现不 同的视频编码模式,参数的设置必须和蓝牙的传输速率匹 配,图像传输的实时性才能得到保证。图3发送端流程图3.2.3接收端的软件设计接收端的软件包括MPEG- 4解码程序,MJ PEG(运动 的J PEG图像,即一的J PEG图像的连续播放)解码程 序和蓝牙协议栈等相关程序。接收端的简易流程图如图4 所示。接收端首先初始化蓝牙模块,根据发送端蓝牙模块 的地址与发送端建立ACL链路,然后向发送端

16、发送消息, 接收码流数据,并解码和显示,整个通信系统建立起来。图4 接收端的简易流程图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了蓝牙接收数据和视频解码的 同步运行,主程序包括蓝牙接收数据线程和解码(包括视 频显示)线程。由于在Linux系统中一个进程中的线程之 间可以共享一些全局变量,这样通过设计全局的缓存就可 以实现解码线程和蓝牙数据接收线程之间数据的交换。由于解码器的速度大于蓝牙接收数据的速度,可以在解码 函数中增加一些必要的等待语句(主要是等待码流数据), 来实现两个线程之间的同步。接收端的线程如图5所示, 在创建解码线程前,先进行视频模式的选择,根据不同的 视频模式,创建解码线程时调用不同的解码函数。图5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