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说课稿 (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770402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物体》说课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说课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说课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说课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说课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说课稿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物体说课稿贵州省铜仁市第五小学 滕敏 本次我执教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出发,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操作交流知道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

2、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渗透尊敬老人、帮助他人、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爱护环境的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是: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其次,我说说我的教法,本堂课中,我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发现法。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通过观察生活中同龄人的照片的活动,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新

3、知学习做准备。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例题1,初步感知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龙的形状不同。包括后面观察玩具、数学书、自己的同学以及判断老师拍生活中一些物品的位置等活动,都是在生活这个大的情景之下来进行。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2.引导发现法 学生在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中,教师始终有明确的目标和贯穿的问题。第一次观察让学生思考:四位学生同组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结果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发现四个人坐在坐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第二次观察是在组长转动物体的情况下观察,引导学生找出这一次和上一次观察的不同形状的原因是物体的位子变了。而第三次是一位同学移动自己的位置观察,

4、引导学生发现,观察者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最后归结为8个字:位置不同,形状不同。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第三我说说学生的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h合作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1.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观察玩具的活动,给与学生亲自体验不同位置观察的机会,并予以学生间充分的交流,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2.自主

5、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小组的交流中,学生会发现四个人看见的都不同;在习题的连线中发现人在物体的哪一面就看见物体的哪一面。3.观察法 学生从开课观察照片到观察玩具,再到观察数学书、教师拍的生活物品,自己的同学再到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是观察贯穿了整堂课的教学,是教师的引导推动了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发现支撑了教学目标。第四我说说教学流程:本堂课的教学流程分5步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推进。第一步是观察照片,引入新课。其作用是从生活引入新课,让学生易

6、于接受,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第二步是学习例1,初步感受。其目的是在观察和思考中体会三个人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龙样子也不同。第三步是小组操作,深化认识。通过让学生带着要求观察,亲自体验并深刻认识到位置不同,观察到得物体的形状也不同。突破教学重点。第四步是多样练习,巩固提高。在这个环节,采用连线、游戏、判断位置、观察同学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经历思考、订正,参与操作、观察、判断,突破教学的难点。第五步是自由发言,总结全课。这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方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的环节。整堂课的设计,遵循低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同时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