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毕海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76804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毕海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毕海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毕海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毕海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毕海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毕海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分析房县板桥小学 毕海剑 18772212931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教授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我注重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分组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

2、形各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以及各民族春节习俗等资料。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品德与社会艺术等学科中与春节有关的内容为学习北京的春节作情感与知识的铺垫。3.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了解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自学北京的春节要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预习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

3、谈话导入1、教师引导谈话:同学们回忆上节课读书的情况,谁能说说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你印象深的有哪些?生交流:我印象深的有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2、师为什么你对这些内容印象深刻?生交流:因为作者详细的写出了这几天包含的春节的习俗。3、教师继续谈话:这长达四十多天的春节被作者称为美好快乐的日子,今天我们深入的读课文,了解春节的习俗,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老舍先生对这些日子的描写。【设计意图: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对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指导自学课文1、明确学习任务。每个四人小组选择一个日子,读读课文,弄明白作者写了哪些民俗,交流你查找的资料,谈一谈感受。2、小组交流自学

4、。三、汇报学习成果(一)腊八队1、教师谈话:哪位同学首当其冲,选择一个日子来介绍。2、生交流:我们组选择的是腊八这一天。课文主要讲了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这两样习俗。并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3、师评价补充:你们查找的资料既让我们了解了知识,又让家乡人民感到自豪。还有谁能补充介绍?我想补充一点,腊八粥谐音腊八祝。在民间有祝福农业生产的意味。能读一读你们喜欢的句子吗?4、生读:(1)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5、师提问: 这到底是不是粥,为什么又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6、生交流:我认为这指的就是腊八粥,它当

5、然是粥的一种,但是里面的材料太多了,又不是简单的,普通的粥,像个农业展览会。7、师:请你读一读。8、教师创设情境引读:对,正是由于腊八粥是由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材料丰富品种众多,所以,作者说-这正是老舍语言的特点,我们在读读9、师:看来,大家都品出了腊八粥中美好快乐的滋味。那我们怎么读腊八蒜的味道呢?10、生交流:我认为应该突出色如翡翠。因为腊八蒜的颜色像翡翠。翡翠都是碧绿碧绿的,晶莹透亮。11男女比赛读、师:请你来读。还有谁想读?男女赛读,师评价。大家一起来读。谁能带我们领略其他日子里的春节文化?【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朗读,多次与文本交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

6、能力,以及默读、朗读能力,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其次教师范读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老舍语言的特点。短短几分钟学生体会到老舍语言的幽默风趣,不用说教,不用硬塞,一切都顺其自然。】师:谁能带我们领略其他日子里的春节文化?(二) 除夕队1、师:除夕组的同学来谈谈,哪里写的好?生交流:除夕真热闹,家家做年菜,贴对联年画,穿新衣,放鞭炮,吃团圆饭,亮灯守岁等习俗。并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我们喜欢的句子是全段。朗读全段。2、师评价:(太棒了,讲得头头是道。)还有

7、谁跃跃欲试?3、生:我想补充对联的资料。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对联通常是辞旧迎新的含义。4、教师谈话;当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你感受到了什么? ( 除夕真热闹。)读出热闹。 师:让我们继续体会,谁还能从文中的句子中看出除夕的热闹?5、生交流: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6、师引导过度:但是这样的团圆远远不如亲人回家的温馨,所以课文上还说。引读-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7、师播放爆竹声和喜庆的音乐,此刻你想到那首诗?你似乎看到什么场景?生交流:看到人们放鞭炮、欢庆、品尝美味、玩游戏8师:是啊,这真是“色”“味”“声”“情”齐全的除夕之夜让我们

8、一起读中体会,师引,生接读。【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我有效引入三种教学手段:第一,音像造境、爆竹、音乐将学生很自然的带入情境中;第二,古诗连接与校本课程“古诗文”结合,使背诵的古诗和课堂学习紧密结合,不仅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对语言的积累;第三展开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学生充分想像场景结合自身的体验拉近与文本、与作者的距离,那份热闹与喜庆不仅看得见、摸得着,更能用心品悟。此时教师适时引读水到渠成。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的兴趣浓厚,气氛热烈。】(三)学生交流 “初一队”(方法同上)熬过了除夕夜,人们通过守岁把美好的祝福赠给了长辈和孩子,于是正月初一到来了。谁来介绍?1、生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初

9、一的光景,男人拜年,女人招待客人,小孩子逛庙会。通过交流资料,我们发现直到现在初一的过法都差不多。现在人们仍旧是拜年,逛庙会等。2、师引导:那么有没有不同呢?虽然还在拜年但是方式有很多创新对不对?3、生交流,现在我们可以用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和电子贺卡,发短信,网聊的方式给远方的亲友拜年。4、师评价:你们是多么爱我们的节日春节,是啊,春节的快乐属于海内外每一个龙的子孙。老师也想加入这欢腾的场面,请让我为大家朗读正月十五这一段。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体现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 正月十五队1、师范读然后提问:课文主要讲了正月十五的哪些习俗?2、生交流:正月十五吃元宵,和正月十五的

10、花灯。3、师:谁能读一读写花灯的句子?4、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图片并谈话:走在这样的大街上,看到这喜庆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呢?5、生交流:我感觉到咱们的春节真热闹。我感受到咱们中国的春节是多么厚重,丰富。我要好好研究它,过好春节,当一个春节通。【设计意图 :教学中我为了落实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收获采用“默读思考讨论交流朗读”这一阅读过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祥和的气氛。从中领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四、总结拓展,升华感情1、师:大家被春节的魅力吸引,老师也是如此。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节日,谁能说一说?2、生: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3、深化主题,课件出示对联,全班

11、齐颂【 设计意图: 教师的总结,既提升了本课的主题,也强化了本单元的主题。】五、比较阅读,领悟写法。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不同?3、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

12、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同时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作文时才会做到详略得当。】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4、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提升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课堂学习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为学生创造思维拓展积累搭设了阶梯。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可进行个性化的选择。为学生留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施展创造才能的机会

13、,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案例分析: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为了落实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收获采用“默读思考讨论交流朗读”这一阅读过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祥和的气氛,从中领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细读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年的味道。再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

14、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其次,我也有对课文详略处理地讲解,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同时我引导学生体会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同时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作文时才会做到详略得当。 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我重视了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