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76268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1总体要求:(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必须为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他内容的论文无效。 汉语言文学本科开设的几门主干课程涉及文学类(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类(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艺学类(文艺理论、美学)、写作学类等,要明确它们不同的写作特点。(2) 教育理论方面的论文,要求有相关的教育理论观点。切忌自己的教育经验的叙述。不能因袭现有教材的内容体系。抄袭、下载的论文为不合格论文。(3) 论文应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和创新,应写成一片有深度、有分析、材料丰富、可靠经科学加工的文章,不是对一般的事物的简单

2、叙述和介绍,也不是别人观点和材料的堆积。(4)论文应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述清楚,结构严谨,文字流畅。(5)毕业论文内容由毕业论文题目、正文(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几部分构成。(6)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用A4纸打印。毕业论文上交的时间和方法:2014年11月20日前上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统一交到长春教育学院中文系。2正文格式:此为论文第1页,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和“正文”。(1)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0字。题目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大标题。位居此页上方正中,字号为小2或3号,字体可以为黑体、隶书

3、或楷体。(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200字之内为宜。摘要,位于论文大标题下空一行处,前空2格,“摘要”四字用方括号括起来,为小5号黑体字,例摘要。方括号完了不用“:”,方括号外的摘要内容为论文的核心内容的概括,小5号黑体字,不能超过300字。(3)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

4、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位于摘要下一行,前要空2格,并用方括号括起来,为小5号黑体字,例关键词。方括号完了不用“:”,后面承接的关键词不应超过7个词(或短语),词与词(或词与短语、短语与短语)之间要用分号,此处为小5号宋体字。关键词要能够揭示论文的中心主题。(4)正文内容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正文内容在关键词下面空2行为正文(此处不可再有大标题)。正文内容皆为小4号宋体字。二级标题为4号黑体字,上空一行,居中或前空2格皆可。文中注释采用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前。注码号为上标。(5)注释和参考资料目录格式要求:注释与参考资

5、料不得与正文结尾相接,二者共为一页。(1)注释。注释后加“:”(小5黑),另起一行分条列项写出注释内容(小5宋)。注释前的序号及样式要与正文中的尾注序号相同。正文中的尾注序号为上标1,注释中的序号则为1。著作类:1(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论文类:1(作者姓名):(文章名称),(杂志名称)年第期。报纸类:1:,日报年月日。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二字。引用资料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前引1,书,第页。(2)参考文献。上空一行,参考文献后加“:”(小5黑),另起一行分条列项写出所参考的文献资料。内容为:,出版社年版。(6)文献综述要求

6、:文献综述为单独成页,置于正文后面。内容包括:概述所引文献的主要内容,所引的观点是什么,引文者的观点是什么,所引的观点对所引者有何帮助。(7)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封面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黑体部分为必备项目)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侧装订。(封面将信息填写完整。包括文章题目、班级、作者单位、联系电话。)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论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到5个)、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1.封面:长春教

7、育学院汉语言文学 毕业论文 题目 班级 姓名2.目录:“目录”四号黑体。标注正文小标题的所在页码为五号黑体。3.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不宜太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可以用正副标题的形式。4.论文摘要(中文):100-300字,不编页码。5.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常用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占1页。6.正文: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段首空2格。有页码。7.注释:采用尾注或脚注形式,全文的注释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1)汪晖:死活复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25页。(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

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05页。8.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1)陈敢: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4期。(2)汪増祺: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附:范文一篇1. 因封面由省校统一印制,此范文仅从“目录”开始。2. 正文需单独编辑页码。3. 可根据论文实际要求编辑格式(如页边距、行距、段间距等),力求文章脉络清晰,阅读方便。目 录论文摘要关键词一、从二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二、从诗歌描摹的内容、表现手法和形式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三、从诗歌塑造的意境、表现的思想内容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结束语注释、参考文献浅论陶潜田园

9、诗和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差异论文摘要王维山水田园诗和陶潜田园诗都在当时的诗坛上居于显著的代表性地位,但由于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同,因此二者所表现出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影响就各有千秋。关键词王维 陶潜 田园诗 差异 田园诗作为一支独立的诗歌流派,引起世人的瞩目,是在晋代才正式出现的。晋代以前,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文学、“竹林七贤”,在诗歌中反映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田园风光题材的十分鲜见,仅在诗经中的甫田、大田、丰年、良耜等诗篇中对农事有所表现。这些农事诗反映了大规模的奴隶集体劳动的情景,却很难看到作者的思想个性,对农村田园风光也着墨不多。

10、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地主阶级、奴隶主阶级的知识分子鄙视农事、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根深蒂固。到了晋代,玄雾弥漫,玄言文风十分盛行,陶潜却敢于冲破樊篱,大胆尝试和创新,不仅把诗歌题材扩大到为时人所不齿的农事和田园,而且思想上实现飞跃突破和解放,在诗歌中赞美劳动,欣赏田园风光,同情普通百姓,焕发出强烈的光焰,为诗歌发展又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从农事诗到田园诗,陶潜正处在一个上承三百、下启三唐的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1)因此,很多论者认为陶潜是“田园诗人的开山鼻祖”,是“平民文学的代表”。其后,不少诗人纷纷仿效继学陶诗,至诗歌巅峰时代的唐代,闪烁着熠熠光芒的田园诗派,已成为这个时期诗坛不可或缺的重要

11、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王维应是突出的一位,“他运用诗歌、绘画、音乐等全部的艺术手段来创作山水田园诗,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2)因此说,陶潜田园诗和王维山水田园诗分别在东晋和盛唐时期的诗坛上树起了一面旗帜。但是,由于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诗歌内容及其表现手法之异,因此其诗歌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亦有不同的表现。本文着重就此进行粗略的比较。一、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对二者诗歌的影响差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位作家或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作品。 陶潜生活在东晋时代,政治腐败,门阀制度发展到了极致,门阀势力占据了高官要职,寒门庶

12、族的人才遭到了排挤和压抑。当时,司马道子、元显等人专权,王国宝乱政,王恭、殷仲堪起兵,桓玄夺位,刘裕势力兴起,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陶潜的曾祖父陶侃虽曾因功取得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潜一代,家世已经败落。他自幼生活在农村,家乡浔阳的田园山水把他养大,到了二十九岁才出仕,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镇军、县令等卑官微职,使他无法施展“大济苍生”的壮志;而人在官场,又身不由己,还要强装欢颜,迎进送出,与那些庸官俗吏周旋,“志意多所耻”,他对官场感到彻底失望。在仕途上不得志,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陶潜继而怀念和向往未仕以前的田园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遂决心归隐,在田园间生活二十余

13、年,直到终老。正因为他的家世已经衰落,他归隐田园后,接触田父野老,议论桑麻种植,还必须时刻为自己的生活计谋,否则就会饥寒交迫,加上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以他亲自参加了生产劳动,亲身体验了劳动带来的愉悦和艰辛。诗歌是心灵的反映,田园美景、诗人热爱劳动的心迹、诗人的活动、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就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他的田园诗中。 王维的经历与陶潜相比,就大为不同。他二十一岁及进士第,做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遭贬,后回长安,得到提拔,任右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朝廷命官;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所获逼为伪官;肃宗回京,他又一度被贬,最后还是升至尚书右丞,直到终生。尽管他也经历了“安史之

14、乱”那样的社会动荡,在宦海里几度沉浮,但基本上是一生为官。他的家庭亦与他人不同:据旧唐书中的王维传记载,其母“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详,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其“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尝荤血,晚年常斋,不衣文彩”。母亲和兄弟都潜心念佛,这种实实在在的信佛氛围一直伴随着王维成长,耳濡目染,他的思想上深深地烙上了佛学的印记。开元十七年,未满三十的王维正式在道光禅师门下“十年座下,俯伏受教”(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他“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之王维传)。 从二者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陶潜无法施展抱负的愤懑不平与王维相比,尤为强烈,即使归隐田园,也时刻不忘忧国忧民。王维因佛老思想崇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有非无,有即是无”,加上坎坷仕途,参破红尘,求心静、求超脱的思想有甚于陶潜;他追求顿悟,向往空灵,从某种程度上说,近于消极颓废。陶潜和王维的一切生活经历在他们的田园诗中折射出来,因此,他们的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情绪也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